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江南水乡社会民情,底层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时间为1912至1949年。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民国时期的社会民情,主要是底层百姓的生活写照,大部分是江苏、上海等地的民间生活,有江南水乡的石桥,及两岸的百姓生活和田园百姓劳作的情景。实际上,这个时期的人们衣着还是晚清时期的遗留,有的甚至还留着清朝时的辫子。
1930年,田头用水牛转动水车。
当时江南的百姓生活要比北方富裕,农业收入相对高一些。最早的水车一般都是靠人力来完成,而且至少要两人以上才能操作,用水牛拉水车大大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节省了人力,同时也保证了农业高产。
1930年,街头的作坊正在制作蜡烛
当年的作坊基本上全部靠手工来完成,有专门的工匠师傅和学徒。图为学徒和师傅正在制作蜡烛,蜡烛分白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红色用于喜庆的节日,白色用于丧事。蜡烛是纯手工制作,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他身后是卖鸡毛毯子和竹篮等农用具的商户,商户把这些商品挂得高高的,实际上就是招牌。
1930年,当地的居民正在编制竹器。
有些百姓会利用农闲季节加工一些农具,如竹编、柳编等家庭手工作坊,他们就地取材,纯手工制作一些竹篮、竹椅、竹床、扫帚等百姓常用的生活用具,然后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售卖。来补贴家用。
1930年,运河上的小石拱桥。
石拱桥在江南地区十分常见,石拱桥中间高,一般只有一个桥孔,且桥孔很大,用来水流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方便船只的通过。江南水乡,百姓出行和运往货物主要依靠船只。石拱桥上面主要是通过行人,那时机动车辆较少,出行主要靠步行、轿子等简单的交通工具,因此,石拱桥完全可以满足当地百姓的出行。
1930年,上海地区的方形桥梁。
这种石桥主要由高大的石柱和石块建造而成,但桥孔依旧很大,方便船只通行,当时建造桥梁首先考虑的是船只通行。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建造桥梁的经验,这些石桥通常都是当地的工匠建造,坚固耐用,现在在江南地区依旧可以保留着这些石桥。
1930年,当地小河的石拱桥。
摄影师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引来了当地人们的围观,他们拥挤的石桥上,面向摄影师的镜头。照相机在当时是稀罕物,有的人是第一次看到,自然就引来了人们围观看稀奇。
1930年,附近小河流沿岸的居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附近的居民洗衣做饭都是用这里的河水。河水清澈,岸边有堆砌的石阶延伸到水面,方便附近的居民洗衣洗菜和取水。岸边的房屋虽简陋但能遮风挡雨,也算是一种田园生活吧!照片中的男子依旧留着辫子,民间根深蒂固的思想还需要时间的转变。
1930年,石拱桥下的船夫。
这是附近的百姓用船只运送稻草,稻草在当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百姓建房,用于铺盖屋顶,遮风挡雨。稻草还可以编制草席、门帘等生活用具,也可以用来烧火做饭。总之,当时的农民是绝对不会丢弃稻草的。
1930年,石桥上的轿夫在休息。
坐轿子出行,一般都是达官贵人和大户人家,他们通常都有自己的轿子和轿夫。普通人根本坐不起,一抬轿子绝不亚于现在的豪车。因为轿子要至少要雇用四名轿夫才能正常出行,更何况还有其他的丫环随从跟随。
1930年,当地的居民坐船通过石拱桥通行。
石拱桥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岁月,河水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石拱桥建造也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石拱桥已经不适合现在人们的机动车辆通行。不过,我国依旧保留着这些石拱桥,见证着中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和历史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