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样的孩子各科成绩都优秀?@所有家长!

为什么这样的孩子各科都优秀?

文 一堂作文课

为什么邻居家的孩子所有科目都优秀?老陈始终迷惑不解。自己的孩子和邻家的孩子年龄相仿,对方的家庭也很普通,但人家的孩子成绩就是好!探访的结果令人吃惊,却又在意料当中。也就是说,当你对一件事感到很奇怪的时候,是因为你还不知道事情的原因,当你知道后,你会发现:事情原来并不神奇,就像邻居家的这个孩子为什么各科都如此优秀一样。

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孩子小的时候,大人多将孩子视为绝对小孩,爱怎么玩闹就怎么玩闹,反正将来上学了自然有老师管。这么小的孩子读什么书呢?一个不识字的小孩能读懂什么呢?如果你有这样的观念就大错而特错了。小孩子不识字,所以喜欢看各种绘本,孩子甚至可以看着图复述故事,原原本本地讲述出整个故事。如果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一起读,孩子复述的过程中,用词会异常的准确!这是因为孩子虽然不识字,但对插图很敏感,孩子又比大人更专注,所以记得牢。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可能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始终维系一个阅读的过程,取得好成绩便不难。如果从小接触书籍少,到了上学的年龄很容易排斥书本。所以千万别说孩子还小、读不懂什么,孩子有自己的识别方法,是我们大人所不及的。

从小养成了爱发问的好习惯

孩子的问题真是多啊!多到让家长应接不暇。当你回答了一个之后,他马上加一个为什么,又将问题抛给你。你可能被孩子折磨的不行了,觉得好烦躁。但,正是这种回答的耐心在培养孩子的发问习惯,至少是维持孩子的发问习惯。良好的发问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问题意识,从而让他对周围的世界保持一份好奇心。你知道的:好奇心的保持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种异常难得的探索世界的能力啊!不幸的是,这种能力常常随着人的长大而消失,原因就是小孩子的好奇心逐渐被大人的冷漠、不待见所消磨,直至消失。一个好的科学家、艺术家无不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在他们没有能力回答的时候他们发问,纠缠着周围的大人,而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会继续思考,自己找寻问题的答案,从而在探索科学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良好的心理暗示

接受良好的心理暗示,从而喜欢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弋。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了解周围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大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孩子,以怎样的方式鼓励孩子,非常重要。

国外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你夸孩子聪明和夸孩子努力时,其结果是不一样的。一组孩子完成任务后,被夸很聪明!另一组孩子完成任务后,被夸因为你很努力,所以你完成了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和实验,结果发现: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善于向困难发起挑战,他们觉得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目标;而被夸聪明的孩子在挑战未知方面要逊色不少,原因是他们害怕失败而让大人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可见,如何夸你的孩子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结果是不一样的。

对学习的理解不一样

很多孩子被家长视为光耀门楣的材料,只有你将来考了大学、进了名校,你才能给整个家庭增光添彩!很多家长的口头语就是:孩子,你是妈妈未来的希望啊!你是全家未来的希望啊!要我说:你这样的表达很恐怖!孩子的年龄小小的,却要承载那么大、那么重的希望,他在学习过程中能喘息过来吗?他不会觉得亚历山大吗?他不会感到害怕吗?如果我未来没有考入名校,不能用好成绩回报我的家庭,我又对得起谁呢?在这样一种心态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即便经过艰辛的努力最终考入名校,他内在的心理也可能背负某种压力而难以释放出来,对他未来的成长仍可能是不利的。而另外一种观点则是:孩子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了探究世界,学到真知,孩子更可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爱上学习。

融会贯通的能力强

善于融会贯通,灵活调动知识储备。那些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都有一颗灵活调动知识的心,他们从不死学、死背,总是在寻找着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数学和物理之间、语文和历史之间,甚至文理之间都没有绝对的屏障。你看世界范围内的伟大科学家,如爱因斯坦,他的文章本身就写得很好,不能说因为把时间投入到物理学方面,而在写作方面就有理由一塌糊涂。

总之,当你从小带给孩子的理念能够让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时,一切都好办。因为孩子可以主动学习,遇到困难时会想办法去解决,他也能渐渐明白考入一所重点大学意味着什么,较之你日常的反复灌输,让孩子自主地意识到才更关键。——老陈明白了这些道理,但愿你也能明白。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