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球点将统辖整个击球过程

人在网球场上的活动主要是由找球和击球两个过程所组成,其中找球就是处理好人与球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者说是捕捉到一个正确的击球点。击球点在网球运动中十分重要,设想一下,如果找不到球还打什么球?没有好的击球点就难以做出规范动作甚至还会出现错误动作。我们认为,击球点与来球的预判、移动的方向和速度、站位的采用、引拍的时机和动作节奏、挥拍方向和拍形、用力顺序和大小均息息相关,可以说,击球点统辖了整个击球过程,是击球的指挥棒和牛鼻子,它不仅构成了网球运动的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网球运动的上层建筑(挥拍方向、拍形、用力的大小)。因此我们应该把击球点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予以认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技术概念,鲜有触及 ,并始终未能将这一窗户纸捅破。

1、移动与击球点

人在网球场上如同一个牵线木偶,随时被球牵着到处跑,网球场地如此之大,不跑是不行的,所以有人称网球是腿的运动便不无道理。跑的目的无非是找球,从技术角度讲,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击球点。所以,通常站在底线的网球人在处狸网前球时就必须向前移动,同样处理深度球时向后移动通常也是必然的,向右向左移动同样是因为球的位置处于右或左。移动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似乎没有再赘述的必要。为获得良好的击球点,跑对速度的把控同样十分重要,过慢不行,过快无此必要。总之,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完全由击球点的位置所决定的。

2、站位与击球点

站位的采用与移动的方向有直接关系。不难发现,前后的移动多形成中间式或垂直式(在我国有些网球文献中误称关闭式)站位,这一站位的形成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再自然不过。此刻若强行采用开放式站位是勉强又浪费宝贵时间。左右的移动多会形成开放式和关闭式站位,这样能尽快地接近球,省时自然。此刻若采用中间式站位一定会有叠床架屋画蛇添足之感,完全没有必要。可以说,站位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事,不必强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惟快不破,时间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在网球场上,我们会发现有些选手会更多地采用某一种站位,我们说,这一习惯的形成也与击球点有关。因为站位的形成必定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具体讲是对击球点距自身距离的感觉或下意识的判断所形成的,同时也与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特点有关。如大小威更多地会采用开放式站位,这便为她们赢得一点宝贵的时间并打出保俭系数更大的上旋球,即便如此她们在处理近网球时也会采用中间式。

至于半开放式站位也与击球点所在的位置有关,可以看到此刻的击球点必定处于中间式靠后,开放式有点靠前的位置,可以说这是来球的速度使然,使半开放式站位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大家知道,在采用中间式站位时,击球瞬间人的重心必定压至在前脚,然而在现实中偶尔也会出现重心压在后脚的现象,即便在费天王身上也会发生,当然这一现象在初学者身上发生得更多,可以说这些现象的发在皆由击球点的位置所统辖。

3、身体重心下降与击球点

在网球的学练中有身体重心下降的要求,该要求本身并没有错,然而你不可能做到每球下蹲,这是因为每个来球都不一样,若球高时你还能下蹲吗?跳起都惟恐不及!击球时的重心难道与击球点的位置无关,所以找准球后才能重心下降。

4、击球动作与击球点

当站位确定时击球动作业己开始,它大致可分为引拍和前挥击球两阶段。这两阶段也均与击球点有关,早了不行晚了不行,即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这就出现了引拍的时机和挥拍的节奏要求。何为好的引拍时机和击球节奏?这全凭击球点说了算。

正确的击球点是建立在下肢支撑下的身体核心肌群和上肢肌群全力的收缩之上,具体讲是正确的击球点应位于身体的右前和左前,简称身前。正确的击球点对每个人来说应该是固定的不变的!适当的身前击球会自然产生了人的合理的用力顺序和击球动作乃至正确的拍形,否则会出现错误的腕击臂击以及击球过高过低过左过右,可以说击球点将筑成了网球的基础,找到正确的击球点是打好球的关键。

节奏在比赛中十分重要,最怕的是失掉自已的节奏而被迫纳入对方的节奏。我们分析发现,节奏丧失从根本上讲就是对正确击球点的丧失!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练中注重提高对正确击球点捕捉能力,适应和掌控节奏的水平便能大大提高。

在初学者身上常出现的问题是被球挤了,即击球过晚,该问题不外乎出引拍的时机和击球节奏两个方面。在实践中,早引拍的要求时常会被教练提及,但动作的节奏常被忽略。殊不知继续飞行的网球将人挤了便成了常态,所以说早(恰当)引拍固然重要,但加快前挥速度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有正确的击球点,继而才会有正确的击球动作。

5、动作中的 挥拍方向、拍形、击球力量与击球点

挥拍方向、拍形、、击球力量三者来自力的三要素,即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无疑球的飞行质量是由这三者所决定的,而无其它。其中挥拍方向(以抽球为例)主要有向前和向上,当球处于正确的击球点时,向前向上的用力幅度就能得以合理的分配。若击球点靠前时,会使向前挥拍的空间和动作变大向上变小,所以易打出斜线球或球出底线。若击球点靠后时,会使向上挥拍的空间和动作变大向前变小,所以易打出直线球或下网。球的飞行质量不仅有挥拍的要求同时有拍形的要求,拍形主要有垂直、前倾、后仰三方面组成,此时反映了球中、上、下不同的被击打部位(在力学中称为力的作用点),于是球的飞行轨迹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这三方如何采用将全凭长期积累的击球感觉,但总归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正确的击球点为这三方合理的配置提供了可能。此外我们还想说的是,当球处在正确的击球点时,由于球拍惯性力的作用以及挥拍的时间会使拍形处于与网平行的最佳的状态,这就为甜心击球和将球打实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6、用力顺序与击球点

击球力量是由人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其正确的收缩顺序包括两大内容,发力与制动。发力顺序是从肌肉群的大到中至小,随后的制动亦从大到中至小,这样才能使击球的动量得以传递和速度得以叠加,同时这一收缩还必须建立在与地面的接触上,如下肢支撑(请观察球拍与球接触的瞬间会与脚的用力一致)。应该说这一用力顺序是人类用力的自然规律,当人具有一定的用力空间和时间时,就会自然有正确的用力顺序。如初学者偶尔打出一个好球,其根本原因是碰到了一个好的击球点。而专业选手高质量的球是因为他们捕捉击球点的能力超强罢了。正确的击球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固定不变的,该认识可从空挥动作得以证实,在空挥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有一个有力的点,该点即为正确的击球点,它必定位于支撑脚垂直面上或前。

当然,人们不可能每次都能捕捉到正确的击球点,实际上非正确的击球点在网球场上大量存在,这就产生规范和非规范动作,如阿加西的打上升期、纳达尔转、A拉德万斯卡的下蹲击球等就属于非规范动作,所以这两类(正确与非正确)动作都需要提高。但追求正确的击球点应作为我们学练首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击球点是击球的指挥棒牛鼻子,它是前因动作是后果,击球点决定了击球动作,而不是动作决定了击球点。所以从根本上讲,比赛就是让对方失掉击球点或者只有非正确的击球点,其方法是提高球速和变换角度,目的是使对手丧失对击球点的捕捉时间。如此说来,捕捉击步不是我们今后的主攻方向?!(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王喆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