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业余选手改动作真的无用吗?
我不太赞同说的那种改动作无成效或者用的概率少不需要改动作的说法。虽然作者说的改变难以有效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但是问题的根源往往一是调整时不是在原有基础上调整重要项而是推倒重来的方式,而业余的没那么多时间练习,自然效果不好;二是调整未抓到实质或者整体不统一,只是外形看起来标准。我觉得克服的方式要有针对性而不是大路化教学,经常看到有的教练不管改动作人是哪种水平,问题在哪里,都是一套方式。另外也并非改的动作使用概率就那么低,例如大家最常改的正手动作,并非所说的使用率那么低。
改动作就业余而言最常见很多人是到了一定水平无法突破,所以想找教练练回基本功。当然这个过程确实像作者说的多数人这里的改变是没用的,但是没用的原因很多是因为没有足够针对性,而不是改动作这个事情。
记得有次单位比赛前,请了教练练了一个月。当我外出回来时发现所有同事动作是美观了,但比赛水平反而下降了。但这个问题不在于改动作,而是因为教练不管什么人有什么特点都是教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是由于翻拍,有的人发力向上少,有的人向前少,但教练都是按照一套大路化的东西练所谓标准动作,效果很不好。业余球员打了一些年,都有着各种奇奇怪怪的习惯,只能按每个人已经的基础调整,而不是模板化,因为没有那么多训练时间和强度。乒乓球我请过很多次教练加强,多数情况下教练教的都是一套路子,效果也很不好,而能够从我本身情况调整的教练,那真是一节课明了过瓶颈的方向。
虽然有着上面的例子,但不能成为不调整动作的依据。改动作其实是把书读薄的过程,读薄时要找准关键本质的地方,然后再次把书读厚。比如炒股,很多人初入股市是能赚到钱的。到了一定时期,想加强水平开始钻研技术或者价值后,基本上就是亏亏亏了,因为想建立一个所谓标准的方法或者找底部的办法结果反而伤痕累累,还不如初入的时候看着涨就追能赚钱。因为书读薄不容易,打球亦然。而且真的用好还需要再次读厚,以应对各类状况。
并非看起来像样的姿势就是标准,标准在于那些关键的地方。比如老王经常强调的有没有经过球心决定是否有力量,比如击球点要在身前,引拍要早但拉拍要轻,身前击球前要加速。对于每个人要调的还有这个人拉拍过大,那个人转体不够,有的人是下蹲了但重心没转移。比如业余乒乓球多数厉害的业余老人家多数都是引拍小打速度的,引拍小其实保证了击球在身前,打速度其实强调了向前发力,所以他在自身力量素质基础上把握实质。网球在对方出现浅球时,也有引拍不是变大反而变小,保证身前击球和向前发力的方式。
而样子看起来不错抓不到实质的经常陷入各类困惑,为啥明明按标准做的为啥出界下网?因为样子并非重要的,有人强调上旋那么击球点在身侧面一些,有人喜欢向前则击球点在身前多一些。每个人要逐渐让打法和自身特点身体素质一致起来。一个相对瘦弱的想打强烈上旋球风格往往效果不好还容易受伤。
在读薄后熟悉各类实质并能够打出来,那么又回到读厚的应用上。浅球,深球,大角度球,高压,截击,各种不同位置、不同力量、不同速度球的练习才能使用好。乒乓球拉球细分了快撕、快带、反拉、中台对拉和远台对拉,这些都是从中台对拉细化出来应对不同情况的,不可能依靠所谓标准动作应对所有方式。
要按照特色来修改动作,抓住实质而不是样子。何况对不少人来说能够慢慢提升也是一种让人愉悦的心情,抓住实质后细化应对套路。教练教练,教着去练,不是一套大路化教学方法对所有人,不只是喂喂球对打下就算嘛。岳飞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每个人以实质建立自己不同打法,且它适合自己基础素质最好。
例如某些视频拿费德勒打低球的视频来讲标准动作如何引拍拉拍刷球,但是费德勒的拉拍时不同高度和力量球有明显变化。比如很多高一些球,他引拍虽然拍面封闭地面,但是拉拍时就已经拍面立起来了,更类似于传统平击的拉拍。再比如用他打上升期拍面封闭的比较厉害,这种视频用来说成是标准的话,那完全脱离这是上升期借力的打法,用来打没力量下降期底线球肯定下网频频。一个打球方式这么多样化的人,却常被拿出某些应对方式来作为标准,显然练会了这种不适合那种。即使纳达尔上旋这么强烈打法的选手,在出现浅慢球的时候,也有比较暴力的向前冲的打法。
比赛前调整强化只能在原基础上进行,例如引拍过大,例如二次拉拍,例如表面转肩但没有收胯,不能大改,大改比赛水平反而会下降,紧张的时候动作一定会回到最熟悉的那种感觉。但比如你其他都差不多了,但下蹲时总是没收胯,那么你调整这一点,不但容易接受,而且击球力量和节奏马上明显提高。如果打掉原来框架重建动作,然后参加比赛,往往打回原形。(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自律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