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战列舰简史(三)——布局诡异的胖子:纳尔逊级战列舰

这是英国战列舰系列的第三篇作品,主要讲述纳尔逊级战列舰的设计发展。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谢谢!!!

  • 纳尔逊级战列舰

建造背景

艰苦卓绝的一战终于结束,而各国却并没有赢得一个真正的和平。正像法国的福煦元帅所说的那样,“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在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们竟将彼此当做了假想敌,开展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

各国准备建造了大量超级战列舰,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的巨大的经济负担。很明显,他们不能再这样继续进行军备竞赛了。为此,在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这五大海军强国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

日军陆奥号战列舰,属于长门级

由于日本强烈要求要保存下来已经接近完工的长门级二号舰陆奥号,美、英、日三国最终做出决定:日本保留陆奥号,美国则可以完成2艘未完工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英国可以建造2艘新式战列舰。

新战列舰对英国皇家海军有着重要的意义,英国决定让他拥有能达到的最强实力。由于条约限制,新式战列舰最大吨位被限制到了35000吨以下,主炮的最大口径也被限制在了16英寸。

英国海军在之前一直使用的是15英寸主炮,和日本的长门级和美国的科罗拉多级的16英寸炮相比,火力上有很大的差距。而这是英国海军无法接受的。为此,英国开始筹划拥有16英寸炮的强大新式战列舰。

美军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1921年12月17日,海军部向造舰局下达了新战舰的技术指标:安装9门406毫米主炮,主装甲带装甲厚度在330至356毫米之间,水平装甲厚度在102至254毫米之间,航速23节,排水量不能超过35000吨。

造舰局仅用1个月就拿出了3个方案:O3、P3、Q3。但是由于P3和Q3都装备的是15英寸主炮,很快便被淘汰了。O3方案设计安装了16英寸主炮,其全部3座三联装主炮塔都集中在舰桥之前。

以O3为基础,设计部门又衍生出O3a、O3b和O3c三个子方案,其中O3a和O3c两个子方案是将“A”、“B”主炮塔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后面的“X”炮塔呈背负式高于前面两座主炮塔;

这两个方案实在是不太好找图,我就拿日本最上级重巡洋舰代替,全部布局相同

O3b子方案则是“A”、“B”两座主炮塔呈背负式设计,后面的“X”则与“A”炮塔位于同一平面上,三座炮塔呈三角形布局。尽管布局怪异,但是O3b的设计有效缩短了弹药库装甲带的长度,有利于减轻整体重量,因此最终被选用。

到了1922年9月11日,以O3b为基础的新型战列舰设计正式通过,这一型相貌奇特的战列舰被赋予了一个充满着光辉与荣耀的名字——纳尔逊。

设计特点

纳尔逊级战列舰的设计较先前的战列舰大有不同。它一改之前英国战列舰惯用的长艏楼以及带有冲角和内倾艏柱的舰艏设计,采用了平甲板舰形和直线形艏柱,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战舰的航行性能。

纳尔逊级战列舰两视图,可以看到他极为诡异的布局。这样看纳尔逊的侧颜还不算太低,但是到了海里就实是无话可说了

纳尔逊级还有这极为诡异的布局:前甲板上集中了3座主炮塔,上层建筑从中部开始,依次是高大的塔楼式舰桥、直立单烟囱和三角主桅。

“纳尔逊”级安装有9门16英寸45倍口径舰炮,这9门火炮分别安装在3座三联装炮塔中,这是英国战列舰首次安装三联装主炮炮塔。“纳尔逊”级每座主炮塔长20米、重1500吨。3座炮塔全部位于前甲板的舰体中轴线上,“A”、“B”及“X”三座炮塔采用了一下一上一下的三角形背负式布局。

这种布局有利有弊,既有利于集中防护,但是其射界有限,后方成为射击死角。同时使得齐射时产生的强大炮口爆风给甲板、前部舰体结构和内部设置带来了一定损害。

纳尔逊级战列舰主炮结构图

纳尔逊级上安装了12门152毫米火炮作为副炮。所有副炮都安装在6座双联装炮塔中,这是英国战列舰第一次将副炮安装在全装甲防护的炮塔中,这样的设计既加强了防护,又扩大了射击范围。副炮的布局也是和主炮类似,3座为一组呈三角状布局。

纳尔逊级在每座三联装主炮塔后部都安装有一具12.4米测距仪,使炮塔具有独立测算控制能力。“纳尔逊”级的舰桥顶部有一座安装有4.5米测距仪的主炮射击控制塔和两座安装有3.6米测距仪的副炮射击控制塔,在主桅后面也布置有相同的主副炮控制塔。

