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有什么深刻含义?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希言自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究竟地在哪里?)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段经文: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学人一定还记得第七章老子对天地的赞美。“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赞美天地,因为天地的无私。
这里是否有矛盾?注释家多有疑问。老子这里把天地看做修行者,已经修行到无私位,但还是不稳固。无私位是修行的极高位,但还不是最高位,不是究竟地。
哪里才是最高位,究竟地?自然才是最高位,究竟地。天地修行极高,已近至德,亦不能违道而行。违道者尽失而不能久,归于灭亡。一个修行人一直修行,已经与圣人差别无几了,但一旦违道,依然会道业退失。
孰为此者?天地!老子语言极重。飘风、骤雨来源于天地,不是人。天地在人的心目中地位极高,天地的能力极大,也可以说法力无边。但违反自然的本位,天地也是无能为力。世人把人的能力看的很大,尤其君王把自己看的可以呼风唤雨。
老子很理性的指出:你不是肉体凡胎吗?不是父母所生吗?人都会老病死,君王也同样。人怎能与天地比呢?古代要祭祀天地,有郊祭禘祭,天坛地坛都是祭祀天地的圣所。祭祀天地就说明人的渺小,要向天地祈福。
我们今天对天地毫无敬意,读老子的经文没有感觉。如果对天地有古人一般的敬意,则此段经文惊醒意义极大。老子说法的文化性和逻辑性极强。
经文: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
这才是重要的结论。天地是修行者的代表,但飘风骤雨代表天地的功德尚有缺陷。天地有缺陷,人的缺陷不是更大吗?把天地的缺陷与人的缺陷相比,证明人更需要修行。
天地功德极高,不修行尚不能久(灭亡),人德行微薄,不修行更不能久(快速灭亡)。这就是经文“何况于人乎?”的微妙含义。
老子在此指出天地的缺陷,让世人汗颜,目的是激发世人认识修行的紧迫性。老子此句无异于说人不修行会很快自取灭亡。人的寿命只有百岁,天地的寿命是几十亿年,这就是修行上的差距。老子是把天地看成修行人的。
跂者、跨者、飘风、骤雨,是有为相争之象。世人有为相争,与暴风骤雨结局相同,不可久也。不可久是不修道者的果报。让心回归自然的本位是修行的究竟地。
这里显示老子修行的次第:少欲、不争、善利、无欲、无私、无知、愚人、无我、希言、自然。天地的修行处于无私地,还没有到达希言地,更没有到达自然地。希言与自然的关系如同妙觉与佛的关系。
(附)经文争议:
帛书乙本经文:孰为此?天地而不能久,又况於人乎?“孰为此”后面缺“天地”二字,明显看出传抄者不理解老子精义所致。乙本虚字极多,用字繁复,但又缺关键文字,可见不是善本。
缺天地二字,飘风骤雨的作者不明确了,老子激发世人修行的主旨消失了。王弼本《道德经》作为正本是当之无愧的,王弼手中的文本得之于建安七子叔祖王璨,王璨得之于汉末大学问家蔡邕(蔡文姬父亲)。
蔡邕家中藏书四千,蔡文姬从胡地被曹操赎回,尚能背诵四百卷。家学之厚,后人莫及。王弼本亦有少数几处讹误,王弼之后又因传抄,讹误有所增多,但参校傅奕本、范应元和帛书诸本,老子原本基本可以恢复,这是华人文化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