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漫友》转型记

全文共 3753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9月29日,在广州市广交会展馆旁的写字楼里,全现在见到了漫友文化联席CEO赖春晖。走廊上堆着大大小小的纸箱,上面印着诸如QQ音乐这样赞助商的名字,里面装着各种展会所需的物料,赖春晖自己的办公室里也有两箱。
每年十一假期可能是漫友文化最忙的时候,因为漫友文化负责策划运营的中国国际漫画节系列活动接连举办,其中比较重头的一个是被誉为中国漫画界“奥斯卡”的金龙奖,另外是为期五天的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整个漫画节系列活动预计参与人数超过30万。
“漫画节系列活动比如展会的变现能力很强,门票、参展费、广告费等,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现金流。”赖春晖对全现在说,今年漫友文化的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实现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
这和外界“漫友经营不善”的流言,出现了不小的偏差。
漫友文化成立于1997年,曾是中国最大的漫画杂志发行商之一,在巅峰时期,漫友文化一个月发行包括《漫友》《新蕾》《漫画世界》《新蕾》等10余本杂志,销量最高的《漫画世界》能达到单月发行超过200万本,是很多80、90后的青春记忆。
但最近几年,随着腾讯动漫、快看漫画等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崛起,漫友文化仿佛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它和它所代表的时代,似乎都已经成为了回忆。
漫友文化这几年在做什么?
01 ////

造星工厂

“漫友文化是我的漫画启蒙,每当提及漫画书,我会第一个想到《漫友》。”现代舞舞者李悄对全现在说,他今年33岁,20年前,他偶然在报刊亭被《漫友》的封面吸引,入了坑。那是《漫友》第85期,他还记得杂志赠送了一个漫画写字板、钥匙链和海报。
早期的漫友文化,主要经营《漫友》杂志为主,其内容是刊载以日本动漫为主的动漫相关资讯和动漫评论。但当时同类的杂志在市面上非常多,为了实现差异化,同时也是意识到国内市场对原创动漫作品的需求缺口,漫友文化决定发展原创内容板块。
李悄收藏的《漫友》
“我为了《漫友》的原创板块,满世界去搜罗年轻的原创作者,找了一个又一个地下室,穿过一道又一道厚重的铁门,才找到了他们。他们在那个小小的房间里创作,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潮湿以及方便面的气味,地上是吃剩的速食垃圾。当时有的漫画家在北京生活,因为吃不饱肚子,尽量不去运动,这样才能有多一点体力来画漫画。”漫友文化创始人金城在一次采访中说。
那时原创漫画作者是稀缺资源。为了能够快速召集起更多的人才,2004年,漫友文化创办了金龙奖,开始挖掘全国的优秀原创作者。渐渐地,漫友文化发展和培养起了中国第一代原创漫画作者,他们创作出的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金龙奖也成了当时漫画家成名的重要渠道,猪乐桃、夏达、Benjamin、朱斌等,都是通过金龙奖,获得漫友的连载机会,一步步成长为明星作者。
Benjamin获奖作品《REMEMBER》
“早期的几届金龙奖有人说除了漫友文化的作者都拿不了奖,其实只不过是那时候整个行业都在起步阶段,漫画家可选择发展的平台不多。”赖春晖说。在当时,业内还有一种说法:漫画家有两种,一种是漫友文化签约漫画家,一种是想跟漫友文化签约的漫画家。
24岁的西崽从初中开始买《漫友》杂志,一共收藏了接近一百本,西崽记得当时每次买完《漫友》,杂志都会在整个班级范围内传阅,她也买其他漫画杂志,但是更喜欢《漫友》。“《漫友》讲得都是慢节奏的,关于友情爱情的,比较文艺的漫画故事,更合我的口味。”
“《漫友》是促使我学画画的启蒙杂志,少女漫画比较多,比较有想象力。对我的审美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崽说。
02 ////