纳尔逊级的火控中枢是当时最新型的AFCT型火控平台,该平台属于电动机械式模拟计算机,可以综合目标的观瞄数据和本舰的航行状态数据,解算后给出火炮的射击方位和射击仰角。

纳尔逊级战列舰巨大的炮塔

纳尔逊”级的舰桥呈八角形,共有7层。其中包括舰长室、指挥室、操舵室及各种观测信号平台。与传统的开放式舰桥相比,纳尔逊级的舰桥具有更好的防护及更大的内部空间,不过其高大的外形增加了风阻,全封闭的设计也阻碍了视野。

纳尔逊级战列舰采用了重点防护,他的侧舷的主装甲带从舰艏的“A”炮塔直到舰艉的弹药库,总长116.4米,高3.9米。纳尔逊级的主装甲带安装在舰体内部,其呈18度外倾,最厚的厚度达到356毫米。在主装甲带前后分别有两道横向的装甲隔壁连接,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装甲盒子。

纳尔逊级装甲示意图

水平防御上,纳尔逊级放弃了之前采用的多层装甲甲板设计,而是采用了单层装甲甲板结构,其装甲甲板从前部装甲隔壁一直延伸至舰艉,两侧与主装甲带相接。

胡德就是多层装甲甲板,然后就爆了(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两者之间一定有什么必然联系,只是举个例子)。

在水下的部分,纳尔逊级采用了细化水密舱结构并安装内置防鱼雷隔壁,最大可以承受450千克炸药爆炸的冲击。

纳尔逊级的动力系统有全新的设计,由于在有限的吨位中要保证火力和防御,留给动力系统的空间很小。为了达到23节的航速,纳尔逊级采用了双轴双桨推进,主机为2座布朗-柯蒂斯式单级齿轮减速蒸汽轮机。

这个情况其实很像上一期的复仇级战列舰,但是纳尔逊级解决的明显更好。

纳尔逊级战列舰罗德尼号

纳尔逊级上安装了8座海军型三胀细管燃油锅炉,这些锅炉分为4组分别安装在4个锅炉舱内。它的最大功率为45000马力,航速23节,载油量达3800吨,续航能力强大,在23节全速下航程能够达到5500海里,在16节航速下能够达到7000海里,而在10节航速下超过14000海里。

纳尔逊级也采用单舵设计,安装了坚固高效的新型电动液压半平衡舵,其全速时转弯半径为600米。

1922年12月28日,纳尔逊号战列舰在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开工建造,罗德尼号在卡梅尔-莱尔德公司建造。

纳尔逊号战列舰正在进行齐射,尽管它看上去威力巨大,但事实上在同时期的主炮中并不能算作为很突出

图片选自英国战列舰全史

在条约签订的这段时期内(1922-1936)被称为海军假日。这是,之前被允许建造的日本2艘长门级,美国3艘科罗拉多级和英国的2艘纳尔逊级,是当时世界上装有16英寸主炮的7艘战舰。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顶级战列舰,被统称为Big7。

性能数据

图片选自英国战列舰全史

服役经历

服役之后的2艘纳尔逊级战列舰主要在本土舰队服役,其中的罗德尼号参与了1931年发生的因弗戈登兵变。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罗德尼号参与了难民的救援工作。

主要就罗德尼事儿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纳尔逊级主要用于防范德国大型战舰进入大西洋进行破交作战。期间罗德尼号参加了挪威战役并在战斗中被炸伤。

但是这航速差的太远,实在是赶不上德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

1941年,德军出动大型战列舰俾斯麦号,一举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重创威尔士亲王号。英军迅速反应,集结舰队,围剿俾斯麦。而罗德尼号战列舰作为最早赶到的主力战舰之一与俾斯麦号猛烈交火。

罗德尼的炮弹异常精准,刚开战就一举打掉了俾斯麦的2座炮塔,使它失去了战斗力大减。接下来,他又靠近俾斯麦号,让副炮也开火。最后甚至发射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而罗德尼也成了唯一一艘用鱼雷击中敌方战列舰的战列舰。

射击中的纳尔逊号战列舰

罗德尼号在此一战成名,而在地中海上,纳尔逊级先后参加了登陆北非的火炬行动,登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作战,直到意大利最终投降。

