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饮的作用功效、配方组成、方解与加减
【组成】桂枝6~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川芎6克,益母草30克,红花6~9克,丹参、麦冬各15克,黄芪15~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作用功效】益气,活血,通脉。
【方解】风心瓣膜病及慢性心衰,其主要病机都系循环障碍,脏器郁血。故治疗原则及组方配伍,都围绕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两个方面。所以方中用了大队活血化瘀药,其中桂枝是活血通脉要药。历来都以舌红及血证为用桂枝之禁忌。但朱氏则认为,舌红只要舌上有津,而又具桂枝适应证者,照样可用。至于血证禁用桂枝,亦非一概而论,如风心肺郁血而致咳血者,用桂枝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因此证“心功能障碍”是本,肺郁血是“标”,咳血乃标中之标,故用桂枝改善循环障碍,能减轻郁血而起到止血作用。当然,血热妄行之血证则禁。否则真有“桂枝下咽,阳盛立毙”之虑。单用活血药不行,必须配合益气。补气用黄芪,因其作用过于党参,而且善补胸中大气。大气壮旺,则气滞者行,血瘀者通,痰浊者化,此即“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之谓。今之黄芪,枝细力薄,用量常须至15~30克,其功始显。配甘草补气和中,桂枝配赤芍、桃仁、川芎、益母草、红花、丹参活血化瘀,麦冬滋阴强心。诸药配伍成方,共奏活血化痰,益气通脉之功。
【主治】胸闷气急,心悸咳嗽,颧红唇绀,舌质喑或有瘀斑,脉细弦带涩。证属虚实相杂,血气瘀滞。可用于风心瓣膜病变及慢性心衰者。
【加减】伴有肺部感染,加鱼腥草30克,开金锁、山海螺各15克。三药合用,有广谱抗菌作用,药力较强。并发心衰,出现肺水肿征象,选加附子9~15克,万年青根15~20克,葶苈子12克,泽泻15克,槟榔9~12克等。附子、万年青根有强心利尿作用。附子不论心率快缓都能用,而万年青根在心率慢于60次/次以下则不用。葶苈子、泽泻、槟榔,功能泄肺下气,利水消肿,对心衰出现肺水肿征象常有改善作用。尤其葶苈子一味,作用颇佳,过去多认为药性峻烈,不可轻用,现证之临床,并非如此。肺与大肠相表里,用槟榔旨在破大肠气而助泻肿利水之功。伴见心源性肝肿大或肝硬化,加三棱9~12克,莪术9~12克。张锡纯谓,二药用治瘀血症瘕,“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确系经验之谈。虽然此类病人多病程历久,形体消瘦,但只要配伍恰当,用之并无流弊。“瘀血有所留藏,病久至赢,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还当治本。”张景岳所说,可资印证。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84(2),朱锡祺方。
【附记】验之临床,疗效确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