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施大畏水墨人物作品欣赏
施大畏,无论是长久以来作为一个普通的画家,还是这些年社会所赋予他的形形色色的艺术行政管理者角色,他的所作所思所虑所惑,无不是基于对当下生活的深切感受。可以说,对当下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是他创作灵感的源头,安身立命之本。哪怕他书写的是远古的神话和历史,但出发点依然是他所熟悉感知的现实世界。
施大畏
生于1950年,浙江湖州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华艺术宫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九届、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施大畏是“文革”后期崛起的一位连环画画家。他以前是上海造船厂的一名油漆工人,“油漆工也算跟画家有共通之处”,施大畏调侃道。因为有绘画的天分,那时候施大畏就被要求去画宣传画,后来油漆工人也不做了,就专门去做宣传工作。此后,他又介入连环画的创作,算是走进了美术创作的专业领域。
他的成就一大部分源自于他的连环画创作,他通过刻苦的自学钻研,打下了深厚的素描功底。从他的早期连环画作品《三棵枣树》、《恩玛蒂奶奶》中就可略见一斑。造型准确、形象塑造真实、气势博大、笔力雄强,是他的一贯风格,具有典型的“学院”画风。
在担负上海中国画院领导繁忙行政工作的同时,他的艺术风格日趋成熟,出现连续的井喷式的爆发,除常规的国画创作外,他最为吸引人的创作是一组以《生命》作为标题的大型系列性组画。它们是《大禹的传说》、《国殇》、《兵车行》、《天京之变》、《长征》、《归途——西路军妇女团纪实》、《皖南事变》、《上海,您早》。
“我是一个英雄崇拜主义者”
施大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喜好,他不喜欢画虫草花鸟,不追求绘画的闲情逸致,而是醉心于从恢宏的历史和神话中寻觅人类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轨迹。
施大畏说,他是一个英雄崇拜主义者。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只要能够体现永不服输的英雄气质,就会让他心生敬意。他最喜欢的音乐是马勒撼人心魄的交响乐,最欣赏的文学人物是海明威名著《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渔夫。施大畏曾在一篇随笔里写道:“在与大自然苦斗中,渔夫最后只带回一幅鱼骨和残破的断桨,然而他还是胜利者,他的精神力量超越了所有的一切,他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却又不乏悲壮……在艺海的探秘中,到头来或许只能得到一付'鱼骨',但却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在无际的旷野中继续寻找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这种感觉最好不过……”
施大畏说,中国绘画发展到今天,要从科学角度看待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从中梳理出真正的艺术规律。比方说透视,西方人用了,我们为什么长期不用?是不懂还是不想用?其中的一个原因,大概与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有关。中国有“中庸”之说,用到绘画上,可以理解为“在似与不似之间”。你说它是落后吗?未必,因为写意常需要这样的思维,太相像了,意就出不来。对于古人的思维,我们无法用“先进”、“落后”来衡量,这是历史自然进程。黑格尔说,存在即是合理。把古人的东西全部丢掉,肯定荒唐,对古人全盘接受,也不行。
“当艺术创作是一种被动的需要,无论是政治的被动需要,还是商业的被动需要,我想很难创作出惊世力作。”施大畏说,“因为这不会有很多想象力。”在他看来,艺术主要不是社会功利的需要,而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情感寄托的需要。创作是艺术家自身的需要,当然,这不仅仅是对身边那点空间的关注,应该开阔视野,跳出个人小圈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当你的心里有个太阳感动自己,那么你的作品一定同样会感动你的观众。我们用手在思想,用作品和民众产生共鸣,这是最欣慰的事情。”他说,现在不少人对主旋律作品有误解,以为那只是宣传品没有艺术性。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发展实在太快,诱惑也太多。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些人可能把持不住自己,心露浮躁,急于求成。但是,商业炒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商业炒作脱离了画家的真实水平,炒过了头,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贻笑大方。”施大畏说:“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对自己有信心,面对诱惑要有定力。作品过硬,迟早会得到社会的承认。艺术家要常常回到书斋充实自己,才不会被市场所害,才能有信心创作出一批真正无愧于时代、能够传之后世的精品力作。”
施大畏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