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吴文彦,贵州遵义人,深居大山的文学爱好者。
每年父亲节,都想为父亲写篇文章,总是写一半就没继续写下去。岁尾年初,父亲生病住院两个多月,看着他衰老痛苦的面容,我不禁潸然泪下。
一
朦胧的记忆中,我对父亲年轻时的容貌没多大印象。因为五六十年代家穷,父母整天劳作很少照相。即使照了几张,也没有保存下来。印象最深的是我五六岁时,和哥哥坐在父亲膝上听他讲故事。他常常指着西面的群山对我们说山那边很漂亮,从那时起我们哥俩就有走出大山到外面看看的念想。月朗星稀的夜晚。哥哥、我和妹妹玩够父亲自制的玩具,吃过母亲做的简单饭菜后,挤在煤油灯下听父亲念他读初中时的课文,抑扬顿挫的声调从茅屋中传出,飘得很远很远。雷雨交加的夜晚,我忽然醒来发现满屋都是水,我们穿的鞋在床边像小船一样在水中荡来荡去。闪电让我看到父母正奋力把屋里的水向外舀,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衣裳。父亲一边舀一边叫母亲轻点别吵醒我们。我们一天天长大,也渐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生活的艰辛。也对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父亲只读了八年书,小学读了三年(那时候他们没学过拼音,没有现在的一至六年级),初中读三年后考入我们当地有名的高中,由于刻苦努力所以成绩优异,深得老师们喜爱。高二下学期遇六零年学生下放支援农村两年后返校,父亲也回到农村家中,到第二年返校时哪知又出了新政策,家庭成份不好的学生不准返校。父亲生不逢时上学无望与大学擦肩而过,回到低矮的茅屋与祖母相依为命。听父母讲茅屋冬天还好,梅雨季节或夏天燥热天气,时常有蛇虫从屋檐下爬下,令人胆战心惊。母亲到我家后,和父亲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他们白天在生产队里干着脏活累活,还不时挨批斗受人鄙视。迫于生活压力,父亲半夜赶床赶制一些日常用具到邻县去兜售,一天往返约约七十公里,回到家已是饥肠辘辘筋疲力尽。遇冬天大雪纷纷,踩着尺多深的积雪前行,身单衣薄甚是可怜。后来农闲时在市区工厂打零工,先后做过木工、石工和泥水工,身体倍受煎熬。但还是入不敷出生活拮据。母亲回忆有次去亲戚家天晚留宿,一觉醒来看见木房青瓦宽敞明亮,很是羡慕。回到家和父亲商量,决定为我们建房。买材料钱在亲邻好友们那里借,挖屋基父亲挨家挨户去请。父亲每晚陪为我家干活的人吃完晚饭后,都要掏出小本子记下他们的名字,听他说便于今后好还情。母亲洗漱完毕哄我们睡觉,五更起床挑水为明天的生活做准备。一年后框架基本完成,但没钱买瓦,柱子檩子被日晒雨淋全长满了霉菌。三年后才买瓦盖上,又过两年又请来木匠师傅把房子全部装好。记得在房屋没装好以前,我和哥哥都喜欢到那里睡。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弟兄俩带上薄薄的被单和连环画书,提上灯来到四面用玉米桔围着的'房间’里,把床单铺在用玉米壳铺就'床’上。看完小人书后美美的睡一觉,第二天床单卷成一团,我们瘦小的身上屁股上满是压痕。不管怎样艰苦,我们有父母相伴觉得无比温暖。白天我们邀上邻里的小朋友,在坑洼不平的院坝上丟手巾捉迷藏,滚铁环抽陀螺,度过我们快乐的童年时光。
二
由于日夜操劳,父亲三十二岁就患了腰椎间盘病。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较差,又无钱到大医院医治,所以没诊断出病因,只得四处寻医问药。请了不知多少位老中医到家医治,很长、很长的银针在父亲穿行,几度昏厥又几次苏醒他没呻吟一声。记忆中父亲的房间里,摆着大大小小的西药瓶和时时都弥漫着中药味。我和父亲赶集时,短短的三公里路程我们总是走走停停,休息十多次才到达。看着他弯腰驼背汗流满面脚痛难忍,我也多次悄悄落泪。父亲多方医治无效,后来经人介绍到市医院才查出病根。做手术后没听医嘱,不到半年就开始做重活投入生产。二十年间不断复发,先后动了三次手术,这期父亲受尽折磨。灾难总是喜欢降临在贫穷的家庭,1978年我八岁的姐姐在堰塘边洗衣时不幸溺亡。可怜的姐姐最体贴父母,是我们兄弟姐妹中最乖的一个。从那天起老师和同学们只看见她坐过的座椅,难见她幼小的身影。从那天起父母只看见她用过的书包,只看见她穿过的鞋和衣服,父母再也看不见她甜甜的笑脸。从那天起父母没有女儿,哥哥没有妹妹,我们没有姐姐。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全家人都痛哭流涕。每年大年初一我们都不让父母到姐姐坟前,以免再次触碰他们的失女之痛。
