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物之方书之祖

引言

这一期跟诸位看客来聊聊医圣之作:“方书之祖”---《伤寒论》。这就要从东汉说起,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论》,这个人就是,张仲景。

背景简介-张仲景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医学大师奠定了基础。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心涣散,朝政不安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公元161年汉桓帝延熹四年,张仲景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求学历程-承于伯祖

公元161年汉桓帝延熹四年,张仲景10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刻苦钻研医术。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深思熟虑,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张仲景。

仕途经历-承袭家门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张仲景便承袭家门。在公元168~188年灵帝时期,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公元196~219年在建安年间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长沙郡:秦置,下辖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治所湘县也就是今天长沙太守)。

背景补充之“孝廉”

什么是“孝廉”呢?汉代从汉武帝开始实行举“孝廉”“良才”的选官制度,“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可见张仲景的品德之高。

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伤寒论》之历史背景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无能为力。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公元196年自汉献帝建安元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又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张仲景对于这些人感到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也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在张仲景《伤寒论》的序中,听到了他那愤世嫉俗的悲叹。他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后世一致奉为经典著作。

《伤寒论》之成书历程

张仲景可以说是一个当时主流社会的异类,由于这时候,东汉王朝动荡不安,为了避乱,张仲景辞官来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后世之影响

如今的医圣祠,位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中国医学史悠悠数千年,获此殊荣者唯张仲景一人。1988年南阳医圣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至此方张仲景长眠于此,而他的《伤寒杂病论》一直为华夏儿女的健康保驾护航,也深远的影响了周边国家,那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更是成为对后世医家的训诫。

文章来源:原创

郭义史丽萍健康服务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