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之三焦手少阳之脉之脉白话解

十二经脉之三焦手少阳之脉之脉白话解

一 运行路线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字词句解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无名指的顶端。小指次指,小指的次指,无名指。

手厥阴心包经脉,“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阴阳转化后变成三焦手少阳脉的起点。

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向上运行,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出来,沿着手背,向上运行到腕部。手表,手心为里,手背为表。

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从腕部出来上小臂外,运行于桡骨与尺骨之间。向上运行,穿行与肘关节的里面。

这是手六经中唯一穿行于肘关节的一条经脉。肘关节里面痛,从手少阳治。

循臑外,上肩:从肘出来,沿着大胳膊的外侧的中间运行,上肩部。

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在肩部的肩井穴这里与足少阳相交后走足少阳的后面到肩胛骨上角边的天髎穴,从天髎穴向下入缺盆,进入体内。

缺盆,“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缺盆是十二经脉运行的通道,缺盆是一个区,不是一个点。

布膻中,散络心包:分布于胸中,分支络脉散络心包。膻中,胸的里面的中间,也叫胸中。膻中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区域。布膻中,分布与整个胸中。

下膈,循属三焦:向下穿过横膈膜,依次归属于上焦、中焦、下焦。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zhuo)。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字词句解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在胸中分出一个支脉,从胸中向上运行,从缺盆出来。

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走脖子的项部,向上运行,系结于耳后。是耳后不是耳下,系结于耳后完骨。从完骨直上出于耳上头角。

项,脖子的前面为颈后面为项,手少阳走项部。

耳上角,头有四角,耳上方最突处的骨头包为耳上角,前面额头发际边最突处为额角。

以屈下颊,至䪼(zhuo):到耳上角后面后向前弯曲,走耳上角的前面向下运行,运行到颧髎穴这里。屈,弯曲。䪼,颧骨外侧的下边,颧髎穴所在的位置。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从耳后分出一个支脉进入耳朵里面,从耳朵里面出来到耳朵的前面。

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向前运行,经过上关穴,到上关穴的前面与耳上角到颧髎的这一支相交后运行到眼外角。客主人,上关穴。

支线起于耳后完骨穴出耳前耳门穴过上关穴到丝竹穴。

二 是动病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

字词句解

是动则病:脉有异动就容易出现以下病症。

耳聋浑浑焞焞 tūn tūn:耳朵听力迷糊不清,耳中咚咚作响。

聋,耳朵听不见声音。听觉敏锐为“聪” ;称耳背迟听为“聩kuì” ;称完全失去听力为“聋”。

浑浑,听力模糊不清。

焞焞tūn tūn,《诗·小雅·采芑》:“戎车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 。焞焞,是一个响声词,形容声音很大。

嗌肿:咽喉肿。嗌,咽喉。“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嗌是食道的上口。嗌肿会引起吞咽的问题。

喉痹:喉咙疼痛。“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喉痹会引起呼吸与声音的问题。

手少阳经脉上颈,容易引起咽与喉的病症。手少阳经脉入耳中容易引起耳朵的病症。

三 是主病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字词句解

是主气所生病者:主要是气的运行出问题所引发的一些病症。

三焦

三焦分为上、中、下三个焦。焦者,火所伤也。三焦就是少阳相火之气在人体不同部位的三个作用。

“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gǔ节,通腠理”。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于膀胱焉”。

我们可的看出,上焦出于胃上口,中焦出于胃中,下焦别于回肠。

三个焦的起点不同作用也不一样。

上焦出气、中焦出血、下焦分清泌汁处理水液。

上焦之气温分肉通腠理,中焦之气行津液,下焦之气渗水液。

汗出:上焦所发的气通于腠理,腠理就是人体皮肤最表面的一层,腠理上有毫毛,毛孔,上焦所发的气对腠理毛孔的开合有管理的作用。上焦之气运行失常,毛孔也会开合失常。开而不合,就会汗出。合而不开就会发热。

目锐眦痛,颊痛:眼外角疼痛,脸颊疼痛。目外锐与颊都是三焦经脉运行经过之处。

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手少阳经脉走耳后、肩、臑、肘、臂外,所有手少阳经脉所过之处皆有可能痛,一点、一段或者全痛。

小指次指不用:无名指不灵活,不能正常使用。

这些病症都是手少阳气的运行不正常所引发出来的病症。

四 针刺原则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字词句解

略。详见肺经脉解与大肠经脉解。

如果您感觉写的不错请转发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知道;

(0)

相关推荐

  • 三焦不通按摩哪些穴位?

    [回答] 三焦可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自上而下,一开始就出现肺卫受邪的证候,表现为口干舌燥.头疼.咽喉肿痛.面色萎黄等症状:中焦病证,是指温病自上焦开始,顺 ...

  • 三焦(通行三气)

    三焦是中医学中特有的脏象学中的名称:是清朝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创立的一种温病辨证方法,用以来阐述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的过程中的病机和证候特点,区分病位的深浅,病程的阶段,说明证候之 ...

  • 三焦经原来是“调水要道”

    对于人体的经脉你了解多少?有一些经脉,对人身体有重大的作用,比如说今天我们说要给大家讲的三焦经,三焦经原来是调水要道.在人身体上有非常多的经络,其中有一些经络背负着重大的责任,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三焦经 ...

  • 【中医教你辨三焦,学会辨别好调理】在中...

    [中医教你辨三焦,学会辨别好调理] 在中医里,人的身体是分为三焦的,分别是上焦.中焦.下焦,那上中下三焦分别是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上焦:主要是指胸腔的部分 2.中焦:脾胃 3.下焦:指的是肝 ...

  • 十二经脉之大肠手阳明经之脉白话解

    大肠手阳明经之脉白话解 一  运行路线 大肠手阳明之脉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

  • 十二经脉之胆足少阳之脉白话解

    十二经脉之胆足少阳之脉白话解 海风 一 运行线路(一)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

  • 关于“胆经堵,全身都堵”的保健养生释疑|经脉|脏腑|三焦|手少阳

    关于"胆经堵,全身都堵"的保健养生释疑 中医养生知多少 1595930421 医学指导:邝秀英 文:许洪伟 <内经>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即强调 ...

  • 高清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动态循行图(附详解...

    高清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动态循行图(附详解.歌诀,收藏) 本文较长,主要内容: 1.十四条经脉图文 2.经外奇穴图文 3.耳穴图文 4.手部反射区图文 5.常见病对症取穴对照图 6.常用特效穴快速取穴对 ...

  • 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原文 白话解 音频)

    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 -1- 出处 选自<绘图针灸易学>,清代李学川著.本歌以十二经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合,结合本经的五行属性,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

  • 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原文 白话解)

    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 -1- 出处 选自<绘图针灸易学>,清代李学川著.本歌以十二经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合,结合本经的五行属性,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

  • 【针方】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原文 白话解)

    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 -1- 出处 选自<绘图针灸易学>,清代李学川著.本歌以十二经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合,结合本经的五行属性,根据五行相生的规律,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

  • 什么是十二经络 十二经脉 阴阳 手经 足经 阳经 阴经

    ?循行于上肢的经脉称为手经,手经共有六条,分别联系胸部的脏器,即心.心包.肺,以及相应的腑,即小肠.三焦.大肠:循行于下肢的经脉称为足经,足经也有六条,分别连属腹部的脏器,即脾.肝.肾,以及相应的腑, ...

  • 明代手绘十二经脉穴位彩图

    <明代手绘十二经脉穴位彩图>: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