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罗孚是如何把自己玩死的
说起罗孚这个品牌,对汽车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能会有点印象。比如,它是路虎的“亲爹”、和MINI也沾亲带故、荣威的原型也是它。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可以和劳斯莱斯平起平坐的百年品牌,为何却死于历史长河之中呢?
如果按照创立的时间来计算,罗孚比现在的大多数汽车品牌都要早。早在1877年,约翰·坎普·斯达雷和威廉姆·苏顿合资创立了罗孚。(两个创始人没等到罗孚汽车诞生就去世了)那会儿还没有汽车,所以罗孚最初卖的是自行车。
在中学历史的课本上,大家应该都见过那种两个轮子一大一小的自行车,那是最早的自行车。是罗孚公司最先推出了前后两个轮子一样大的安全型自行车,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自行车样式。1884年,“ROVER”标志第一出现在自行车上。
“ROVER”这个单词在英语当中有流浪者、领航员的意思,车标是个维京船,立标是个维京老头。估计就是因为名字和标志没取好,所以罗孚后来的命运也跟坐海盗船似的,忽高忽低,最后直接“玩”死了。
冲上云端
罗孚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1904年,大概是因为有8马力,所以第一辆车被命名为罗孚8。罗孚8虽然生的晚,但是起点还是挺高的。属于汽车的许多重要元素都已经包含在这辆汽车上,比如这辆车使用了最早的带中央骨架的底盘,应该说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销售达到了2200辆。
后来罗孚公司又接连推出了不少新车,这些车大多数销量还说的过去,但是并不能算是非常成功。其中,1909年推出的罗孚12是在此期间最成功、最畅销的车型。罗孚12是一款中级家用轿车,这款车装备了2.3升12马力发动机,而且这款车还是罗孚是第一个销售突破两万辆的车型。
一直到一战开始之前,罗孚作为英国最早的汽车品牌,发展的还算是比较平稳的。大家都知道,在战争期间,基本上各家车厂都逃不过成为军工厂的命,罗孚也是。
不过罗孚好歹是英国年纪最大的车厂之一,所以英国政府也没强制让罗孚成军工厂,而是和罗孚签了一笔很大的订单,由罗孚提供战争时期的汽车和摩托车,许多前线的士兵都是靠罗孚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进攻,获取补给。因此,罗孚在一战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一战当中的金钱积累,罗孚依靠生产时髦、经济的车型而平稳度过了二十年代末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在二战中,罗孚虽然没有像一战时那么好运,一度沦为军工厂,自己在考文垂的厂房也在战争中被炸毁。但是在战后,为了补偿罗孚的损失,英国政府无偿给了罗孚一家研究飞机发动机的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飞机发动机厂,罗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空气涡轮发动机,并把它装在了一辆罗孚P4上,这款车被命名为JET-1。JET-1采用了先进的4轮碟刹、独立悬挂等先进技术。而且还创造了汽车时速超过240公里的记录。但是,罗孚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发动机,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车身和底盘能匹配如此非主流的发动机。
除了飞机发动机厂,罗孚当时的管理者还根据二战中大展身手的威利斯(吉普车原型),推出了如今世界闻名的越野品牌——路虎。不过,那个时候的路虎可不是走的豪华车路线,而是依靠低价和优异的性能而受到民众和军方的喜爱。
1958年,罗孚P5的上市,让罗孚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正是因为这款车型的出现,让罗孚被附上了“皇室血统”的光环,当时的英国女皇、梵蒂冈教皇等都是罗孚的用户。此时的罗孚,品牌价值可以与劳斯莱斯比肩。
从云端坠落
在六十年代以前,罗孚基本上可以说是站在了汽车行业的云端了。那么站得这么高的罗孚,是怎么摔下来的呢?
