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是不是那些“聪明”孩子的专利?NO!其实是思维模式所致

更多原创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初中数学解题思路.

学习好不是那些“聪明”孩子才能做到,我要明确告诉你:NO!

绝大多数学习不好的学生,之所学习不好,是自身思维模式影响所致!

当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跌倒了不会害怕丢脸;当我们上幼儿园或小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会问为什么;可现在到了中学,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反而不敢问为什么,瞻前顾后,怕这怕那,宁愿不开口也不愿意说错。 到底为什么呢?这是思维模式的原因。

01.

刘同学和李同学从小一起长大,他们在小学时候成绩不相上下。

刚进入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李同学几乎每门课程都是满分,刘同学成绩虽然还可以,但是并不拔尖,也就是年级前二十名。

到了初二,李同学成绩虽然还名列前茅,但是只在班级排名靠前而已,全年级已进不了前十了。刘同学在初二第二学期却已进入年级前五名。

初三,刘同学已稳居年级第一,顺利进入省重点高中。而李同学最终只考进了一所普通高中。

多年以后他们一起谈起初中经历时,刘同学这样说道:“初一到初三我一直都在努力:每一次考试前,我都会给自己设定成绩和排名的目标,每次考完试都会设定新的努力目标。我始终相信只要持续用功,每次考试都会进步一点,肯定有一天能够脱颖而出。”

刘同学具有这种思想,最后的结果是:初一成绩平平,初二明显进步,初三稳居第一!

李同学告诉刘同学:刚进入初中他也用功学习,虽然没有异常刻苦,但也是认认真真。第一次期中考试就以门门几乎满分的成绩稳居全年级第一。但就是在那次考试后,他就再也不肯用功学习。

那次考试后同学们都说李同学很聪明,都很捧他。被同学和老师赞扬自己“天资聪明”的感觉确实很美妙,那时候年龄也小,因此李同学很享受那种虚荣。

于是李同学自己也坚信自己很聪明,不再像以前那样专注学习;于是他学习开始浅尝辄止,似是而非;于是他开始变得吊儿郎当;于是他就像所谓的马保国马大师那样,渐渐的就连自己都骗了,自我感觉及其良好,认为自己上课稍微听下,题目稍微做几道,就会比一般同学成绩更好。

而且虽然初二初三李同学成绩并没有拔尖,但平时成绩在班级比较靠前。这更是让李同学越发要在同学们面前证明自己“天生就是学习的料”;证明自己不用刻苦努力也能名列前茅;证明自己目前成绩没有拔尖,只是没认真而已,只要后面认真对待,很快就能够重回巅峰。直到临近中考,李同学才“幡然悔悟”,但为时已晚,前面欠的太多,最终没能考进重点高中。

上面事例表明:自身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自身的结果。

李同学毫无疑问就是固化型思维的典型代表,而刘同学则是成长型思维的典型代表。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多年收集的数据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如何进行学习的核心思维方式。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努力学习或工作可以提升智力水平,而具有固化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你可以学习新的东西,但你的智力水平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非常重要。

不同的思维模式会衍生出不同的学习行为,而不同的学习行为则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

当人们开始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并开始相信他们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时,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学习路径并最终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确实会有一部分同学,平时吊儿郎当,不见刻苦用功,考试成绩却往往不差。于是大家都会认为某某某聪明,

但是如果我们长期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同学如果持续不用功,他考试名列前茅只是暂时的,最终大考的结果往往都不理想。而持续努力的同学,因为具有成长型思维,大多数最终都会赶超这类固化式思维的同学!

固化型思维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会迫使你急于一遍一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智力、个性。把自己的表现归根于天赋,所以他们要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蠢,宁愿不开口,也不能犯错。

成长型思维与之相反的是:你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在先天才能、资质或者天赋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过努力来改变和成长。所以他们不会在意当下的表现,即使表现的很糟糕,也没有关系,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做好。

固化型思维模式者觉得: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需要为某件事付出努力,说明你并不擅长某件事,不如放弃,选择那些能证明自己天赋的事情去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觉得:没有什么是天生的,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他们欣赏天赋,但更崇尚努力。

你见过的学霸学神,有哪个是不用功努力的呢?

本文摘自我的微信公众号:初中数学解题思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