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1687-1770),初名盛,字如松,福建宁化人。三十五岁改名为慎,改字躬懋、恭懋等,后又以瘿瓢为别号,亦自称瘿瓢子、瘿瓢山人、瘿瓢老人。黄慎七岁开始读书识字,十四岁时父亲病故,为养家糊口,从母命往邻县建宁求师学写真画,展现了绘画的天分,“于山川、翎毛、人物、下笔便得造物意”。这期间,前辈诗人张钦看了他的画后,向他指出:“子不能诗,一画工耳,能诗,则画亦不俗。”于是黄慎开始白天临习书画,夜晚借宿寺庙,就佛前灯光研读各种书籍,包括经、史、诸子和唐宋大家诗文,并学习做诗,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也形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如其自言:“春灯补读未完书。”三十八岁(1724)时,黄慎第一次到达扬州以卖画为生。四十九岁时携家奉母返乡后又于六十五岁(1751)再次回到扬州。注:雍正十三年(1735),在扬州鬻画的黄慎,因年迈的母亲思乡心切,便携家回宁化老家。历时二年,一路卖画,一路前行。此三开七律六首即作于期间,并且未收入《蛟湖诗钞》。黄慎是一位文士化的职业画家,其绘画技法全面,人物、花鸟、山水、楼台等皆善,其中以人物画成就最高。其典型作品均以草书笔法入画,画风粗犷,行笔迅速,点画如风卷落叶,多顿挫转折,气象雄伟。关于黄慎画风的形成,清谢堃《书画所见录》有一则记载:“初至扬郡,仿萧晨、韩范辈工笔人物,书法钟繇,以至模山范水,其道不行。于是闭户三年,变楷为行,变工为写,于是稍稍有倩托者。又三年,变书为大草,变人物为泼墨大写,于是道之大行矣。“从现藏于扬州博物馆的黄慎《狮狗图》来看,雍正二年(1724),初到扬州的黄慎草书以及以草书入画的画风都已比较成熟。可见谢堃的记载虽然颇具戏剧性,却将黄慎的变法阶段划分得过于绝对。黄慎的画法之变确实源于书法之变,但并无三年一变和变此去彼的界限。变化当然是有的,却是潜移默化的,只能说是写意渐比工笔多,大写意渐比小写意多。将这段文字与黄慎的早期作品对应来看,可以发现,黄慎到扬州之前,绘画技法已相当全面,显然是有备而来。正是这样,才能在到扬州之后不长的时间里,适应当地书画市场的需求,声名鹊起。卯册(十):《赠炼师王来庭》是黄慎在闽中漫游鬻画期间(1737-1750),为王相幕友王乐圃作七律一首。王乐圃,黄慎在长汀府清友亭下榻时,与其结交。清中前期,扬州受到盐商资本的影响,书画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扬州书画家极多,兼之过客往来,代不乏人。黄慎作为一名职业画家,千里迢迢从福建到扬州,可以说是逐市场而居,扬州书画市场的繁荣与吸引力可见一斑。黄慎在扬州亦是如鱼得水,才能“……由是买宅,娶大小妇。与李鱓、高翔辈结二十三友,酬倡无虚日。”寅册(二):是开中二首七言诗皆未收录于《蛟湖诗钞》中。第一首《送新安程文石归里,订游匡庐峰》写赠好友程文石。程文石,安徽休宁人,深求导引之术。黄慎往来扬州九年,与其交好,并向其学习丹铅、导引之术。他的草书早期直取二王,旁参孙过庭、怀素,并能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后融会章草以及黄庭坚的笔意,铸成自己的特有面貌。《黄慎诗稿册》作于乾隆辛未(1751)至乾隆甲戌(1754)间,以地支排序分册,现存“子、寅、卯、辰“四册,诗文合计五十一开,是体现其晚年书风的代表作。正如雷鋐形容黄慎的书法如“疏影横斜,苍藤盘结”,即是其成熟时期的草书在线条方面有更强烈顿挫的表现。子册(十二)款署:乾隆十九年(1754)六月上浣书于邗上双松堂闽宁化黄慎。辰册(十三)款署:余寓邗江寒燠四迭。甲戌(1754年)秋初归闽峤,暑雨初退,凉风渐至,旅夜青灯。搜行篋中,得新旧稿,书此数开,以纪客怀之意云耳。慎时年六十有八。黄慎的绘画到了后期,大写意作品任情恣性,逸笔草草,展现出个人鲜明的风格特点,不受成规的羁绊,可谓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而在画作中表现出的线条与气韵,亦在书法创作中呈现出来,是黄慎艺术炉火纯青的境界,画作“纵任”的 “荒”、“淡”气质,书法则体现为空灵的气韵,具体在于在线条的质感上更加遒韧冲和。用笔迟而涩,线条劲而韧,风格苍疏而淡远,显出老而稚拙的逸趣。黄慎作草书时,在布局上偶尔会加入似楷、似隶、似篆的字体。扬州八怪中的郑燮、罗聘、汪士慎、边寿民、李芳膺等人亦在行草中偶有插入隶篆体,以利于字形出现多样的变化。而黄慎更显胆略,在长篇草书中嵌入隶体、篆体或带有篆、隶、楷笔意似篆非篆、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合体字。