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唐诗解读——杜甫之《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注:

胡茄: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代的张骞从西域带入中原。

夕:傍晚。

汉苑:汉代的林苑,这里指唐代的曲江、南苑一带。

生还:活着回来。

间道:偏僻的或抄近的小路。

暂时人:暂时还是人,比喻凶险的环境。

“司隶”两句:这两句将唐肃宗与东汉光武帝刘秀作比,赞颂唐肃宗有中兴的新气象。司隶:刘秀曾任司隶校尉。南阳,刘秀是南阳人,并曾在南阳起兵。

翻倒极:在欢乐的极点处反转,即乐极生悲。

解读:

这是该组诗的第二首,着重描写诗人初“达”时的景象,表现出对朝廷新气象的热切期盼。有人认为,这首诗读来有凌乱之感,忽而喜忽而悲,忽而自己的个人经历,忽而国家安危,这其实是人的极度激动、极度悲愤中的常态,这是全诗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诗人在经历漫长艰难困苦之后的真实情感,所谓“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宋人范温《潜溪诗眼》)

全诗一开篇,诗人先回忆自己在长安被困的生活,夜晚听着胡笳声心情愁闷不已。“汉苑”用汉朝指代唐朝,实际是他春天游赏曲江等地时所见凄凉景象。

紧接着颔联用今昔对比,写出了诗人心有余悸之后的暗自庆幸和长长舒吁——自己能够活着回来,只是今天的事儿,昨天“我”还在小路上逃窜潜行的,“我”只晓得自己暂时还是个人,但“我”更清楚自己有时都有成为鬼的可能,“暂时人”“今日事”写出了自己惊魂未定的逃难奔赴历程,两句写得朴实无华,令人感叹不已。

颈联写诗人到达后所见朝廷新气象,心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诗人化用刘秀的典故,以古喻今,认为眼前的这位新君一定能够像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一样,从谋逆篡位者手中夺回失去的江山。所谓“则知其悲其喜,不在一己之死生,而关宗社之大计”是也。

就在诗人沉浸在中兴有望的喜悦时,“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他的内心情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心情从欢喜之极,反而变成悲伤。

全诗上下两部分,一倒叙一写实,一悲伤一狂喜,表现了诗人在长安时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抵达凤翔对未来充满信心。正如浦启龙在《读杜心解》中所谓“明言喜,反说悲。而喜弥深,笑弥幻矣。”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