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芝凤:李玉茹——我心中崇拜的艺术美神

童年的记忆是纯真的。我在上海读书,学戏时,凡是上海京剧院演出,我总是随着父亲去看戏,而看得最多的是李玉茹老师的旦角戏。李玉茹老师的扮相甜美而大方,丰清而秀丽。她的戏路特别宽,无论文戏或武戏;喜剧、悲剧,我都爱看。

我小时候性格好动,艺术上偏好花旦戏和刀马戏,但李玉茹老师的青衣戏,我却非看不可。我父亲为她照了许多剧照,每次洗印出来,我总是首先拿到自己房里看个不休,觉得越看越美,李玉茹老师是我心目中最崇拜的艺术美神。李玉茹老师的表演,让我如此着迷的主要原因。是她的表演洒脱而精致,演出了人物。演出了情致。演出了美感。无论什么角色在她演来就风韵别具,个性鲜明各有色彩。比如,同是小花旦行当的角色《拾玉镯》中的孙玉姣,她演得腼腆规矩。《金玉奴》中的金玉奴,她演得洒脱动人,《铁弓缘》中的陈秀英,她演得柔中有刚气度非凡;《柜中缘》的刘玉莲,她演得娇憨单纯,而且她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唱念、 一颦一笑之间便见端倪,更显出光采,当年她的搭档也很齐全,如有孙正阳、黄正勤等、绿叶红花相映生辉,使她的戏更加引我入胜和百看不厌。

早在几十年以前。李玉茹老师就给我灌输了一种“精品”意识,她的演出本,几乎都经过整理或改编,渗透了她艺术见解,她在表演艺术上,既不墨守成规,也不俗气,而是以人物出神入化,以她隽倩的舞台风度取胜,她所塑造的角色、不管是传统戏中的人物,还是新编古装戏中的人物,都闪烁着庄重、风雅、俏丽,甜净面炽热的光采,给人以陶神治性之美。

1962年李玉茹《贵妃醉酒》实况选段 周信芳盖叫天出镜

比如,同是《玉堂春》中的苏三,她的表演就不是恣意发挥,而是汲取了梅派的端庄和荀派的灵活,塑造了一个流落风尘而心地善良、矢忠爱情女性形象,她扮演的《贵妇醉酒》中的杨玉环,为唐明皇的宠妃增添了一份娇美和甜韵。但娇而不俗,甜而不腻,使宫廷贵妇雍容华贵的气度格外浓重。她在《红娘》和《锁麟囊》中扮演的红娘和薛湘灵。她的表演不火不温,对人物都有性格的内心体验,前者在荀派的水灵中,透出相国府丫环的仪态。不失莺莺的贴身知己;后者除了在唱腔上唱得抗坠断续寓刚于柔,把程派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外,并把富商女薛湘灵解囊助人的善良性格和新婚的喜悦心情,刻画得美感动人。就是对《小放牛》这样一出抒情小歌舞戏,她也刻意雕琢,把一个童稚未退的小村姑,表现得天真活泼别有情趣。

我国戏曲表演,讲究舞台形象形与神辨证统一, 形是演员对生活的体验观察之后艺术加工。也是演员表现人物时写神取韵之物质基础。神是舞台形象所达到的一 种极高的美学境界,是形的统帅和灵魂。它和演员的功底、艺术素养及内在精神品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李玉茹老师的表演,就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与众不同的是:在李玉茹老师的表演中。饱含有另一番意蕴,这就是一个 “趣”字,即既有京派的规整,又有海派的谐趣。“趣” 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是指艺术家根据自己对美的认识和审美理想,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段,在创作的作品中,所形成的艺术特色和激起人们美感的审美效果。

“曲每奏,钟子期辙穷其趣”(列子:《汤问》)。李玉茹老师的表演风彩既“浓”又“纯”。任何一个角色。在她演来就象画家笔下浓墨重彩的牡丹。鲜艳夺目又如游子眼前清沏纯净的山泉涤神沁心。浓而有致就成“趣”。“趣”而又纯就成“美”,有“趣”不纯则流于俗气,有“趣”而又 “纯”的戏,则既耐看又使人越看越美、这就是李玉茹老师表演美的真谛所在。

李玉茹老师不但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京剧艺术播种者。50年代我父亲常带我到她宅所学 戏,每次去,都见她在客厅里练功、喊嗓,但尽管她很 忙,总是停下来为我说戏。先后为我加工排练了《贵妃醉酒》、《小故牛》,《柜中缘》、《大英杰烈》等戏。并且开导我一定要多学戏,各种流派都要学,尤其不要有门户之见,才有可能创造。建国以来她改编,整理不少古装戏,其中我最喜爱的是《红梅阁》和《百花公主》,两出戏。当时其他剧种有不同的演出本。但我认为李玉如老师这两个演出本的人物比较感人。我演出的《李慧娘》。就是以她的演出本为主,吸收了秦腔的《游西湖》、川剧的《红梅阁》、昆曲的《李慧娘》。也来源于她的唱腔。我演出的《百花公主》,也是参考她的演出本的结构框架和湘剧的《百花公主》如工而成的。在我的艺术道路上,李玉茹老师的表演艺术对我的影响是极大的。

近几年来曹禺先生多病,李老师在照顾曹禺先生之余,仍在表演艺术上发挥她的光和热,尤其关心青年演员的成长,她曾为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李占华导演了由 她改编的新编古装戏《青丝恨》。并做了示范演出,她还为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的青年演员邓敏,教授并导演了《贵妃醉酒》。每次去教戏,她总是凌晨4点就起床,为曹禺先生做好饭,熬好药,往往赶到中国戏曲学院时,排练场的门却还锁着,她比学生还到得早。她排戏极其认真严格、主角的她教得一丝不苟,其他角色的戏如高力士、裴力士和宫女的表演,她也一招一式地教,并示范每一个身段,排出了整体美。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剧组所有演员的表演都有了提高。据该院领导说,这样的排练水平,给学院的教学树立了优良的榜样。舞台是衡量演员表演高低的天平,时间是对表演艺术生命力的考验。舞台上一时轰动效应,只是过往烟云,只有长驻在观众心上艺术形象,才是艺术家表演的最珍贵的价值体现。李玉茹老师表演的艺术境界,就在于她所创造的舞台形象具有永不消逝的艺术魅力。

本期原刊于:《中国戏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