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军原创散文丨掺了几瓢水
掺了几瓢水
文/相军
我13岁那年,因各种原因,家里经济状况陡然紧张起来,父亲跑了几趟生意,都没能扭转“经济危机”,便召开紧急家庭会议,商讨如何“发展经济”。可是,在农村,摸条挣钱的道儿比找金矿还难,“发展经济”又谈何容易?会议开了几个钟头,都一筹莫展。最后还是快嘴的二姐开了腔:“咱家靠着大路,过往人多,我看开个商店倒是不错。”闻听此言,父亲猛然一拍大腿,说:“对,开个商店倒是不错!”于是不久,一个小小的商店便在鞭炮声中开业了。说是商店,其实只是有很少的几种日杂用品,卖得最快的要数那桶散白酒了。
父亲爱喝酒,远近闻名。喝酒的开店当然不能缺酒。那时我上初中,假日里常当“店小二”,因账算得精细,结账时就成了“账房”。可第一次结账,我就呆了:除去本钱和税金,竟所剩无几。父亲听过“汇报”,端着酒杯的手久久没动,我知道这账窟窿就出在酒桶上。父亲喝酒,每天两顿,每顿半斤,母亲常常带着怨气对我说:“人都说编席的睡光炕、卖盐的喝淡汤,你爹卖酒却把家底子都喝光了!”第二天,我给父亲温酒,父亲却舀了一瓢凉水,仰脖儿一口灌下,说:“别温了,爹往后戒酒!”可是,几日后,父亲酒瘾上来,却依旧要喝,喝至半醉,便哀叹自己年纪大了,不能挣足够的钱给我娶媳妇,再不就是骂村干部贪污受贿。每当这时,母亲就数落他:“酒鬼,喝点辣汤子,舌头就不会打弯了。”全家只有我不反对父亲喝酒。我希望那浓浓酒香能化解父亲一生中郁积的不平与忧愁。父亲以前并不沾酒。五十年代,父亲在县城工作,是全村唯一吃商品粮的,可是那时候父亲每月只有20多块钱的工资,填不饱一家四口人的肚子,便辞去了工作回到农村。村长是我的一个堂叔,行为却不甚检点,父亲耿直,言来语去难免得罪于他,村长便给父亲戴了“高帽子”满街批斗。在那漫长的岁月里,父亲郁闷之极,只能借酒浇愁了。
一天,结账时,我忽发奇想:在酒里兑些凉水,不就能省出酒来给父亲了吗?于是,我偷偷地往酒里倒了几瓢凉水,偷偷地卖,这样过了一月,效益果然十分明显。可是有一天我正舀水往酒桶里倒时,正巧被父亲撞见。父亲劈手夺过水瓢,“啪”地摔在地上,然后拧着我的耳朵,胡子一抖一抖地吼:“畜牲,你是这样给我卖酒的啊!”我吓得大哭,父亲气呼呼地拎起那半桶掺水的酒,“哗”地一声泼在院子里。直到今天,那弥散的酒香还在刺激着我的嗅觉,熏陶着我的灵魂。事后,父亲庄重地对我说:“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咱都要做一个忠厚本分的人,掺水的事情不能做,再穷,也不能靠坑人过日子!”打那以后,父亲竟真的戒酒了。
现在,每当我在街上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或者遭到别人欺骗,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想起那泼在地上的半桶白酒……
【作者简介】相军(男),出生于沂蒙山区,入伍后到太行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