从杂志到图书

在漫友文化的各个杂志如日中天的日子,管理团队和赖春晖反而开始担心起未来:“我们意识到,杂志早晚会像报纸等纸媒一样衰落,必须早作打算。”
出于这样的考虑,漫友文化决定扶持图书业务,当时还没人能预料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版是最保险的转型方向。“那时候图书还只是公司的一个部门没形成业务板块,但我们提出一个战略,必须迅速加大图书的市场份额,与杂志平起平坐。后来团队做到了,这个转型救了漫友文化。”
漫友头部作品《乌龙院》
2012年前后,杂志的销量果然开始出现下滑,靠着此前建立起的图书市场,漫友文化全面转向漫画内容的综合策划运营和出版。漫友文化已经不再只是杂志经营一个方向,而是一家漫画内容策划生产和运营机构,漫友文化主要出现在大众视野的范围,由曾经的杂志发行渠道如路边的书报亭,变成了书店和网店。
漫友文化现在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块:内容生产、图书策划出版、版权经营、活动策划运营。并且短期内不会再考虑像过去那样,建立一个自己的平台。目前漫友文化拥有一个四五十人的内容生产板块,主要是生产自研的漫画内容,以及和平台合作制作一些定制作品,比如小说漫改。
2014年,创始人金城基本退出公司,上市公司华闻传媒以3.4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漫友文化85.61%的股权。同时对方要求业绩对赌,这给团队带上了“无形的枷锁”,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浪潮,漫友文化不敢像互联网公司一样,不计成本地投入,只能想尽办法守住原来的阵地。
“当时漫友文化选择资本化运营,不能算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我们想通过资本化去做的事情不少都没有做到。”赖春晖说,“那是团队觉得比较难熬的一段时间。”
2015年,快看和腾讯几家大平台在资本的助力下迅速崛起,不少漫画家拿到了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资本不计成本的投入,挖走了漫友文化不少漫画家人才,一年之内,编辑和作者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公司在行业内的声望和市场都开始收缩。“极端地说,那段时间主要就是吃老本,好在公司积累的资源比较丰富,我们通过稳健经营保证了现金流。”
之后的两年,国内二次元市场在资本的催化下迅速发展,根据“数娱梦工厂”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末,国内已有93家二次元向公司获得了100次投资,总金额近40亿元,其中40家企业披露了估值信息,估值总额达140.92亿元。
“那几年,我们的经营都是偏保守的,不少创新的事情我们都不敢大规模地去投入做。我们也尝试过做App等,但是由于看不到变现的模式,就放弃了。也因为这样,整个团队的心态也有些变化,看着外面市场红红火火,多少心里有点不平衡。”赖春晖说。
可到了2018年,动漫市场的资本泡沫破掉,大量工作室倒闭,平台的投入也开始收缩,行业迅速进入寒冬。这时赖春晖觉得漫友文化的稳健让他们逃过一劫。和赖春晖见面的不久前,漫友文化管理团队刚刚从上市公司手上拿回了控股权。“现在团队对这个品牌又有了话语权,后面我们能做很多事!”
03 ////

“后面的事”

挺过了艰难时期之后,漫友文化最近正在筹划一次新转型,几年前,公司和青年漫画家肥志合作出版了作品《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卖得非常好,单本销量在50万左右。
这让漫友文化看见了一个过去做故事漫画时没有触及和全面开发的市场,那就是科普知识类漫画,这类作品的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拥有非常大的市场。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中国漫画创作者的编故事能力和动漫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差距,但是画工已经非常成熟。“赖春晖说,“所以如果让他们创作一些比较讨巧的,偏碎片类的内容,反而更能发挥他们的画工。”
“这种作品可能有的在艺术性确实会有些欠缺,但从市场销售这个实用性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出版这类作品,可能在很多漫友老读者的心中,是一种“变节”的表现。但漫友文化团队想得很清楚:最重要的是活下去,然后再想后面的事情。“从变现的角度来看,这类作品的市场体量足够大,事实证明在线下也卖得很好。”
艺术性的部分,漫友团队希望能通过金龙奖来弥补。虽然《漫友》杂志的辉煌已经过去,但已经举办17年的金龙奖变成了漫友文化最重要的行业交流平台。过去的金龙奖获得者,有着很明显的发展路线,签约漫友或者其他平台,出连载作品,随着影响力逐渐提高,出单行本。例如2004年,在获得金龙奖之后,Benjamin的作品《REMEMBER》销量接近5万,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当移动互联网平台变成行业主流时,这样的通路已经消失,即便是拿到金龙奖,获得了行业内的专业认可,似乎也带不来真金白银。
赖春晖不这样认为,和整个漫友文化一样,这条通路只是被隐藏到幕后了。“每年投稿金龙奖都会有大批优秀的作者,我们会把他们推荐给行业相关的企业,或者和他们签约出版,包括海外代理版权运营等等。”
赖春晖说,一些艺术性的漫画,在体量上确实无法与互联网上的流量漫画匹敌,但也还是可以通过出版抓住真正感兴趣的死忠粉们,“可能图书总体销量不高,但由于单本码洋高,海外授权有一定保证,其实已经可以保证漫画家生活。相当于线上和线下面对的完全是两个群体。”赖春晖说。
李悄和西崽这种经历过杂志时代的读者,确实还保留着购买实体书的习惯。“在纸上看和在电子屏幕上看不一样,更有质感。”西崽说,她最近刚买了漫画家吉川流的《暗恋》,还有幕星社的一系列单行本。
西崽的漫画收藏
对于现在的漫友文化来说,已经很难和腾讯、快看等平台在互联网领域竞争了,反倒不如在自己擅长的内容策划生产和运营领域持续深耕,这已经是这家成立二十三年的公司,面对时代更迭时能摆出的最好姿态。
即便是《漫友》杂志的资深读者,在杂志这个行业如整体没落后,李悄和西崽好像也没再听到关于漫友文化的任何消息,全现在向二人简单介绍了漫友文化的现状,西崽说:“干什么都挺好的,我还以为他们坚持不下去了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