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读:如何高效沟通,营造无往不利的事业和人生?
主播:大宝
这本书的作者发现那些擅长沟通的高手,总能在意见不合、矛盾突出时,把对方说得心服口服。他归纳总结这些高手们的经验技巧成书,一经出版便大受欢迎,问鼎《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首,全球累计销量几百万册。
今天我们分享书中的三个内容,分别是识别关键对话、关键信息共享和氛围调节步骤。
①
『识别关键对话』
对话有两类。一类很高频、很日常,比如和朋友闲聊,和同事交流工作进展。一类很低频、却又很关键,被称为关键对话,通常来讲,关键对话有三个特征:
001 观点差别大
对话的双方有较大的分歧。比如和老板讨论升职加薪,他认为你还没准备好,而你觉得自己早该被提拔了。或者孩子想报考外地的大学,而父母希望子女能离家近点。
002 结果影响大
对话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对话决定了这笔生意是否能谈成;或者男生去拜访女方父母,双方研究结婚的事情。
003 情绪反应大
对话双方的情绪反应较大。例如出现音调变高,嗓门变大的迹象,比如客户对服务态度不满,愤怒地过来投诉;父母发现子女逃课,一方严厉地批评,一方振振有词地顶撞。
研究人员曾通过「能否妥善处理关键对话」这一标准,来预测哪些夫妻会离婚、哪些企业会倒闭,准确率近90%。很明显,相比日常对话,关键对话更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为关键对话的这些特征,会引发人们产生不同寻常的情绪或反应,很容易口不择言,既伤了感情,事情也得不到解决。怎么办好呢?答案是进行关键信息共享。
②
『关键信息共享』
萧伯纳说:“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很多误解和冲突的开端,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观点共享给对方、形成一个「共享信息库」,很有必要。这个信息库越丰富,关键对话越容易成功。
我们来看一个小段子:小明把新校服带回家,和家人说裤子长了两寸,需要剪掉。睡觉前,妈妈剪掉两寸,姑姑半夜醒来,想为侄子做点事,拿起剪刀也剪了两寸。奶奶一大早醒来,想到孙子昨天的话,咔嚓咔嚓又剪了两寸。于是,小明第二天只好穿着刚过膝盖的裤子去上学。这就是没共享信息闹的笑话。
建立共享信息库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大家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愿意说。沟通有两个要素,一是内容,二是氛围。相比于内容,安全的氛围更能够提高谈话成功的概率。
关键对话和日常对话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时时注意修复安全感,当对方陷入沉默或者气氛变得紧张时,最好先忘记谈话内容,重点去调节谈话氛围。
③
『氛围调节步骤』
那么,如何调节谈话氛围呢?
有个女孩,大学毕业后开始求职,父母希望她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又相对稳定,而她坚持要挑战一下自己,想根据自身兴趣谋求一份职位。双方都很不认同彼此的想法,而且越说越激动,从一开始的平静交流,慢慢升级为激烈的争吵。
要改变这样的谈话氛围,有三个步骤:
001 修复安全感
首先真诚地道歉,承认自己有点过了,然后通过"我不...而是..."这样的对比句式,表示自己并不想和对方作对。比如女孩可以这样说“爸、妈,我不是非要去冒险,其实这件事我也做了很充足的准备”,或者“我不是故意惹你们生气,而是刚刚情绪有点激动。”
002 引导对方说出观点
通过道歉和对比说明,调整好了氛围,就可以引导对方往观点库里丰富信息。可以直接请求对方说出具体想法,也可以用自己的推断引导他们说,比如“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工作算稳定呢?”如果同意父母的回答,可以马上加以肯定,引发共鸣,不同意也不要急着唱反调,而是说“我来做个补充”。
003 创建新目标
当观点库足够丰富的时候,就容易创造出让双方都满意的新目标。比如女孩不想放弃自己的兴趣,父母希望她少冒一点风险,那就退一步想,也许两者并不矛盾,目的其实是一致的,双方都希望女孩能有一个稳定又良好的发展。那就找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和父母约定半年左右的止损时间,如果做出成绩了,那就干下去,如果还不行,就放弃。这样既做了自己喜欢的事,也留有余地,减小了风险,不让父母担心。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分享的是在关键对话中,如何获得预期的沟通结果。先识别出关键对话,提高警惕,然后在安全的氛围下引导双方共享信息库,找到新的目标,就能转化为一段舒适的对话。跟着做,你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沟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