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空洞症(spondylosynosis)
1546年Esteinne首先描述本病,Charles第一次用脊髓空洞命名,是累及脊髓的慢性进行性疾患,属先天性发育性脊髓异常,内有空洞形成。临床特点是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和本体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
概述
脊髓空洞症为脊髓呈管状空洞,由颈段上下延伸许多节段,与脊髓中央管单纯囊肿不同,空洞积水适用于后者。本病是脊髓背中线发育畸形的结果,空洞腔可与中央管交通,空洞内衬可见室管膜细胞,囊内液与CSF类似。也有人认为本病因胶质细胞增殖,其中心部坏死形成空洞。
病理改变
空洞多限于颈髓,可伸延脊髓全长,在不同节段,截面积不同,在颈髓、颈膨大达最大程度。最初空洞限于后角基底或髓前连合,囊肿缓慢扩大累及两侧更多灰质和白质,有时脊髓实质只剩下狭窄边缘,神经组织退变消失。空洞可伸延至延髓,罕有到脑髓者。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男多于女,曾有家族史报告。进展缓慢,持续多年。症状与病变节段和所在神经轴内位置有关。颈下段上胸段病变多见。
(一)感觉症状:
痛温觉因脊髓丘脑纤维中断而丧失,而由于后柱早期不受累,轻触觉、震颤觉和位置觉相对保留,属本病特征,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可有深部痛,累及肩臂。累及后索时,则出现相应深感觉障碍。
(二)运动症状:
病变扩展到前角细胞引起运动神经元破坏,相应肌肉瘫痪、萎缩,肌张力减低,肌纤维震颤和反射消失。手内在肌受累一般最早,上行到前臂、上臂及肩带。手部肌肉受累严重可出现爪形手畸形。病变累及侧索,下肢可有对称或非对称性痉挛性轻瘫,反射亢进,跖反向伸性。晚期可出现Horner征,是伤及中央外侧细胞柱内交感神经元所致。
(三)营养障碍:
由于关节软骨和骨的营养障碍以及深浅感觉障碍产生的反馈机制失调,Charcot关节。表现为关节肿胀、积液,超限活动,活动弹响而无痛感。X线显示关节骨端骨软骨破坏破碎,可有半脱位。皮肤可有多汗,无汗,颜色改变,角化过度,指甲粗糙、变脆。有时出现无痛性溃疡。常有胸脊柱的侧弯或后突。膀胱及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多见于晚期。病变波及延髓引起吞咽困难,舌肌萎缩瘫痪,眼球震颤,此型易危及生命。CSF检查多正常,Queckenstedt试验少有梗阻。
辅助检查
MRI检查:空洞显示为低信号,矢状位出现于脊髓纵轴,横切面可清楚显示所在平面空洞的大小及形态。MRI对本病诊断价值较高。
鉴别诊断
本病早期有双手内在肌萎缩,无力,痛温觉障碍,以后下肢可有上运动神经元轻瘫与脊髓型颈椎病需认真鉴别,尤其成年人X线平片多有颈椎关节病征更易混淆。但本病常有节段性分离型感觉障碍,手及上肌萎缩范围广,神经营养障碍多比颈椎病重。颈椎病无延髓症状,Queckenstedt试验梗阻机会比脊髓空洞多,如诊断疑难,MRI可明确诊断。
脊髓空洞症所致Charcot关节肿胀,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病变需与其他关节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结核鉴别。关节肿胀及骨软骨破坏,而相对不痛为本病特点。
脊椎空洞症就是脊髓中心积水而膨胀,引起临床上神经症状,如感觉丧失、大小便失禁、脊柱侧弯、头痛、脖子痛等,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脊髓空洞症的发生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小孩子发生脊髓空洞症的起因是後颅窝畸形或脊髓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成年人脊髓空洞症的原因则是外伤、脑膜炎的後遗症或脊髓肿瘤所引起,需要神经外科医师治疗。若是外伤、脑膜炎後遗症引起的脊髓空洞症,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引流,把脊髓内的积水引流至正常的蜘蛛膜下腔内。手术的危险性包括伤囗感染、神经功能恶化等。
Horner征
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任何一段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病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少或无汗等表现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由第1胸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者极为少见。
Queckenstedt试验
因为颈椎病椎间盘变性,弹性减少,而向四周突出,进入椎管的部分压迫脊髓,继发的骨刺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有脊髓症状的患者,用这种方法可判断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及梗阻程度,来了解脊髓是否受压以及受压程度,作诊断参考。
Charcot关节
夏科氏关节病是由于神经痛觉的缺如引起来的,又叫做无痛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的逐渐肿大,不稳,积液等。发病因素是中枢神经的梅毒,脊髓空洞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先天性痛觉缺如。由于没有痛觉的保护机制,导致关节的过度使用,撞击发生破坏。关节的疼痛和功能受限,与关节肿胀破坏的程度不一致,是本病的特点。
CSF检查
脑脊液病原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