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丨中国镇痛周专题
概述及定义
1983年Sjaastad提出“颈源性头痛”(CEH)的概念,迅速得到多学科专家的重视。1988年IHS在对头痛进行分类时明确列出“颈部疾病相关性头痛”,根据IHS头面痛分类法,CEH属于第11类“与颈椎或颈神经有关的头痛”。目前对CEH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诊断术语不统一,名称包括“颈性头痛、颈性偏头痛、颈源性综合征、枕大神经痛、枕部头痛、第三枕神经痛及脊柱源性头痛”等;国际头痛协会、国际疼痛学会、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及世界颈源性头痛协会等学术机构对CEH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对头痛为单侧或双侧、影像学研究的重要性及相关因素的关联性等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意见。其中以Sjaastad领导的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对CEH的认识比较被医学界认可。
根据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的定义,CEH是指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CEH发生率高,临床表现较复杂,头痛持续时间长治疗比较困难。既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近年来对颈神经解剖及其末梢的中枢传入机制的研究,以及对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无菌性神经根炎机制的研究进展,不断加深对CEH发生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发病机制
1.解剖会聚理论:
动物实验证明,三叉神经与上颈部的传人纤维在高位颈髓(C1、C2)后角的中部及腹侧会聚。由此可以假设起源于颈部的疼痛可引起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头面痛。Bogduk认为CEH的发生是高位颈神经(C1~C3)支配的结构发生病损产生伤害性痛觉信息,通过C1~C3神经传人纤维之间及其与三叉神经传人纤维的中枢会聚,使伤害感受性传入产生紊乱而形成的一种头面部牵涉痛。而且由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神经元的有序分布,使三叉神经眼支与高位颈神经可发生最大程度的会聚,所以临床上CEH疼痛主要集中在额部、颞部及眶部。
2.炎性机制:
研究显示无菌性炎症是CEH的直接原因。Martelleti研究发现CEH患者血清IL-1β和TNF-a水平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和健康人,并推测它们激活了致痛因子如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Zicari等发现CEH患者一氧化氮NO途径活性高于文献报道的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患者。上颈椎的炎性疾病如风湿、椎间盘炎或肌腱、筋膜、韧带、软骨的炎性水肿,紧张挛缩及粘连组织均可导致刺激枕神经及C1~C3后支造成头痛。由此也可以解释椎管周围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获得较好疗效的原因。
3.机械刺激学说:
分布到头颈部的枕神经和耳大神经、高位颈神经及走行于头预部的血管(颈动脉、椎动脉)以及头颈部的肌建、筋膜、韧带、软骨等组织,构成了颅外对痛觉敏感的组织结构。当由于外力作用或长期姿势不良破坏颈椎自身结构的生物力学平衡,造成颈椎曲度异常,颈椎关节早期失稳,或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陈旧性外伤等引定椎间盘变性、椎体退行性病变、椎体脱位或钩椎关节紊乱、骨赘形成、甚至椎间孔狭窄等颈椎病变,可造成机械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或交感神经导致头痛。颈部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机械损伤也可通过刺激压迫、牵引头部敏感软组织,椎动脉的交感神经丛或其他交感神经而引发头痛。
4.肌肉痉挛:
1995年Bog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CEH的直接原因,认为CEH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CEH也可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颈髓神经根特别是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而持续性的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代谢的终未产物引起肌筋膜炎,产生疼痛,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未梢而产生疼痛。不良姿势导致肌肉持续收缩,使肌肉供血减少、继发肌痉率,并使韧带、肌筋膜易发生损伤,是青少年CFH的常见原因。
美国的CEH发病率为0.4%-4.6%,女姓多见,男女患病比率为1:4,平均发病年龄为42.9岁。丹麦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在以头痛为主诉的患者中,符合CEH诊断标准的人数占17.8%,与偏头痛所占比率相当。但是因为对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不足,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种类的头痛,比如偏头痛或定义模糊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国内尚缺乏流行病学资料。不同的文献中其差异较大,为0.4%-80%,与研究的方法不同及所依据的诊断标准不同有关。
图片来源: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
临床表现
1.疼痛的性质:
2.疼痛的部位:
3.颈部疼痛:
4.局部体征:
诊断要点
1.头颈部外伤史:尤其是有车祸等头预部外伤史的患有应高度怀疑,部分患者无明确外伤史。
2.疼痛:疼痛范围符合分布规律,有明显压痛者能够进行神经阻滞试验,该方法具有诊断性治疗作用。由于小关节受脊神经后内侧支的支配,而该支在关节突腰部与骨面相贴,因此若疼痛由小关节引起,则阻滞有效。疼痛在注射局部麻醉药后大约10分钟缓解,药效持续在2小时以上者判断为阳性反应。此试验阳性是早期诊断本病的特征表现之一。
3.神经根刺激症状:早期为刺激症状,后期可因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直接压迫引起。以C3脊神经和C6脊神经受压最为多见。
4.影像学特点:依据X线平片、断层摄影、CT图像所见,对诊断晚期患者并不困难,但早期患者常不易见到异常表现。虽然CT和小关节造影对本病早期诊断具有帮助,但诊断性神经阻滞更加灵敏和可靠。
图片来源: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
治 疗
1.一般性治疗:
2.健康教育:
3.注射治疗:
(1)C2横突注射:
(2)颈部硬膜外腔注射:
4.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
图片来源:王德福
整理丨蔓 校对丨菟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