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玩概念的

数学是玩概念的

今天去听了一场与中考有关的讲座,听到这样一句话,深以为然:数学是玩概念的。

初三现在正在进行一轮复习,学生们对于原来学过的的知识,似乎没有学习新知时那么好奇,复习有点儿像吃剩饭,没滋没味。其实凡是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都会在复习中走弯路,绕大远。数学就是玩概念的,你没有把所有的概念理清,就不可能准确做出基础题目。

我们老师常不断提醒学生考试时要审题啊,审题啊,可是每次学生出错,我们都会发现,学生所有错误中,混淆概念,是重要错因之一。试问,连概念都是混淆的,他们又怎么可能审的清楚题呢?第一轮复习,就是要狠狠地把概念细细的过一遍,唯有如此,才会审题。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

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这个证明就涉及到起码三个概念。一、证明。这是在讲命题时说过的。二,角平分线的定义;三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定义。

有学生在做出证明后,反问,若是不做垂直,而是任意一角,那么还能说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了吗?

这就是不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只能是过点向直线做垂直,垂线段的长度,是点到直线得距离。

想想,当这个概念不清楚时,那么凡是遇到条件中交代点到直线距离的,他都不会考虑到垂直这个条件,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会做对题呢?

学生想审清楚题的第一要素是——掌握概念。

其实所有老师都头疼概念复习,因为当学生概念不清时,有点儿像做夹生饭,而且数学概念不同于其它学科,但是死记硬背那是远远不够,必须得理解概念,会用概念。因此要通过做题,不断地做题,来辨析,再辨析,最终把每一个概念揉在题中完成理解。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建议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把每道遇到的问题,都旁注考到的知识点。凡是出错的题目,最好是把出错的概念细细记录在题目旁边。

唯有真正理解了概念,才能在做题时得心应手。

有时候,学生在审题时,总会忽略概念的主要特点,比如2019年中考考试说明拓展七有这样一道题:

已知△ABC,AB=AC,D为直线BC上一点,E为直线AC上一点,AD=AE ,设∠BAD=α,∠CDE=β.

(1)如图,若点D在线段BC上,点E在线段AC上.

①如果∠ABC=60°,∠ADE=70°, 那么α=_______,β=_______.

②求α、β之间的关系式.

(2)是否存在不同于以上②中的α、β之间的关系式?若存在,求出这个关系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那么在审题过程中,为了完整解答第二问,你首先得能知道为什么会有不同关系产生,是哪个“定义”使得有多种情况呢?

问题就产生在“直线”上,直线不同于线段,它是可向两边无限延伸的。考虑问题时,就比线段多了不少可能性。

而学生在审题时,常常都会忽略最根本的概念,从而导致,不知如何下手,答错等等情况。

老师上课讲课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复习课永远也不可能像新课那样一个个的过一遍定义,于是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在对待“做着的题目”时,争取一道题目产生最大的价值,把题目中的每个条件都利用好,或者把定义“慢慢”的过一遍。

记清所有的定义,理清各个定义之间的关联,做题时都用上,这就达到复习的目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