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希:说说京剧演员的喊嗓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何时希,上海青浦人,出身中国传延最久的中医世家。著作有《妇科一知集》、《妊娠识要》、《历代无名医家验案》等,编撰260万字巨制《中国历代医家传录》,校录出版《何氏历代医学丛书》42种,先辈师传多部。中国中医研究院设立“何时希奖”以表彰优秀科研成果。何先生也是京剧小生名票和掌故家,著有《京剧小生宗师姜妙香》、《小生旧闻录》等书,并整理了一批京剧曲谱。本文选自他的著作《梨园旧闻》。

由谭鑫培的城门洞喊嗓说起

谭富英的祖父鑫培,生前大家已称他为“老谭”,他听之也不以为嫌,但一般上至王公将相,当面都称他“谭老板”。

老谭上戏园,乘自己的“十三太保”驴车(京城的驴车很小很闷,最讲究的名“十三太保”,就是在驴车上前后左右镶了13块大小不一的玻璃,夏天则改玻璃为明纱,以通空气)必经过城门洞。皇城的城门洞很深,正阳门最深。他总在这时试喊嗓子,多半是用“嘎调”,据说真有“声如裂帛”、“震如雷轰”的声势,门洞里的小泥块,常会簌簌的掉在车顶上,老谭也以此自喜:这天的嗓子—定是痛快的。有时这天的戏大些,他离家前也喊一次。据说他第一次到清宫当供奉的那天,喊了三次嗓,这是特殊的。后来果然一炮打红,赢得了慈禧太后的赞赏。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的一位唱余派老生的朋友,他嗓子很好,味儿也足,下海之后也名震南北。可惜他有一个不利于他的演出的习惯,每当他演出的那天,有许多票友去捧他,他总在后台热忱招待,高谈阔论,有说不完的话。结果一到台上就使演出大打折扣,因此有人说他的好嗓子都使在后台了。如果这次演出成功了,他晚上在家招待朋友,饮酒谈笑,又影响了第二天的演出。

转过来再提谭富英,朋友去后台看他,他的伙计总是再三地道:“劳驾劳驾!”“借光您呐!”虽是以礼相持,却寓逐客之意,让客人坐不住。杨宝森也有一套,在后台见了熟人,是点头拱手(大半是双手合掌,像少数民族的礼节),对付别人的谈话,是“嗯”、“咳”等半声一字的回答,把精力和嗓子留给台上,以保证演出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