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的幸福,取决于丈夫对妻子的态度
有书君说
在童话里,灰姑娘嫁给王子后,故事往往戛然而止。
因为作者想留给读者最美好的遐想。
纵观中华历史,类似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亦然有之。
比如明朝末代贵妃田秀英,她就和崇祯皇帝演绎了一段情深意浓的爱情佳话。
只奈何天道无常,田秀英赢得了人生,却输给了命运。
田家有女初长成
17世纪初期的大明王朝,南北两地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光景。
萧索的京城阴云密布,风流与奢华的秦淮之地却处处流淌着才子佳人的故事。
章台琼楼上,顾横波柳如是们正款款展示着自身的绝代风华。
春风十里中,无数掮客与豪强也在拼命物色才貌非凡的女子,希望通过她们跟皇家贵族建立联系。
这群处心积虑的人里面,有一位名叫田弘遇的人。
此人常在江湖上走动,三教九流都有接触,社会关系网络极其庞大。
按照常理,他定然认识很多形貌非凡,才华横溢的女子,但他最后选定的对象却不是她们,而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田秀英。
根据《明史》记载,田秀英“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
也就是说,此女生来就是雪肤花貌,纤细娇艳的美人胚子,而且才华横溢,不善言谈。放到现代语境下,妥妥的高冷女神范。
若以田弘遇江湖豪侠的气质,不大可能培养出这样的女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要我说,这一切得归功于他的妻子吴氏。
吴夫人本身就是个精通音律和书法的才女,加上女儿像同时代的叶纨纨那样聪慧过人,所以只需稍加点拨,女儿便会飞速成长。
等到十二三岁时,田秀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才女。每每提笔成文,都是传诵一时的精品。
眼见自家有女初长成,田弘遇终于开启了计划的最后一步:将女儿送往皇宫。
在他眼里,钱谦益龚鼎孽这些文人士大夫都不值得攀附,他要的是那至高无上的荣光。
1627年,田秀英被选进信王府。
同年,天启皇帝驾崩,信王朱由检临危受命,成为明思宗。次年,明思宗正式改年号为“崇祯”。
至此,田秀英成了那个“一朝选在君王侧”的女人。
至尊佳偶似天赐
尽管和杨玉环的前期“剧本”类似,但田秀英和朱由检的关系,却跟杨玉环和李隆基大有不同。
李隆基得遇杨玉环之时,已经是个饱经世事的中年人;
而田秀英和朱由检都处在青春洋溢的二八年华,一个才貌俱佳,风姿绰约,一个少年天子,睥睨众生,颇有公主和王子的浪漫色彩。
于朱由检而言,兄长猝然驾崩,朝中权臣秉政,关外强敌虎视,国内暗流涌动,这条风云激荡的帝王之路必然遍布荆棘。
但田秀英的出现,让他总能在心力交瘁之时拥有片刻的宁静和喘息。
田秀英好音律,吹得一首好管笛,多少个夜晚,朱由检和她携手宫中,听她缓缓吹奏的乐曲,不禁感叹:
“真有穿云裂石之力。”
对朱由检而言,波诡云谲的紫禁城就是强敌环伺的战场。
他忐忑不安的心脏上,永远裹着一层不敢卸下的铠甲。
但和田秀英在一起,他却能从容面对真实的自我,尽享年华的美好。
相处日久,朱由检发觉田秀英不仅才华横溢,还有一身骑马和蹴鞠的好功夫。
每逢宫中的宴饮娱乐,田秀英总能技压群芳,力拔头筹。
旁边的士兵看见田贵妃轻盈迅捷的身姿,不禁纷纷感叹:
“贵妃若驰骋疆场,定然巾帼不让须眉。”
怀抱这样一个天赐佳人,朱由检自然是万分珍惜。
他登基第二年,就把田秀英从礼妃擢升为贵妃,并把永宁宫更名为承乾宫,以便田秀英居住。
从字面上看,田秀英实现了由礼及贵的转变。
但这一切绝非偶然,恰好跟她知书识礼,善解人意的贤妻特质密不可分。
想做王的女人,不仅要能够给予皇帝情感上的抚慰,更要在生活中为他排忧解难。
当时魏忠贤一党权势滔天,朱由检不得不付出大量精力处理政务。周边的琐事,自然得有一个人替他分忧。
宫中有一条露天的夹道,无论炎夏烈日、严冬风雪,朱由检一行往来必须支开黄盖,很不方便。
见此情景,田秀英便说:
“大伙儿一起加把劲,把竹架打在这条夹道上面,然后盖上粽叶。
这样以后就能遮风避雨,不仅皇上来往方便,大家也能在此休息。”
除此之外,田秀英还在很多地方展现了她的体贴和善意。
不久后,这些事情统统传到朱由检耳朵里,他不禁感叹:
“贵妃真是体贴识礼,善解人意的佳人啊。”
嫁入皇室而不骄纵,养尊宫中却不侍宠,田秀英似乎活出了平民王妃的最高境界。
但她并未想到,专属于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庭院深深祸端起
同田秀英一同进入皇宫的显贵女性,还有周氏和袁氏。
由于对田秀英爱得过于深沉,起初朱由检一门心思要立她为皇后,但他的嫂子张嫣却执意要求立周氏为后。
出于对嫂子情面的照顾,朱由检只得妥协。
但和田秀英与袁妃相比,这位周皇后确实显得有些相形见绌。
《旧京遗事》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句话:
“毅庙东宫袁娘娘骑马射箭,西宫田娘娘能书鼓琴,中宫周娘娘质厚少文,以恭俭起关雎之化,宫中翕然从风。”
简而言之,就是说袁妃和田秀英都有自己的杰出才艺,唯独周皇后是一个老实的好人。
可毕竟三个女人一台戏,明里暗里免不了各种比较。
伴随着田秀英不断散发自己的出众魅力,周皇后也不断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偶然的遭遇,更是让周皇后尴尬难堪。
有一次宫廷聚会,朱由检听曲正酣,突然向周皇后发问:
“田贵妃如此能歌善舞,为何偏偏你这个皇后不谙此道?”
