学院笔记|云九曹大容:VC应是低风险、高回报,黄峥创业初就决定和阿里竞争

更好的跟投机会可能在中早期。
本文为IPO早知道整理撰写
编辑 | C叔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4月21日,早知道学院邀请云九资本创始人合伙人曹大容围绕中美VC投资的异同进行了分享。

在分享中,曹大容表示,VC与PE不同,关键在于人才和头部优质项目。“一家投资很难能够持续性地、跨时代地抓到头部项目。”曹大容表示,因为技术有迭代。

因此,他认为应该VC需要不断地重新创造自己、学习。“但这依然是很难的事情。”此外,曹大容还分享了关于疫情、瑞幸风波对美元基金VC的影响。以下为分享核心内容:

VC发展史

传说是西班牙女王发明的,给了第一笔钱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女王是LP,哥伦布是GP。有人问就是为什么20%给GP,LP拿80%,简单说就是女王规定的。

美国树立、发展了这个行业。在早起回顾看, DEC是当时最成功的案例,是当时最大的计算机公司。70年代,VC更加机构化,机构性的LP出现,红杉、KPCB是当时最出名、最好的两只基金。2000年开始,VC大众化,大家都理解,第一支10亿美元基金出现。

美国中国对比。每一支基金都有周期,主要是技术的迭代,使新的VC成立。97年以后,雅虎那个时代,是现在所理解的VC时代,05前——05到15——15后。05后,有新一代的GP、红点、A2Z等等。2015年之后又有新的一批等。每一个行业、技术都有不同。中国也是三代,比如05前的IDG等,05到15的经纬创投、君联等,15后的云九等

所以,很少有一家机构,能持续性地、跨时代地抓到头部的案子。可能红杉,benchmark是少数代表。但很少能三代中都抓到。

中美VC的比较

募资、投资和退出实际上是VC工作的三件事。美国从规模上全球最大的市场,5-10年,中国可能会超越美国。

美国和中国的退出对比来看单项案子IPO,美国投资人会有平均4.9亿美元的回报,中国大概2.8亿美元。美国的回报更高。

从投资赛道上看,中国70%、2/3的项目是消费互联网、互金科技,这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上市的话,就是企业服务、医疗健康。美国的投资的,36%是企业服务,包括硬件、云计算、硬科技等等;然后是消费互联网,比如Uber、Facebook,但实际上加在一起比企业服务行业要小,很多企业中国都没听说过;另外就是生物医疗。

从地域上看,最终VC投资回报靠独角兽案子,但是只有19%的独角兽是在北上广深之外。VC主要是关注人才的行业,一般人才会聚集在这3个城市。美国独角兽50%是在硅谷、12%在纽约,然后是剩下的地区,实际上更集中。波士顿和纽约更多是媒体和医疗。

VC和PE不一样,品牌可能很重要,但更关键还是看你能抓到什么案子,每一代都会有新的VC。因为每一代有新的技术、新的趋势,一直有这个能力去探索未知、且能抓到关键点,这个是很艰难的。我个人很不看好那种赛道为主的,因为赛道会过时,所以我更看好那种能重新创造自己的VC。VC靠判断、人才;PE靠实力、规模。

很多人认为,早期投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玩法,晚期是低风险低回报;但这个是错误的,实际上硅谷很多早期资金玩的是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游戏;而晚期投资,更像是二级市场回报,是高风险、低回报。更好的跟投机会可能在中早期。

总结一下:

  1. 与国内相比,国外VC市场更加广阔;

  2. 美国VC玩法更专业;

  3. VC投资地域集中,回报最高的机构每5-10年更迭;

  4. 著名投资案例在后期出现亏损,晚期跟投项目风险高。

最好的是找一到下一代的GP,然后投进去,这些基金一般不会太大。
Q&A
Q:为什么是低风险高回报?
A: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差距是实际风险和感知风险的差别。举个例子,有些案子,比如拼多多,黄峥当时说想要和阿里巴巴直接竞争,这个就是实际和感知风险的区别。一般人理解就是他疯了,怎么可能竞争得过阿里巴巴?但更深理解是,代表这个人,有足够的格局做一件大事情。风险投资实际上是做人的生意,感觉上风险很高。第二个点,你从阿里巴巴身上能切出一个10亿美元的赛道,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你去做一个冷门的、没有竞争对手的,反而很难创造一个10-20亿美元的赛道。第一是人的生意,第二是追求大,在这个过程中,再追求稳。比如马斯克,每一个都是巨大的行业的创业,他都是创始人。
Q:关于瑞幸的问题怎么看?
A:瑞幸这个事情呢,实际上中国创业投资已经20年了,实际上每3-5年都有类似的实践。这是行业发展的历程,是创业者、投资人的问题。当VC进入3.0的阶段,更要关注社会,就是VC生态和社会大环境的结合点、突破点。瑞幸也证明,不是一切为了回报、冲量。我们下一个环节是更能做些持续性投资的理念,对社会做一些回报。经常这个时间会带动行业的发展、理念。
Q:怎么选择创始人?
A:创业这个事儿不是通过读书,阅读和学习成长的。多次创业者对创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Ta在多次创业中学到什么,这个是我们最喜欢沟通的。另外就是内心的一块,这是最难判断但是最有直接关系的,核心包括你的初心,就是为什么创业。很多创业者不仅仅是需要回报,而有更底层的原因。比如改变行业,甚至为了报复某些人。这条路很难,碰到一些障碍的话要接受这个压力、扛得住,意志力背后需要一个很纯的初心。VC具备最强的能力就是判断人。当然还是看赛道、趋势、模式,这种不太难。
Q:想要进VC从业,有什么要求?
A:我们不同背景的人都有。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们喜欢的是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有探索未知的心态。第二是追求卓越、完美的。VC这个行业没有一般,只有最好,因为必须要抓到大的案子。每5年要学一个新的本事,VC需要不断地学习。
 
Q:中国VC和美国VC的对比?
 
A:纯人民币的VC行业还不够成熟,还不够理解VC最底层在做些什么,所以基金对周期的要求都会有些限制,比如“10+2+1+1”这种美元基金的周期,人民币一开始是3年,现在7年。一般公司都是7-10年上市,拼多多这种是少数。当然,这个需要时间。GP也要证明自己能持续性抓到大案子。DPI和IRR,能显示出来的,应该在目前环境募资到7-10年的规模。
Q:行业的DPI和IRR?
A:做一个VC,如果(纯现金)提供不了20%的年回报,基本上是不合格的。头部一般在35%。如果10年来走的话,DPI一般是3-5倍。2倍太低了。持续做到5-10倍很难。美国唯一能做到接近的就是Benchmark。
Q:如何看待比特币?
A:在国内非常难做。区块链还是ToB的,ToC的不适合在国内。
Q:如何看硬科技?
A:人才还不够全,时间点未到,可以做一些布局。
Q:如何看宏观经济对VC的影响?
A:VC这个行业变化比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周期一般在6-9个月,目前情况可能会到一年。一些可能会更早出来募资,但这个调整。
Q:头部基金很好,怎么能够做到?
A:VC走的是两条路,一个是走的资产规模,比如红杉、高瓴资本;另外一个就是像Benchmark,追求的是回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