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一口“老井”
“老井”指的是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街道办事处大董村西南的那口井,打我记事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大董村村民和范家集村民(主要是范集后司家人,约五百余人)共用的饮水做饭之水源。之所以一口井水这么多人用,主要是这口井里的水特别甜,俗称“大甜水”,用它烧开的水沏茶格外香甜,下锅煮的米饭格外烂,洗的衣服格外“下泥”(格外干净)。
记得那时“老井”所处的环境十分优美。它的周围有几棵大柳树,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微风一吹,翩翩起舞,带来丝丝清爽。大柳树下有石凳,可供人们歇息纳凉。
“老井”的南面,有几十亩大小的水面,中间有一条不过两米宽的羊肠小道把整个水面一分为二,这条小道,连结着范家集和大董村,也是范集村人往“老井”挑水的一条捷径。这水面要比一般的池塘大得多,四周靠边的地方每到春夏之际长满了芦苇(记得当时人们管这儿叫“苇子湾”),水面的中心区域则是望不到边的荷叶,若是到了盛夏,真有一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
更令人叫好的是往东南越过这片水域,便是几十亩大小的果园,果园里的树木多是苹果树和梨树,果园的周围栽满了挺拔的“钻天杨”(当地对杨树的俗称),这一大圈的杨树是主人家为看护果树而种植的。果园的西边和南边则是成片的庄稼,紧靠果园西边的羊肠小道贯穿南北,是范家集人挑水的必经之路。
勤快的挑水人,大都是青壮年劳力,偶尔也有妇女和像我那时十四五岁的少年。我是十四岁开始挑水的,家里姊妹四个,我是老大,父亲是赤脚医生,整天忙得很,所以挑水的重担自然落到了我的肩上。家里到“老井”的距离大约3华里,开始的时候肩膀压得红肿,也不会倒肩(换肩膀),慢慢的时间长了也就熟练了适应了。
挑水时间不管什么季节一般都在早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选在这个时候,一是不耽误白天干活,二是早晨空气好,还有一个好处是挑水的同时还能欣赏到沿路的风景。特别是春天,嗅着青草的芳香、欣赏着路边绿油油的庄稼、果园里盛开的桃花梨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里就甭提多高兴。挑水路上或井台上碰到乡里乡亲赶紧打招呼问好,乡村间的淳朴之风至今让人难忘。
“老井”之所以让人留恋,还因为它牵连着一段师生情、老乡情。记得那时在范集中学上初二,同学们课间跑得出汗了,就到老师屋里的缸里舀水喝,不多时,缸里的水少了许多,老师批评说:“你们光喝水也不知道弄些水来。”于是,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商量着给老师去“老井”挑水,尽管路程比较远,但我们不怕累,一门心思做好事,不仅给老师挑水,同时我们还给村里的一个盲人和老“五保”(老革命,但丧失了劳动能力)挑水,这样,我们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后来,学校召开师生大会表扬我们的事迹,称我们是当代的“小雷锋”,就这样,一段佳话流传下来。至今想起来,心里感到特别温馨和自豪。
今天,尽管“老井”已不存在,尽管小路已变成大道,尽管果园失去了往日风采,但“老井”的影子却总是挥之不去,难忘那一口“老井”,难忘淳朴乡情,难忘一路风景,难忘那一段人生历程。
作者: 司忠珍,小学教师,文学爱好者,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家协会会员,多篇教育类文章发表于《语言文字报》《山东青年报》《滨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