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善假于物也——凤凰山公园

先秦时期荀子的《劝学》中讲: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文化知识是很重要的部分,可是,有想过吗,其实这些知识的最终目的,其实最后还是体现在“善假于物也”。
从感觉自己走不快到跑,再去学骑自行车,学开汽车,再到开飞机,开宇宙飞船;从通信靠喊,到飞马传书,到烽火传信,再到有线电通信,到现在的无线通信;从语言传递信息,到刻木头,再到写在纸上,再到印刷,再到存储在光盘、硬盘;从用天然的物品造个窝,到用工具加工土木建成宫殿,再到用现代技术建造摩天大楼……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由于人类越来越善于制造与使用工具。
那么孩子们,从小就应该从简单的工具开始使用,随着年龄与认知的增长,就可以驾驭越来越强大的工具,从而获得更强的能力。
从我开始这个小队的教学开始,我让孩子们开始从:直尺圆规、放大镜、显微镜、到上次开始的省力工具:滑轮组。
今天是第二次,在凤凰山公园进行滑轮组的活动,计划三次,这是第二次。不过,我还一次都没有更呢,好吧,今天第一更。
孩子们到齐之后,例行都要把今天的活动项目简单介绍一下,同时也要回顾前几次的一些内容。
由于最近《长津湖》正在上映,所以和孩子们讲了一下关于守纪律的相关事情,特别是在一个集体之中。让每一个孩子到前面来分享一下关于自己知道的邱少云的故事。
从分享故事,可以看出每一个小朋友关注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这也就是小班教学的优长之处了,这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在停车场,我见到了一小队到这里来进行军事训练体验的小朋友,他们在停车场上列队,已经有一点像个样子了。我想,是不是也要让我们小队有一点点送成项目呢。
于是,我让孩子们背靠木柱尝试一下短时间的养成。
由于,我实在不愿意表现出以前在单位养成的习惯,所以,孩子们总感觉我是像表面一样和蔼可亲,这就造成了有几个孩子总是不能够比较好的控制自己。
这也没有什么,让我先用十次左右去了解他们之后,和家长一起来针对孩子们的共性与个性规范小队的共同规则吧。
正式开始项目体验之前,我和孩子们讲了,要进行的详细说明。
第一就是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力量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那么,尝试把一个人抱起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这个活动中,要小心孩子伤到躺着的孩子。
哈哈,这是在做啥呢?
我准备了一根里面有钢丝的静力绳,把它放到桥下去,下面绑有一个椅子,椅子上面坐一个人。
嗯嗯,就是这样。
孩子们,从开始两个人,到三个人,再到四个人,却根本无法把下面的人拉上去。
怎么办?再增加人呀……
还有就是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呀。
最后,所有孩子都上了,却还是没办法把一个成人拉上去。
那就采用最强的姿势试一下呢?
直到成人的参与,终于可以把下面的一个成人给拉上去了。
这可不行,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孩子就能够把一个成人给拉上去呢。这差太远了,所以,进行完这个环节之后,回到座位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是一定要的。
由于体验实在太生动,每个孩子都想发表自己的感受。
为了体现公平性,孩子们决定用这种方式来定下发表感悟的顺序。
当发表完每个人的感悟之后,我进行了总结。
我告诫孩子们,我们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自己到底能够拉得起多重的物体呢。抱一个人,这只是大概能够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不过,这还不足够精确。这怎么办呢?
我拿出两个不同量程的称,孩子们一下子就注意到它作用了。
那么去尝试使用这样的常用工具,并正确读出它们的读数是一项要具备的能力。
当我们在测量不同的重物的时候,会发现,当重物越来越多的时候,会超过称的量程。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够再使用这个量具了。
这是一把50公斤量程的,对于这些孩子来讲,也就是极限了。
每个人都来尝试一下,并看看自己到底能够提起多重的物体。
本来应该记下这些读数的,不过,有一些孩子还没有习惯记笔记,就先算了吧,学习从来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
每一次的体验,能够积极参与,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是我进行这些小项目教学的基础规划。当和孩子们进一步磨合之后,再进行比较严格的记录吧。
好吧,先更到这里,明天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