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设立腾跃八关,损失数十万土地于缅甸,严重影响日后边界划定
明英宗时期,西南麓川的思氏土司发起叛乱,于是从1441年至1448年的七年间, 朝廷派出大将王骥三次出征平叛。后来,明朝方面与思氏土司达成协定,规定其永不能跨过大金沙江半步。
在军事上,明朝虽是胜利者,可是政治问题却是个失败者。而且思氏族人后来还被缅甸人莽瑞体收服,并建立起缅甸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缅甸东吁王朝。
随后,东吁王朝又继续向四周征讨,不但吞并了不少的周围土司,还时常向明朝腹地进行骚扰。这个时期已经是明朝末期了,而且万历年间又有三次大征,对于缅甸也是一再退让。
万历二十二年,时任云南巡抚陈用宾修建了八座关隘,以天险阻拦缅甸势力的侵入。这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为日后的领土问题带来不少麻烦。
腾跃八关的初衷和实际效用
古代的关隘修建都是以天险为基础,为的就是易守难攻,而且这个关口不一定就是正好修建在边境之上,比如山海关、嘉峪关、剑门关以外的大片领土仍是中原王朝所有。
腾跃八关又分为上四关和下四关,八处关口的地势均极为险要,也都占据了交通要道。不过,八关只是作为前沿哨所所用,因为每处关口也就20-30名士兵,而且八个关口彼此间四通八达,也难以进行有效控制。
对于这点,陈用宾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其更在乎是“屯田”二字,一来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二来是对外形成震慑作用。可是碍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山高皇帝远引起的贪腐问题,屯田实际上也是一塌糊涂。
巧合的是,此时正兴盛的东吁王朝却因入侵暹罗失利而陷入内乱,自然无力再骚扰明朝边境。
腾跃八关带来的负面作用
另一边的缅甸威胁算是消除了,但也在本来自己的土地上形成内和外的区别,长期下去后,也给关内外的土司和民众之间造成了隔阂,比如关外这部分的归属感越来越差,在中原和缅甸之间也是像颗墙头草。
当时的缅甸虽强盛,但是西南方向的几个国家也终究是难成气候,比起国内的农民起义和关外的女真来说,朝廷内部自然对此地也是缺乏关注。
这边明朝主动“制造”了隔阂,另一边的缅甸也慢慢的将明朝关外的土地认成是自己的。
清朝的划分
继任的清朝也是继续维持明朝时期的实际控制范围,即使是后来乾隆时期的清缅战争期间,当地的土司在两方势力间也是时常左右摇摆,当然这也更加让朝廷认识到了内和外问题的严重性。
随后,朝廷又将留辫子引入西南,以文化对当地进行区分,此后位于关内并剃发留辫的土司成为内土司,另一部分则是外土司。
以八关为基础的边界线
清缅战争后,清朝继续将八关作为屯兵防御之地,再因为后来的内外土司之分,八关基本上也就相当于国境线了。
至乾隆五十三年,缅甸遣使入朝称臣纳贡,那么既然缅甸都已经藩属了,偌大的清朝自也是没必要再去争这么一片土地了,而且还将一部分打下来的土地当做礼物送了回去。
战争已经结束了,也就没必要再继续养着大批士兵了,而且对八关的控制也在逐渐减弱。表面上虽是和谐了,但是因为前面这么多年形成的基础,还是有着内外土司之分。对此,朝廷也是不太在意,反正缅甸都是清朝所有了,再去争几个土司还有什么意义。
随后,双方之间也形成了一种默契,内土司跟着清朝的政策发展,外土司则是跟随缅甸。
腾跃八关的后世影响
前面说过八关不是国境线,只是屏障和预警的作用,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比如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清朝自己都是自身难保了,对于“小弟”缅甸也是眼睁睁的看着落入英国之手。这样的话,可就没有宗主国和藩属国之分了,所以就得要分家了。
关于中缅边境其实也是反反复复,而且又有不少的争议,不过基本也都是以腾跃八关作为范围。
明晚期设立八关预警到无力控制;清朝又无心在此耕耘,战争之后又把几片土地赏赐给缅甸。清末的边境划定之时,外四关都已经到了缅甸之手,即使内四关也被侵占不少。这就等于是八关并未起到太大作用,反倒白白地丢掉了缅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所以从一定程度来说,不少当地人在情感上也没有多少认同感,而且缅北历来就不算太平,这也给边境划分和整个东南亚的局势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