三
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也张开双臂步履骄健,像换了个人似的,他每天东奔西走脚步匆匆。到市区电器厂承包为他们做包装箱的活后,再转包给村镇上懂技术的农户。我们家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他们共同致富。每次他到城市写合同回来时都会带回一小皮包现金,农户们总是提前到我家,取上自己应得的一匝匝现金万分感谢。这时父亲总会露出喜悦的笑脸,叫母亲炒几桌好菜邀请他们共同举杯,举杯畅饮。经过他的努力,我们家渐渐好转慢慢达到小康。我们也最先穿上八十年代比较时髦的白网鞋喇叭裤,戴上了手表骑上了自行车,用上了收录机洗衣机。引来了同村同龄人羡慕目光。特别是我家买来我村第一台电视机那天,天线还没装好,早早地涌来好多人,男女老少挤满了院坝。孩子们的高兴劲不亚于我们小时候夜半三更和父母一起跑几公里远的地方看电影。从那以后我家的院坝成了我村的免费电影院,我们提前摆好凳子,节目完后收好才进屋休息。1986年我们村小学缺老师,经人推荐父亲去任教。从收入来看他最先犹豫不决,经过母亲劝说,父亲为了全村村童放弃丰厚的收入,毅然决然地走上三尺讲台。教半学期后,教育系统教师考试整顿,成绩合格的代课可以转民办,民办可以转公办。不合格的教师直接取消资格。父亲想到自己离开学校几十年,并且才刚刚任教,哪敢和教书多年的年轻老师们一绝高下。经校长和老师们的极力劝说,父亲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和老师们一起踏上开往县城的车。成绩公布后,他考试合格顺利地转为民办教师。从那以后,他一边干农活一边教书,最后转为公办。由于他以前学的知识比较扎实,又爱学习好的教育方法。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每次期末统考都居全区前列多次获奖。区教辅站组织教师们学习,让他为老师们讲课,为老师们答疑解惑,与教师们交流心得。在教育事业上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粉笔染白了头发,二零零六年退休回家安度晚年。小时候我和父亲一起去他做工的工厂,一切都觉得很新鲜。在工厂食堂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看着戴着眼镜衣着整洁的工厂职工,我羡慕不已,也曾经想过长大后一定努力学习。但事与愿违,由于文科好理科差,我辜负了父亲的期望,没能走出大山,没看到山那边的风景,只是在农校学了专业知识回到大山,服务父老乡亲。记得他送我到学校的那天,我们听到鸡叫就穿衣下床,洗漱完后他挑起沉甸甸的担子,我背着书包和他一起行走在山村小道上,昨天下了小雨,淤泥沾满了我们的鞋和裤腿。秋虫的叫声和挑担发出的吱吱声伴着我们前行。我不时回过头来看到父亲脸上的汗,要求接过他肩上的担,都被他拒绝。看着他动过手术的腰和他肩上的担,我几次流泪。他喘着粗叮嘱我努力学习,我只能点头应声。送我上车后他向我挥手叫我注意身体,车发动后还在后面紧跟,泪水又一次迷糊我的双眼。毕业回家后有十年时间,我也和父亲一起在同一间学校教村童。也亲自见证了父亲对教育的热心和对孩子的爱心。为老师们答疑解难时,我问他以前学过的知识丟了那么多年还记忆犹新。他说处在那个年代必须努力学习博读强记,并训戒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夏天其他老师都在外面纳凉,他在闷热的办公室里研究教案批改作业。冬天其他老师都去围坐火炉,他改完卷子后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在他的熏陶下,我也专心教书从不小懈怠。虽没多大成绩,但也并没误人子弟。
