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韵

洛阳古韵

♣ 叶剑秀

黄河之南,洛水之阳,谓之洛阳。十三朝古都,一百零四位帝王,在这片丰饶的沃土上叱咤、博弈,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人类的千年典籍,交付洛阳永恒收藏。洛阳厚重而灿烂的文化符号,便成为华夏民族衍生的摇篮。

去洛阳,当然要去看洛阳古城。从丽景门自西往东,直到钟鼓楼,这是有讲究的。一曰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二曰西为木,东为土,土生黄金,华夏民族信奉五行运势。

初秋的午后,阳光依然热情,极具洛阳人淳朴好客的性情。丽景门就在眼前,举首仰望,壮丽高耸的城门上空,拂来一缕远古岁月的清风,蓝天上飘浮几朵飞龙形状的祥云,不知是哪朝哪代早已挂在上面了。

丽景门最早始建于隋代,为洛阳古城的西大门,是老城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城垣高厚,气势宏阔,享有“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之美誉,现为洛阳市新八大景之一。

丽景门外西北侧不足百米的地方,是著名的九龙鼎。九龙鼎的存在与展示,见证着洛阳历史的悠久。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司母戊鼎则是青铜时代权利的象征。

拥有权力,便拥有天下。争霸的威猛肃杀,远去的鼓角争鸣,消散在历史的尘埃里。曾经一言九鼎的帝王们,谁也不会想到,权力真正的拥有者永远属于华夏苍生、天下民众。

穿越魏晋的沧桑古道,牵着隋唐粗粝的老手,踏着宋元的风尘走来,到处跳动着洛阳古城历史文化的音符,随手可以抓一把岁月的书笺,阅尽千年帝都的兴衰枯荣。

丽景门城楼上,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灵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望是心中的祈祷,未必就天遂人愿,政治与经济乃至精神的坍塌与颓败,终归成为不断更替的轮回,把繁华与落寞变为泛黄的历史。

登临丽景门城楼,俯瞰老街城郭,商铺林立,一家家酒楼茶馆的旗幌弹奏着古老的清音,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小四合院相互勾连,铺展开一幅恍若隔世的画卷,油然想起欧阳修“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的诗句,让人浸染在东方神韵里宿醒。

最具魅力和内涵的去处,要数城楼上的“河洛文化长廊”和“帝王史馆”了。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走入长廊,如同掉进了浩繁的书海里,目不暇接。这里记载着众多的河洛历史名人的卓著功勋,要么为民族复兴披肝沥胆,要么为社会进步竭才尽智,个个功德千秋。帝王史馆陈列了在洛阳建都的历代皇帝史料,过多展示了诸多帝王的雄才大略、宏图霸业,而忽略了他们横征暴敛、奢华无度。历史的烟云早已被塞外的烈风和黄河的巨浪淹没,能在洛阳古城的一隅,寻到他们的身影,已经是完美的历史再现,亦是洛阳的尊重与包容了。

气势恢宏的瓮城,是一座与城墙连为一体的建筑,呈瓮形状,好进难出的构造,瞬间就找到“请君入瓮”这个成语的源地。独具匠心,攻防兼备,这便是古人的谋略和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古道长亭外,寥廓旷野的清风拂来,微微掀动着沉睡的竹简,慢条斯理地吹开历史的页脚。

洛阳古代称为“天中”,十三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称王称帝者达百人余,从地理学的角度看,是真正意义上的九州腹地。洛阳周边河流交织,水域丰沛,因而这片土地丰腴富饶,充满灵性和诗意。古代诸多王朝选择在此定都,想来也是富有安居乐业眼光的。

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老城从古至今,有街无路,所有通道都冠以街、巷、胡同之称,始终不见“道”与“路”的标识。据史料载,老城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古代的“九”为最,这里的“九”泛指城中繁华的车马大街,老城的街巷和胡同,确实不少。

步入最具洛阳文化符号之一的“西门口井胡同”探访古民居,古朴质感的记忆迎面而来,洇染在时光深处,撷一束人文风情,家长里短的絮叨萦绕耳际,锅里碗里飘溢的味道,凝结成老胡同的文化元素。

在巷子深处,仿佛看到文人雅士的身影,那是在日思夜读,奋笔疾书,于是洋洋洒洒的历史文献,便从烛光灯影下收笔,装订成册,留下丰富的史学记载,供后人研修。

撩开岁月的轻纱,看见了隐藏的日常光景,有纷繁多彩的日子,莺歌燕舞的时光,同时也夹杂着平民怨气声声的叹息,流布老街胡同,洒满街头巷尾,时光并不在意,转眼间已经被这些日常琐碎敲击得支离破碎,迎来的依然是一轮蓬勃的朝阳和一个又一个鲜活沸腾的日子。

古街上的民居院落,传统店铺,古树古木,文物古迹,遗存遗址,河道桥梁,无不在讲述着一个个遥远而古老的传奇故事。

自周武王稳固江山后,洛阳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逐渐成为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历经战火的毁灭和重生,一次次推进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洛阳老城十字街,是最具人气的千年老街,更有人间烟火气。