其实,罗孚的坠落,一开始并不是其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英国的国家政策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英国汽车工业出来的知名品牌很多,但是没有几家在英国的原因。
在二战结束后,英国汽车开始对本国汽车实行关税保护。这个也能理解,想保护自己家的品牌嘛。但是当时欧共体已经开始逐渐成型,英国本来还瞧不太上这个组织,毕竟自己是日不落帝国嘛。但是后来英国发现,这不加入不行啊,于是就改变了主意,准备申请加入。(关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非常复杂,刀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找找相关资料)
结果申请交上去就被打回来了,再申请又被打回来。反复几次也没成功。这个申请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欧共体不允许成员国存在关税壁垒。最终英国政府做出了妥协,取消了关税壁垒。
关税取消了,一大批外国企业进入了英国,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欧洲的各大车厂。大家都知道,没了关税就意味着进口车会便宜许多,再加上当时英镑非常坚挺,这就使得英国的车在国外还是卖的很贵。
国内竞争压力大,国外出口没竞争力。这就导致当时的英国汽车工业非常低迷。为了挽救国家的汽车业,在1968年,英国政府把当时英国大多数主流的汽车厂商进行了整合,罗孚与当时的奥斯汀、MINI、MG、凯旋、捷豹等品牌共同融合到了英国的利兰汽车旗下,组成了类似汽车联盟的集团。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除了罗孚家的路虎推出的揽胜车型卖的比较好,其他推出的车型基本上就是不拖后腿就不错了。就连罗孚自己,估计也是因为要和其他品牌共享资源,所以在这段时间也丧失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英伦贵族风格,变得平庸起来。
眼看着利兰汽车也不行了,英国政府觉得有点方,于是在1975年,砸了一大笔钱,把利兰汽车收归国有了。
1977年的时候,罗孚与本田展开了技术合作,本来罗孚可以和本田学技术造经济型轿车来复兴,也可以学习一下日本人比较牛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但是估计是在国企里的日子过得太舒适了,罗孚一点儿也没有学习的劲头,可以说是直接把罗孚的标挂在了本田车上。比如说罗孚200,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都是直接取自本田思域。
估计是看不下去亲爹罗孚这么“堕落”,原本是罗孚越野部门的路虎,和罗孚划清了界限,开始独立运营。
到了1986年,利兰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恰好此时在位的英国首相是撒切尔夫人,她本人信奉的是货币主义理论,上台之后进行的改革政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私有化。
所以在多方面的因素下,利兰公司又变成了私有公司,估计是为了能蹭点罗孚以前的好名声,所以改名成了罗孚集团。当然,私有化不代表财政赤字就能一笔勾销。所以为了摆脱困境,罗孚集团开始把旗下的品牌或卖或停产。比如1990年的时候,把捷豹卖给了福特。
其实在变卖资产之前,罗孚还想“卖身”给之前合(tie)作(pai)的挺愉快的本田,但是本田表示,合作可以有,但是合并就算了吧。最后在英国国内保护本土汽车产业的呼声下,罗孚集团最后被英国航空集团买下。
虽然英国航空财大气粗,但是毕竟没造过车,也不会玩汽车买卖。所以非常简单粗暴的把所有生产的汽车都贴上了罗孚的标,这导致罗孚品牌一下子就从女王座驾,变成了路边大众车。
到了1994年,接手罗孚这个重担6年后,实在忍受不了巨额亏损的英国航空表示:老子不管了!于是把罗孚打包卖给了正准备扩张的德国宝马,其中包含品牌有MG、罗孚、路虎、MINI四个品牌,这也使得最后一个还保留在英国人手中的本土汽车企业也就此流失了。
罗孚集团在宝马手里一度也稍有起色(比如罗孚75,销量很好),但是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还是不可避免的一亏再亏。宝马本来觉得自己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罗孚,不能就这么死了,所以中间还追加了6亿英镑的投资,这还导致了宝马的X5延迟到1999年才上市。但是罗孚的不争气和宝马自己的盲目扩张,导致宝马在拥有罗孚的6年里,不仅没赚到钱,还亏损了40多亿美元。
巨额的亏损让宝马终于意识到“罗孚”这个大包袱,真不是自己能背得动的,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给拖死。必须赶紧甩包袱!越快越好!
但是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罗孚这个包袱不能沾了,想买个好价钱很难。宝马盘算了一下,罗孚这个包袱背一天亏一天,不赚钱也得赶紧甩。于是,在2000年的时候,宝马分拆了罗孚汽车集团,以象征性的10英镑将罗孚和MG送还给英国,将路虎汽车以30亿美元卖给了美国福特汽车,并且福特还拥有对Rover商标的优先购买权,仅仅留下了MINI品牌。
虽然罗孚是自家唯一的亲生儿子了,但是这个儿子太能败家了啊!所以,英国人在2005年的时候,把罗孚这个败家儿子直接宣布破产,然后卖到了中国。最奇葩的是,罗孚最后卖给了中国两家车企。
上汽集团以6700万英镑购得了罗孚的核心优质资产:罗孚最好的两个车型25、75系列轿车及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本田从罗孚的工厂中收回了制造罗孚45车型的关键设备以及设计图纸,理由是罗孚45的设计源自于本田思域,所以罗孚的新主人没有权力生产这款汽车。
南汽则买下了罗孚各车型的制造设备及装备流水线、发动机制造工厂以及2000名技术人员和职工。
估计是因为觉得罗孚居然卖给了两家中国车企,担心自己买来的路虎会遭到品牌连累,所以福特使用优先购买权把“ROVER”商标买走了。
后来,上汽收购了南汽,为了不让买回专利和生产线的钱打水漂,上汽以自主品牌荣威的名义,生产了罗孚。
比如大家比较熟的荣威750就是基于罗孚75改造而成。当然,荣威750和当年的罗孚75早已经大不相同了。
至此,129年历史的罗孚就这样四分五裂,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罗孚的“死”固然有英国政策的缘故,但是后来与本田的合作原本是一个重新崛起的好机会,他却白白错失了这样的良机,甚至在宝马的旗下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现在,罗孚的商标使用权已经到了印度塔塔的手里(就是那个收购了捷豹路虎的公司),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带有浓浓咖喱味的“R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