1944年后,纳尔逊级战列舰回到本土并参加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他用主炮猛烈轰击了德军的岸防部队。欧洲战场胜利之后,纳尔逊号前往太平洋对日作战,罗德尼号就一直留在英国本土没有出动。

旷日持久的二战终于结束,而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却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经过了2次世界大战的打击,英国的经济明显衰落,再也没有实力维持着一只那样庞大的舰队。而功勋卓著的纳尔逊级战列舰也在此时迎来了自己的末路。

身形臃肿的纳尔逊级战列舰

在1948年,2艘纳尔逊级战列舰都被出售并拆毁,这两艘战舰的传奇走到了尽头。

小结

与英国建造的所有战列舰相比,纳尔逊级的外形可谓是独特(反正我觉得不好看)。在实际使用中,纳尔逊级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主炮性能不佳、航速缓慢及航行性能不出色是主要被诟病之处。

从设计上看,纳尔逊级充分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下严格控制了重量。纳尔逊级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其深深影响了之后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设计。

纳尔逊级战列舰

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位勇敢的战士。拖着自己庞大的身躯与法西斯拼命战斗着,是值得我们纪念的英雄。

这篇关于纳尔逊级战列舰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一下,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在下一期中,我将为大家带来真正的4联装战舰: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希望大家喜欢。

(0)

相关推荐

  • 可以评价一下英国重巡洋舰上的203mm主炮吗?

    ↑说起英国在近现代史上历次战争中的表现,可以说是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一战之后,英国的国力不断走下坡路,逐渐被美国.苏联等新兴大国取代其世界霸主地位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19世纪独 ...

  • 外形独树一帜,设计上运用了大量新理念的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

    1922年2月6日,<华盛顿海军条约>正式签订,各海军强国的海军力量受到严格的限制.就是在条约签订的当天,英国国会批准了在1931年之前建造2艘战列舰的提案,这2艘战列舰将补齐皇家海军与美 ...

  • 英国战列舰简史(二)——“缩水”的女王:复仇级战列舰

    这是英国战列舰系列的第二篇.接上文,英国建造了拥有381mm主炮的伊丽莎白女王级高速战列舰.在她面前,德军的其他战舰都显得不值一提. 复仇级战列舰 建造背景 在1912年,英国开工建造伊丽莎白女王级战 ...

  • 英国战列舰简史(五)——梦想中的大洋猛兽:狮级战列舰

    这是英国战列舰系列的第五篇作品,主要讲述狮级战列舰的设计历程.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狮级战列舰 建造背景 在上一篇中,英国建造了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但是由于该级舰在同时代的战舰中实力几乎垫底,英国 ...

  • 英国战列舰简史(四)——驰骋大洋的细管子:KGV

    这是英国战列舰系列的第四篇作品,主讲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GV)的建造与服役历程,希望大家喜欢.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GV) 建造背景 当纳尔逊级战列舰刚刚开工时,英国海军就开始筹划新式战列舰用 ...

  • 英国战列舰简史(一)——帝国的荣耀: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这是英国战列舰系列的开篇之作,主讲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建造背景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海军大臣,在二战时成为英国首相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国和德 ...

  • 铁甲舰时代的英国战舰(三) 炮郭与炮塔(part.1)

    柏勒洛丰-里德的成名作 在1863年,成为造舰总监的爱德华·里德在改造三艘铁甲巡航舰和另外三艘壁垒级战列舰时,依照他对于新时代战舰的设想,设计了日后将作为中央炮郭战舰模板的柏勒洛丰号(HMS Bell ...

  • 波兰简史——三次瓜分波兰

    "情圣"齐格蒙特二世和他的爱人巴尔巴拉·拉奇维尔.因为这个姑娘,他的家族失去了波兰 前面说到,1772年巴尔同盟起义失败.除了被俘之外,好些起义者去了美洲.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流亡者 ...

  • BBC纪录片:英国民居简史

    中世纪都铎时代的村舍,维多利亚时代的排屋,直到现代的高层公寓楼,家承载着代代英国人的温馨和幸福.历史学家Dan Cruickshank讲述普通人家住房设计的演变. 中世纪都铎时代的村舍,维多利亚时代的 ...

  • 澳大利亚简史/三:澳大利亚的形成1(含英文小花絮)

    作者:罗伯特 莫瑞,廖文静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录音按钮,听东方情缘的众多读书爱好者参与的澳大利亚简史读书活动,通过作者罗伯特 莫瑞和翻译者廖文静的视角,了解澳大利亚 本篇朗读者:Sa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