十字街在古代就是商家汇聚地。它承载了这座城市的所有记忆,见证了每个瞬间的荣耀与落寞。从清晨到日暮,这里总是人流涌动,不断升腾的烟火、沿街叫卖的小贩、错落林立的商铺和各种美食味道,如一个个独特的音节,组成老街独有的动感节奏,你来与不来它就在那儿,一直轻吟浅唱,一唱就是千年。

伫立在古城老街,晨钟暮鼓的悠悠余音,依然在老街的每个角落回旋环绕。

华夏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代一代地彷徨、抗争,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祈望生活的安然祥和,家国的康乐太平。抚今追昔,正是那秦砖汉瓦上的汗渍和黄河翻浪上的呐喊,才夯实了江山社稷的稳固,历朝历代工商科技的前行步伐,奠定了大国宏业的基石。历史如船,行过暗礁险滩,终于走成如今的矫健方阵,屹立于世界之林。

老城是当代洛阳城的根,一城巷陌一城人,一城往事如烟云。往事远逝,锦华遍地。

(0)

相关推荐

  • 千年帝都--洛阳老城!

    洛阳是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古都,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 洛阳老城西关的"九龙鼎&qu ...

  • 老街

    我喜欢老城的氛围,那是土生土长洛阳人居住的处所,似乎洛阳大多古老的习俗在这里得到了传承.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独自到老城大街小巷走走看看,特别是走在鼓楼下,走在青石板的路面上,感受一下时光流水冲刷后的历 ...

  • 【特邀作家】田浩楠作品古韵《长安忽闻洛阳见》外两首

    长安忽闻洛阳见(外两首)  文/田浩楠 长安踱至看雒阳, 古昔隋唐画韵妆.  武媚随君谋社稷, 驰驹只为贵妃尝. 赠友将婚  孩郎少幼共书经, 华发青年稚梦醒.  丁酉故郎将结发, 勿忘曾昔并窗听. ...

  • 【古韵新弹】河南洛阳||媒体记者龚讯作品/新韵《李志辉心语》

    李志辉心语 文/龚讯 (一) 吉祥瑞雪兆丰年, 市委三官人调换. 九县七区群众笑, 洛阳将要大变迁. 各行各业展新姿, 城乡百姓体康安. 日新月异经济兴, 砥砺奋进小康攀! (二) 雪天严寒气温降, ...

  • 【古韵新弹】河南洛阳||河洛山石诗词作品《渔家傲.秋山红叶》

    渔家傲.秋山红叶 文/河洛山石 深秋松翠霜叶老, 蛇道覆红径通林. 漫山秋染红蝶舞, 千嶂峰,红叶拂天天更青. 晴天云白觉空静, 幽谷鸟鸣知林深. 闲来寻秋入秋林, 万里红,秋山神知秋之韵. 客天地. ...

  • 【华夏思归客副主编】河南洛阳||晓雨作品,《七绝古韵》九首

    七绝·梦中相约 文/晓雨 梦中相约情人冢 诸友赋诗绘冬景 妩媚红妆伫立时 一笺素墨醉梅影 七绝·相逢 文/晓雨 伊河清浅诉秋风 婉约佳人赏苇丛 伫立笑看萧瑟处 相逢就在洛阳东 七绝·忆 文/晓雨 梧桐 ...

  • 【特邀作家】河南洛阳||翼璐顺风作品古韵《七律·秋思》

    点上边蓝色小字免费关注订阅 投稿须知:        古韵.现代诗词,简短散文,题材不限,必须原创首发,作品图文并茂,文笔精美,优先采用,请自行校对,一经发出,恕不更改,文责自负! 请朋友们把诗作.个 ...

  • 古人诗词中的重庆,一起来感受巴渝古韵之美!

    重庆府(节选) (淸)何明礼 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一首清代诗人何明礼的<重庆府>,生动描述了渝中半岛的繁华盛景.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 ...

  • 首发 | 集艾设计 · 水乡之邸,一步一景的现代古韵美学

    WWW.DINZD.COM 水乡之邸 一步一景的现代古韵美学 世之笃论, 谓山水有可行者, 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画凡至此,皆入妙品. <林泉高致> 从嘉兴地域文化元素着手,将建 ...

  • 洛阳清真兔子经理的市井烟火气

    每到饭点,忙碌在各条战线的人们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从街边小吃到酒店大餐,这个庞大的选择谱系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钟情于街头巷尾.市井里弄,只有这个环境配得上他们想吃出点境界的企图.大家其实都很懂 ...

  • 彩画中的古韵

    ​百宝嵌博古图五扇围屏 ​博古纹平头案局部 ​博古纹平头案局部 ​紫檀百宝嵌博古图挂屏 上面的围屏.平头案.挂屏都加入了博古图的装饰元素,所谓博古图,是指以瓷器.铜器.玉器.古籍等古代器物为题材的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