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六)玉琮(玉人桩的效果)
X
现在所了解的古人关于方圆的观念,基本都是外圆内方。比如铜钱,就是外圆内方。所谓天圆地方,天包着地,所以是外圆内方。随之而来的,在铜钱上,内方是空的,外圆是实的。这个观念甚至延伸到做人上面,君子被认为应当是外圆内方的,就是外在很随和,内在有自己的原则。
但这不是真正古人的观念。现在精神上的古代,基本都是止于春秋战国,最多也就是周朝。而且还是透过儒家看周朝。百家争鸣,是现在中国人心里的古代思想的源头。如果在往前看,基本就像外国一样,是个陌生的世界。
上古世界里,对方圆是怎么看待的呢?
良渚文化里关于方圆的观念很鲜明的体现在了玉琮上。玉琮肯定是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的,这是无疑的。但具体怎么用,早就无人知晓了。汉代有的诸侯王,手里也有上古时代的玉琮,估计是老百姓干农活时候挖出来的,就献给了诸侯王,毕竟这是古玉嘛。这些汉代诸侯王拿 着玉琮,也不知道这玩意是干嘛的,有的诸侯王死了,他的家人居然直接把玉琮锯短一些,套在死人的JJ上,成了金缕玉衣的一部分。把宗教用品变成JB套,这样的事,足以证明早在汉代,已经和上古的思想隔绝了。不过,这倒是很符合当下专家们的习惯思维,见着什么东西都往那方面联想,好像上古人除了对生殖感兴趣,脑子里就没别的。其实看看良渚的墓葬,很多玉琮,尤其是大型贵重的玉琮,都放置在死者的头肩的位置,难道他们JJ长在肩膀上?
玉琮体现在了什么方圆观念呢?
看一下玉琮就会发现,玉琮是内圆外方,这与后世的观念正好相反。相应的,内圆是空的,外方是实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上古的方圆,就是八卦中的点卦对面卦的浸裂两种关系的描述,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斤和钺所象征的意思。这个核心思想,在不同的上古文化中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但思想内核是一致的。大汶口文化中,用斤表现坎离作为点的时候,对面所发生的作用,用钺来表现震巽作为点的时候,对面所发生的作用。到了良渚文化里,用方圆来表示。
在良渚文化里,方是来表现裂,表现钺这个概念,圆用来表现浸,表现斤这个概念。
当坎离作为点的时候,对面卦的作用在于深入面的内部,把内里的东西交换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圆的过程,只有圆润的,才能深入,才能深深的进入到核心。这也是斤的特点,斤是一下打的很深,伤口在内里。
当震巽作为点的时候,对面卦的作用在于表面的撕裂,裂的越大越好。这个过程,就是方。越是方,造成的伤口面积越大。这就是钺的作用,巨大的刃,可以一下子割开很大的口子。
良渚先人的巨大给予,在于他们明示了内圆外方,这四个字是指导原则,千金不换。
比如看玉人桩。玉人桩的特点就是内圆外方。玉人桩最基础的两个骨盆拉开,就是突出外方。一般人两个骨盆焊在了一起,就像方丧失了棱角,变圆了。所以首先要恢复这个方。这个方有了,才能给里面的圆腾出空间,使得圆可以长大。良渚先人明示,圆是空的,是无形的,是膨胀的。
玉人桩还有一个方就是两个肩胛骨打开,两肩落在两胯上,一同膨胀,两手合在一起,居于中,随着下落的力量像个楔子一样打开两肩。
玉人桩的圆,就是那股膨胀力。标杆上头、两手合一、两脚合一,这一条管道下来,就是圆的膨胀。当然,真正的圆是无形的,头、手、脚是外在的标识而已。我自己的中丹田打开之后,有一次在酒店房间里练功,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整个躯干膨胀起来,变成了圆形,像个水桶一样,很像一只鸟的躯干部分。顿时明白了为什么商代说自己是玄鸟的后裔。
玉人桩的特点,就是圆在内,方在外。经常练习,就会胯劲包着脚,肩胛劲包着手。而不是一般人那种根节还没反应,枝节先出去了。
上面说了方圆的不同。在往下一步,就是什么是好方?像圆的方是好方。什么是好圆?像方的圆是好圆。这就是方圆的谁也离不开谁。具体不细说了。从浸裂的角度去想,一下就能明白了。
感谢良渚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