四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我们渐渐长大娶妻生子。哥哥首先在镇上建了房,在建房期间,父亲起早摸黑,每天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走。联系材料监督施工,为工人们装烟倒茶,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在老家和街道间来去匆匆,清脆的自行车铃声送走白天,迎来夜晚。哥嫂建房前后,都在杭州做生意。父母便承担起抚养孙子的责任,白天给他们吃饱穿暖,辅导他们学习。夜晚怕他们受冻遇寒,半夜起来为他们掖被。庆幸的是侄子们每年除夕团圆夜,吃过年夜饭后总要翻看我们家的大相册。看看老照片回忆过去,看看全家成员的变化,回忆回忆全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新千年新气象,2000年我们离开了父母辛辛苦苦修建的老屋,搬到镇上的新居做起了生意。临别时父亲把早已准备好的对联小心翼翼地贴在大门上,对联的内容是“老屋是根基作后盾”,“新居为起步图发展”。我们再三催促才依依不舍地上了车,母亲扭头尽力往车窗外看渐渐远去的老屋,悄悄掏出手绢擦拭眼角的泪珠。每次回老家看到无人居住破烂不堪的老屋时,就会想起父母离别的一幕,对联还在,在风中诉说过往,但我心无比心酸。搬到镇上后,我们不断扩大经营范围,由最先的小本经营发展到如今拥有经营面积三百多平米的小超市。每天人来人往,店内干净整洁商品琳琅满目,一家人忙得团团转,生意兴隆。我们又在城市买了房,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由小康逐步走向富裕。三代同堂和谐美满,其乐融融。父亲退休后,除每天散步外,都在为我们照看店铺。照看孩子,教他的孙子们读书习字,辅导作业,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培育。减轻了我们负担,我们无后顾之忧放手经营。我们的不断壮大离不开父母的沤心沥血,总之一句话,难报父母恩!
五
一家人翻看老照片时,才知时光匆匆。我们目送孩子长大,孩子目送我们变老,最心酸的是父母目送我们长大,我们目送父母变老,父母将要下车。前年腊月我和哥哥搀着七十五岁的父亲来到他以前做工的地方,故地重游的时候,当时大雪纷飞,突然觉得父亲走不动了,步履蹒跚了。看着他布满苍桑的脸,我又一次流下了眼泪。以前我们在改善父母饮食的同时,鼓动他们每年都去旅游,让父母畅游祖国名山大川。他们每次出去我们都在算着归期,早日与家人团聚。这几年我们的孩子相继长大,考上大学参加工作。才发觉父母确实老了,陪我们的日子不多了。昨晚梦父离世,醒后想到真到阴阳相隔的那一天,每天面对墙上父母的遗像,千呼万唤不回来。我感到后怕,又一次泪湿衣裳。泪眼朦胧中,又听到父亲的呻吟声,又揪起我的心,疼痛万分。我多想为父亲把病痛分担,可是不能如愿!急忙端上温水,替他洗脸搓背,弥补一下迟来的孝我才心安!医生啦医生,盼您妙手回春,医回父亲健康身心!父亲啊父亲,愿您坚强挺一挺,早日康复!家中的亲人盼您早日归家,与家团聚!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家,小孙子还望您回家辅导他的作业!父亲啊父亲,我们陪您还没陪够,还想扶着您看明早旭日东升!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承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曾训骐三月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顾 问: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