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历史课,我喜欢

我们很多的农村学校,在教学分组方面是把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放在同一个教学组的,名为政史地组。

今天,组内有一节历史公开课,我们所有的政史地老师都要参加听课。

老奉在多年前临时教过一段时间的初中历史,只能算是强力而为,不过也算小心翼翼。

付出过较多的努力,教学效果还算可以。

说这么多,并不是表扬自己,而是说这个初中历史内容大致还算听得懂。

公开课的内容为《新文化运动》。

授课老师也不年轻了,走的是常规教学路线。

从教学目标的展示,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再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为结尾。

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对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会分解成几个小的知识点,比方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有背景、兴起时间、兴起标志、代表人物和主要阵地等。

循序渐进,师生互动,有问有答,这些都是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这样的课堂,放到比赛课或者汇报课,更或者放到表演课,当然有很多的说道,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但,毕竟是一节日常天天存在的常规教学课。

不需要过多的挑剔。

而且,结合教师授课中的出圈内容来看,这一节历史课,我比较喜欢。

喜欢点之一,老师有激情。

这既是应该,也是正常的,却又有点难得。

人到中年,上课无数,激情天天在,每节课都在,不容易。

何况,在农村学校,教学对象的懒散程度往往都超出教学者的预期。所以,激情这个东西有时会变得莫名的奢侈。

当然,由于是公开课的缘故,老师的激情高涨也许是临时的这种可能性也有。

不过,依老奉平时与这位授课者的交往来看,觉得这种激情绝对不是临时的。

这也是在对比之后老奉有所愧疚的原因。

喜欢点之二,老师的临时发挥。

说到新文化时,他对比了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说到了封建文化中的一些糟粕现象。

在讲这个话题时,他说了一个追星的问题。

我们中小学究竟应该追什么样的明星?

他说了袁隆平,说了神舟十三号,还说了钟南山。

这觉得这个临时的出圈比较好,在历史课堂跟学生讨论追什么样的明星就是很好的传承历史,也是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

在说到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阵地时,学生知道是《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授课老师在课件中展示了北京大学的红楼。

他问学生道:你们想不想将来进北大求学呢?

学生们当然应和说,想,尽管有些学生的应和得有点违心。

老师又问,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能考进北大求学呢?

学生们当然知道说努力学习。

出乎我们听课者意料的是,授课老师跟学生提出了一个马上立即的要求。

他说,努力不是挂在嘴角上的,要想努力就应该马上立即去做。

而不是课堂说努力,课后总是想着玩手机。

他所表达的意思,我懂。就是那种“梦里走了千里路,醒来还是在床上”的无奈。

提出这种要求,于我们基层老师来说,既显得有点无奈,也显得有自我弥补的意味。

无奈之处在于,“梦里走了千里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应该是大多学生常规和长久的存在。

咬定一个目标,坚持数年的努力,显然超出了绝大多数中学生的沉淀能力。

自我弥补之处在于,我们当年也做不到。

回想一下,我们的中学时代,老师是不是曾经也这样地要求过我们?

如果我们做得到,现在还在农村学校面对农村学生吗?

当然,我没有否定基层教学的意思。

都是为人民服务。相反,我们基层教学者更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者。

但是,我还是喜欢这位老师的马上立即的要求。

学生做不到,不代表我们老师就不能要求。

就好像当年我们的老师要求我们马上立即一样,虽然我们没有努力到去北大、清华这样的著名学校求学,但,我进了衡阳师专,也并不是一个坏的结果。

作为教师,学生成材当然好,学生成为普通人也是正常。

只要学生不成为社会的祸害,老师都满意。

这也是我喜欢这一节历史课的本意。

2021-10-2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