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修身
转:冬涉川的博客
人之气质匮乏、内涵空虚、举止轻薄、品位庸俗,根源在于修养不够。人之气质,本由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近些日子,余读国学著作,如沐春风,受益非浅。古人修身、齐家、治国之术,立德、立言、立功之道,皆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吾辈学习。余感慨颇深,今将心得与同道中人分享,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于诸位有益无损。
修养之道,首在立志。做人立志,应当有以全人类为同胞并以他们的需要为服务对象的胸襟胆量,应当有精通事业,对内振兴民族、对外领先世界而开创伟大业绩的雄心壮志。是以“四面云烟都入眼,万家欢乐总关心”。推动者首先要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与危机意识。忧虑自身才疏学浅、内涵空虚;忧虑社会日益腐败、民生疾苦;忧虑坏人当道而有识之士怀才不遇。所谓忧国忧民者,概如此也。吾辈不可以一己之成败,一家之温饱,现实生活中的荣辱得失为忧虑。真正树立志向的人是顾不上为这些琐事而忧思劳神的。作为推动者,为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你我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理应报效祖国振兴华夏;不忘当年沧桑耻辱史,立志奋发图强效国家,共洒一腔爱国忧民血,誓当励精图治报中华。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诸葛亮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故自修之道,须沉得住气,要耐得住寂寞。现实社会中,诱惑甚多,人心日益浮躁。一日静心修养可勉励做到,多日如此则很难坚持,何也?曰:无恒也。要练就一个恒字,实是人生一大难事,可欲成大事,无恒心万万不可。如曾文正公语:“学问知道无穷,而尤以有恒为主,无恒者,今日立条规,明日仍散漫,无常规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做事必不能成”。于性格辞典中,余最为欣赏“坚”“忍”二字。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侵袭而而不摧;忍者,如柔练,虽风雨击之而不折。锐意进取、刚强牢固为坚;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为忍。人之一生,能参透二字真意者,少也。是故君子持威重、执坚忍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坚忍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
圣贤为人处事,讲究一个“和”字。与人为善,居心应当正直、用情应当厚道。宽待人、严律己,谨言慎行。待人勿傲、要谦虚,学会宽恕他人之过错。余曾心高气傲、盛气凌人,过分究追善恶,品评高下,致亲友不合、朋友反目。今思之,常悔恨于心。古来言凶德致败者:曰长傲,曰多言。二者祸之源也。吾辈当如曾公所言“是非了然于心而一言不发,劲气常抱于胸而丝毫不露”。此是非乃人之长短,非大是大非也,若如是,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菜根潭》中有句至理名言:“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持一颗平恕之心,方可与人同舟共济,然也。古之管鲍之谊,实乃典范。君子交友,择善而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读书求学乃修身之途径,叹吾辈之学习,缺乏努力,而非缺乏时间。学习要吃得苦中苦,吃苦是良图,偷闲非善策。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为乐境;作闲事、说闲话、好闲游,闲人即废人。吾辈既知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完养精神,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语言尽数丢弃,专心治学。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吾辈之立志为国为民,应学些经世致用之书。既要有所专长,也要有所广博。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材,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顾炎武语:“欲从世间万物而学之,正当汗漫九垓,历游四宇,读无字之大书,方得真谛”。余亦以为心胸之开阔益于见识之提高,愿览山川之盛,养大道于胸。昔日太史公行走天下,周览名山大川,与燕赵豪杰交游,所以文风大开大阖,颇有奇气。
今,吾辈青年站在时代前沿,为国为民,此乃人类最崇高之事业,无愧于任何人,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故要以大无畏之豪气做事为人。正所谓:名与利,莫问侯;书并剑,到心头。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挥毫万山红,举臂托飞舟。愿吾辈以湖南第一师范校歌共勉: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材自惜夸雄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欲为万夫之雄,请于修身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