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教授谈谈【060】— 对唇腭裂手术效果观察宜从长计议
无数的历史和现实结果告诉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方能成大事,并使所做的事有永存的价值,而不至于落入昙花一现之遗憾。
道理归道理,真正能遵循此规律的人又有几何?真真是少之又少,其原因就是即刻的绚丽效果太容易让人们满足,进而忘乎所以。
落到唇腭裂治疗上,同理。即使众所周知,治疗效果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治疗技术岂能靠一招一式完成。但凡事物形成过程越复杂或长久,纠正改进的难度和时间也会越长。现实大多如此,手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情况仅限于急症。
唇腭裂畸形形成时间恰是口面部鼻唇腭及颌骨从单一细胞向多细胞增值,从干细胞向特定组织细胞分化的过程,也是从无形态到有形态的建设过程,即包含了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的全面异常。简单的说,唇腭裂畸形包括了组织缺损与组织移位。面对这样一种机制形成的畸形结构,期望在宝宝出生后的某一时间点,由一次手术解决,一了百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怎样正确看待畸形和矫治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根据畸形的程度与范围(大家要知道,天下没有两个畸形完全一致的患儿,无论是唇裂还是腭裂)选择对恢复功能有时效性要求的部位,如腭咽闭合功能(语音功能恢复的基础)、口轮匝肌的连续性和鼻翼基部与鼻底形态的位置和结构予以重建;而对那些相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结构,如唇珠、人中嵴和人中窝,甚至鼻尖和鼻翼,以及牙槽突裂,包括部分硬腭裂等,则可以在一期治疗完成,伤口稳定后,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进行矫治。
但绝大多数父母,可没能有这么好的耐心等待,他们迫不及待地希望,今天手术,明天后天就恢复正常,甚至有家长连不可避免的伤口红肿和瘢痕都不愿意看到。在他们眼里,医者就该拥有“手到病除”,一刀下去,宝宝焕然新生,从此摆脱唇腭裂的烦恼。这哪里还是医学,分明已经变成科幻片了,医者如何能承受得起呢。
更为糟糕的是,在父母们不切实际的期盼和压力之下,不少医者采取了父母重视什么就做什么的治疗策略,全然不顾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患儿生理特点,只求即刻的改观,结果是好心之下给患儿带来新的伤害(医学称之为医源性继发畸形),遗憾的是父母们全然不知,甚至有不少医者也对此知知甚少。例如:
无把握的对初期鼻畸形作广泛分离;
对口轮砸肌的过广脱套和分束;
随意牺牲健侧人中至裂隙缘唇峰的组织;
随意变短患侧唇峰口角距;
随意增加硬腭松弛切口等等。
这些都将给今后患儿鼻唇腭的形态和功能带来更多更重的危害,甚至有些畸形终身难以再矫治。
医患双方决不能忘记唇腭裂宝宝是一颗刚刚出土的嫩芽和含苞待放的花蕾,少予干扰,顺其自然,才最符合自然的规律,除非不得已而为之,如我述的某些结构重建。
总之,只有患儿父母均有从长计议的思想准备,医者才能完全按医学规律和自身水平实施治疗,从而使宝宝的治疗不走样,毕竟宝宝长大后的正常形态功能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爱心修复 笑语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