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八路军高级将领,父亲找他要钱,他只给了15块钱

在历史上,有很多叫陈元龙的名人,比如三国时期的陈登陈元龙,清朝年间的“陈阁老”陈元龙,还有今天的成龙大哥,原名也叫陈元龙。

不过,咱今天要说的,是八路军129师的抗日烈士陈元龙。

陈元龙1912年出生于河北省深县,长大后考入了哈尔滨法政大学。1932年2月,日军占领了哈尔滨,陈元龙义愤填膺,说:“蒋介石和张学良有兵有将不抗日,我孤身一人,愿为抗日而死!”然后毅然退学,投入到了抗日的大潮中。

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元龙已是河北深县有名的抗日英雄,但他手下只有几十个人,听说武强县有个叫段海洲的人,有一支4000多人的青年抗日义勇军,陈元龙就带着大家去投奔了段海洲,一起抗日。

八路军129师进入冀南后,陈元龙劝段海洲加入八路军。很多人都反对,说我们不能把辛苦打下的基业送给八路军。陈元龙说:“只有加入八路军才能打败日本鬼子,就凭我们这几千乌合之众,早晚会被日本鬼子吃掉。”

段海洲还是有些犹豫,就让陈元龙去找129师政治部主任宋任穷。经过谈判,段海洲的部队改编为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是段海洲,陈元龙出任政治部副主任。

但是,这些人闲散惯了,受不了八路军的纪律,不少人都溜了,包括司令段海洲。段海洲走之前,要拉着陈元龙一起走,但陈元龙说:“到了八路军,我才算找到了家,才能实现抗日的梦想,谁走我也不走!”

陈元龙不光自己不走,还到部队最基层,给大家讲道理,最终留住了一大批骨干力量。晋冀鲁豫军区政委李聚奎就说过:“陈元龙这个人,有能力,有远见卓识,看事情能想到别人前面,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

陈元龙很擅长做思想工作,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让别人拼刺刀,可以,但我必须站在最前面拼刺刀。要倒下,我必须是第一个!”

有一次,陈元龙的父亲来看他,旅长徐深吉听说后,就让炊事员买了一只鸡,请陈父吃顿饭。但陈元龙知道后,却坚决不要,连鸡汤也没给父亲留一口,全都送给了受伤的战士们。

父亲这次来,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家里欠了一些债,想来找儿子要点钱,回去还债。陈元龙从兜里掏出15块钱,说:“我身上只有这15块钱,都给你吧,路上当个路费。”

父亲很生气,说:“我知道你有好几百块钱,就给我这一点,够干什么的?”

陈元龙解释说:“我是有几百块钱,但那些钱还有别的用处,不能给你。”

父亲一听这话,扭头就走了。是啊,大老远的来找儿子要钱,结果就给了15块钱,领导专门给买的鸡,连口鸡汤都没喝上,叫谁谁能不生气?

那么,陈元龙攒下来的钱都干什么了呢?本来是他自己的钱,却都当成了公用的,哪个战士有了困难,就可以随便用。

1942年4月29日,日军对冀南八路军进行所谓的“铁壁合围”,其中重点打击的就是陈元龙所在的新4旅。

旅长徐深吉下令部队紧急撤离,陈元龙则挑选了精锐骑兵90人,在后面阻击日军,保护旅部撤离。突围时,陈元龙看到有人受伤倒地,就让警卫员下马,把马让给那个人骑。

有人可能会问:陈元龙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马让出来,却叫警卫员让?很简单,因为他的马早就让出去了。

没有马,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结果很快就被日军追上了,在战斗中,陈元龙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0岁。多亏他的警卫员死命相救,才把他的遗体拖了回来。

徐深吉听说陈元龙牺牲了,当场痛哭,对大家说:“就是杀再多的鬼子,也不如一个陈元龙更有价值!”

很多年后,开国上将宋任穷也说:“有的人死比鸿毛还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陈元龙的死,就是比泰山还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