除此之外,黄慎的草书,“点”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会把一个字的某一笔画压缩,变成点的形态来表现,并擅用点画的跳掷腾挪,增强字势的灵活变化。用单独的点画来建构字的组成,使其书法的字内空间能和字外空间有较好的融合,整体书风就显得较疏朗开阔。由于他的草书大部分的线条短而扎实,所以他亦时常利用部份长线条来调整较短促的节奏,这些具有平衡功能的长线条,黄慎将它安排在有可能向左右发展和上下纵伸的笔画。如此,可使左右行间、上下字距空间的规律性得到改变,让留白的部份更多变,视觉的感受较平缓,如此,“点”的使用就更加重要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黄慎的草书结体,常有某一笔画上下、左右极尽纵横发展之势,再利用其他笔画的安排得到字体的平衡。其擅用点画侵入行距,但却不破坏行气,这使书法纵向的欣赏方式变成有横向欣赏的可能,因为将行距纳入结字的范畴之中,将使视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纵向的行,而是左右纵横交错的面,这样就大大提升了横向欣赏的可观性。辰册(六):《过彭泽县》末联,黄慎赞扬陶渊明在晋亡入宋以后,诗文中不用武帝的年号,以示不忘晋室的节操,从中寄托自己对明朝怀念之情。而他也确实是一位颇具才情的诗人,许齐卓《瘿瓢山人小传》称其:“……漫不重惜其画,而常自矜其字与诗。”黄慎的诗,自书胸臆,清新流丽,古近体皆有师承。雷鋐在《瘿瓢山人诗集序》写到:“独爱诵其诗,如巉岩绝巘,烟凝霭积,总非凡境。……或谓山人画与字可数百年物,诗且传之不朽。”黄慎晚年回到宁化后曾花大量时间整理其诗作,并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由当时的宁化知县陈鼎捐俸刊印诗集《蛟湖诗钞》。《蛟湖诗钞》共四卷,收录黄慎的各体诗共三百三十九首。可惜的是,陈鼎在编纂诗集时,并没有完整收录黄慎的所有诗作,而是“为删选尤胜,存其半,皆可传者矣。”故《黄慎诗稿册》则可以作为补充《蛟湖诗钞》之不足的重要资料,互为校订。如《诗钞》中《答玉坡侍御残腊道中》一诗在《诗册》中则为子册第九开《西江舟次话旧》一诗。另外,前人学者多认为黄慎初到扬州寓于其友杨倬云刻竹草堂。而在《诗册》子册第一开中,黄慎简述了其与杨开鼎之渊源,且提到再次到扬州后“假榻侍御之刻竹堂“。不论是二人均筑有刻竹堂亦或将杨倬云与杨开鼎二人混淆,均值得探讨。杨开鼎,生卒年不详,字峙堂,号玉坡,晚年号奯竹居士。江都人,乾隆己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擢御史,以直称,曾任巡台御史,福建汀漳龙兵备道,终湖南衡永郴桂道,著有《双松堂诗存》。子册(一)款署:乾隆辛未(1751年)春三月上浣,福建宁化瘿瓢子黄慎记。阮元在《淮海英灵集》中谓杨开鼎:“生平交友重气节,故人子弟贫乏必有以济之,后生寒士,尤见优礼。”他曾作《寄怀宁化黄瘿瓢》诗:“高徒传札到扬州,饭颗山头字字愁。十六年醒春草梦,莲花峰近雅歌楼。闻有壶公不死药,醉来墨瀋老头皮。传神曾得恺之笔,展卷空吟摩诘诗。”“恺之”即东晋时的顾恺之,以善人物画著称,其《女史箴图》现藏大英博物馆。“摩诘”则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由此诗可见杨开鼎对黄慎诗画艺术的高度肯定。子册(五)《正月九日立春樵川道中》、《鄱阳遥望》(未收录于《蛟湖诗钞》)子册(七)《宁化瘿瓢子黄慎十一章,答杨侍御玉坡简招韵》(未收录于《蛟湖诗钞》)乾隆十四年(1749),杨开鼎任巡台御使,曾邀请黄慎同赴台湾,因杨母丁忧遂罢。黄慎因感念杨开鼎厚遇,在《答杨侍御玉坡简招入台原韵》[ 《黄慎诗稿册》与《蛟湖诗钞》均录此诗,但略有不同,此以《诗钞》为准。]一诗中写到:“白首尊前梦里疑,昨宵书到感君知。……廿年曾作扬州客,落拓谁怜泣路歧。”流露出感恩知遇的心情。乾隆十六年(1751)黄慎重寓扬州,适逢乾隆皇帝南巡驻跸苏州,黄慎与杨开鼎在此游历,黄慎作《杨侍御献赋赐貂锦》五言律诗两首以纪之。杨开鼎为官清廉,曾煮赈救济饥民。黄慎在《邗江杨玉坡侍御台阳苫次歌》中说他是“铁冠御史”,是中肯的评价。李斗亦称杨开鼎:“颇以劲直著名。”仅《蛟湖诗钞》与杨开鼎相关的诗作就多达十一首,加之《黄慎诗稿册》的补遗,则更多,可见黄慎与杨开鼎二人情谊相当深厚。子册(十)《答玉坡侍御残腊道中》、《途中怀剑溪司马伯仲》(未收录于《蛟湖诗钞》)
交易担保 微店+ 锴公|工楷专用,传统习字笔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