他这一问,原本欢乐的空气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周皇后也冷静地回答说:
“皇上,臣妾本来是儒家女子,只懂养蚕织布的技术,所以我真的不明白:
某些贵妃的音律本事是谁教的?”
她这一说,反倒让朱由检起了疑心,于是便问田秀英怎么回事。
田秀英微微一笑,说:
“回皇上,臣妾自幼得蒙母亲教诲,日夜勤习,方有今日之功。”
直到朱由检召见吴夫人入宫,众人才知道田秀英所言属实。
但如此一来,周皇后对田秀英更是恨之入骨。
1640年正月元旦,宫中嫔妃照例都需向皇后朝贺。
可就在这次例行朝贺中,周皇后一边热情接待了袁贵妃,一边让田秀英在殿外吹了半天冷风才让她进殿。
事后,田秀英便哭哭啼啼地跑去给朱由检诉苦。
朱由检听了,顿时勃然大怒。因为在他心里,田秀英从来都不是普通的贵妃。
为了替田秀英讨个说法,朱由检跟周皇后起了争执,甚至一把将周皇后推倒在地。
待双方冷静后,朱由检感觉对不住周皇后,于是便想了一个折中的计策:把田秀英贬到启祥宫居住,否则周皇后的颜面不保。
本以为自己是皇帝心中最爱的人,就可以免除一切祸端,谁知田秀英并未想到,朱由检并不是为了爱可以完全无视礼数法度的人。
他毕竟是万乘之尊,毕竟要平衡各方势力和各种关系。
更何况在婚姻关系中,贵妃再受宠也只是妃子,跟皇后依然存在本质区别。
带着一丝怅恨,一丝不满,一丝幽怨,田秀英搬到了启祥宫。
在她心里,还是默默等待着美好的转机,可她哪里知道,命运的死神已经悄然靠拢。
来生续缘共缠绵
上天给予了田秀英所有的禀赋与才能,却唯独不给她享受天伦之乐的可能性。
田秀英总共给朱由检生了四个孩子,但除了永王朱慈炤,其他统统夭折。
当最小的儿子也英年早逝的时候,田秀英对尘世的眷恋顿时跌到冰点。
1642年,正值盛年的田秀英病倒了。同一年,三十二岁的她撒手人寰。
因为她的死,朱由检整整三日没有上朝。
承乾宫里,佳人的倩影似乎历历在目,天籁般的音律仿佛萦绕耳畔。
不久后,朱由检追赠田秀英为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葬于昌平。
两年之后,李自成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周皇后自尽于宫内,朱由检缢死于煤山。
后来,李自成下令打开田秀英的墓穴,把朱由检、周皇后跟田秀英合葬在一起,从此就构成了一幅千古绝景:帝、后、妃三人合葬于一墓。
弥留之际,田秀英心中既有痛失爱子的伤心欲绝,又有失宠于帝的无限怅恨。
但不得不说,年轻的她走在了王朝崩溃的前夜,不用亲眼目睹山河破败的悲愤衰颓。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世界留给了她一个美好的畅想:皇帝会为她而流泪,矛盾会因此而化解。
那些与崇祯皇帝共度的良辰美景,统统化作她嘴角最后一抹凄然的微笑,从此凝固在大明王朝的最后回忆中......
参考文献:
1.《明史·后妃传二》
2.《旧京遗事》
3.《崇祯朝野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