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贤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
贤明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仁德,一般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功业,不肖的人同人亲善是根据这个人的财富。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口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个圣人。
-1-
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
舜得到皋陶就用他治好了天下,扬得到伊尹就拥有了夏的民众,周文壬王得到吕望就征服了殷商。得到了圣人,所得土地哪里有里数的限制呢!
-2-
管夷吾(?~公元前645年),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又称管敬仲。字仲,以管仲之名而广为人知。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
鲍叔牙(?-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安徽省)人,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大夫鲍敬叔的儿子。
管子束缚在鲁,桓公欲相鲍叔。
管仲被四禁在鲁国的时候,齐桓公想用鲍叔牙为相。
鲍叔曰:“吾君欲霸王,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也。”
鲍叔说:“您如果想成就王霸之业,那么有管夷吾在鲁国,我不如他。”
桓公曰:“夷吾,寡人之贼也,射我者也,不可。”
桓公说:“管夷吾是杀害我的凶手,用箭射过我的人,不能用他。”
鲍叔曰:“夷吾,为其君射人者也。君若得而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
鲍叔说:“夷吾是为他的君主射人的人,您如果得到他,用他为臣,他也会为您射别人。”
桓公不听,强相鲍叔。固辞让,而桓公果听之。
桓公不听,坚持要用鲍叔为相。鲍叔坚辞,最后,桓公终于听从了鲍叔的意见。
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夷吾,寡人之雠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
于是派人告诉鲁周说:“管吏吾是我的仇敌,希望能得到他,亲手把他杀死。”
鲁君许诺,乃使吏鞹其拳,胶其目,盛之以鸱夷,置之车中。
鲁君答应了,派官吏用皮革套住管仲的双手,用胶粘上他的眼睛,把他装在大皮口袋里,放在车上给齐国送去。
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迎之。
到了齐国边境,齐桓公派人用朝车来迎接管仲。
祓以爟火,衅以牺猳焉,生与之如国。
点起火把拔除不祥,杀了公猪举行血祭。恢复了他的自由,跟他一起回到国都。
命有司除庙筵几,而荐之曰:“自孤之闻夷吾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
桓公命令主管官吏扫除宗庙,设置筵几,把管仲进荐给祖先,说;“我自从听了夷吾的谈论,目光越发明亮,耳朵越发灵敏。我准备用他为相,不敢擅自决定,冒眯地以此告请先君。”
因顾而命管子曰:“夷吾佐予!”管仲还走,再拜稽首,受令而出。
恒公说完,就回过头来命令管仲悦:“夷吾辅佐我!”管仲退避了几步,向恒公再拜叩头,接受了命令,而后离开了宗庙。
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
管仲治理齐国,只要做事有功,桓公就一定先赏鲍叔,说:“使齐国得到管子的是鲍叔啊!”
桓公可谓知行赏矣。
桓公可算得上知道如何行赏了。
凡行赏欲其本也,本则过无由生矣。
凡是行赏,应该赏赐根本,赏赐根本,过失就无从发出了。
-3-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人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历史治水名人。
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
孙叔敖和沈尹茎彼此交好。
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
孙叔敖到郢都出游了三年,名声不为人所知,美德不为人了解。
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如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
沈尹茎对孙叔敖说:“陈说道理能使人听从,所持方策必定能够实行,能使君主上至于称王天下,下至于称霸诸侯,这方面我不如你。随顺社会,附和世俗,陈说道理调和莲中,以投合君主的心意,这方面你不如我,你何不先回去耕田隐居呢?我将为你在这里奔走。”
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
沈尹茎在郢都奔走了五年,楚王想用他为令尹,洗尹茎辞让说;“期思有个叫孙叔敖的草野上民,是个圣人。请您一定要任用他,我比不上他。”
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
于是楚王派人用王车把孙叔敖接来,用他做了令尹,过了十二年楚庄王成就了霸业。
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
这是沈尹茎的力量啊!功劳没有比举荐贤人再大的了。
——选自《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