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僵化与灿烂(二)
继续昨天的读书笔记。
第四讲 思想方式
雅各和神摔跤被绊倒,雅各子女被称为“以色列”,意思为“和神抗争”。
古埃及,神和人有法老作为联系,希腊诸神更是具有人类的七情六欲。中国思想中天人交感,通天人之际,因为中国农耕文化,靠天吃饭,向来视自然为宇宙秩序一分子,对天地尊敬,敬畏自然。中国人吃饭时掉了一粒米是暴殄天物,砍掉大树是破坏风水,风水是以人和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根本假设,畜牧业游牧民族逐水而居,不如精耕农业注意风水,这种讲究风水的观念,不但在农业上讲求环境保护,甚而也影响到中国的庭园建筑,比如将外面的景色移至家中,讲究借景、补景。
中国亲缘关系上追祖宗下及子孙,时间上是线性关系,青铜器上铭文总有“子子孙孙永保用”字样,“世交”,中国历史书籍最多,国有国史,家有家谱,墓志铭和行状也是历史,求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等,不同于埃及金字塔木乃伊时间冻结,中国人不朽要的是时间延续。
印度是阶级社会,且不具有流动性。西方基督教中的平等观念兴起于近代,希腊和罗马帝国奴主之间不能跨越和延续,中国向来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家族兴衰大多为渐进,因此中国社会关系也是延续而非断裂。社会关系延续又可横向推展“推己及人”“民胞物与”是由五伦观念推延而来的差序格局,也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及于同胞乃至天地万物。每个人都是一连串社会关系的中心,层层关系构成网络,个人无法在这网外生存,也不能只存在于一个空洞的国家观念之中。
西方乡下为原著居民,城里是征服者建立的城堡,最早的城乡对立先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对立,以后则是城堡与城市的对立,中国由市集而城镇,而区域性的贸易中心,全国经济交换遵循一级一级的集散而构成庞大的市场网,最高级的都市到最小的三家村小店,人财物都在其中流动,传统中国人经商致富一定不忘回乡置产安享余年。(做官也是,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执念,不过如今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别处了。)人才选拔是一级级向上层流转,甚至地方和中央消息的沟通也在这网中运作,因此中国经济体系中城乡对立从未出现。(有城乡差距。)
中国人是天下一家,天下是连续的同心圆,一层大一层,逐步向四方扩展。没有断裂的观念,也没有主权的观念,在思想上没有截然的对立和斗争。关系转变只在连续线上的移动。佛教传入事,本来教义是出家人不受政治干扰,但中国没有“出世”“入世”两个世界的观念,于是沙门是否须礼敬王者成为辩论源起。
在佛教观念中,轮回是一己之事,中国则不然,中国人的功德可以传递于亲族之间,目连救母的故事可为例。佛教讲求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社会网络观,不易相融,后来佛教普遍化,做功德不是为了个人的来世,而是为祖宗,为子孙积福荫,形成了中国化佛教的一大特色。
佛教中越是理论的部分保留原来的色彩越多。中国大乘佛教很多不是来自印度而是自造。基督教若不能世俗化无法在中国扎根。佛教的改变甚至失去了原样,但还有人注意原典。中国佛教脱离不了中国文明的影响。佛教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与中国人道德观契合。中国人出家是不孝,所以有目连救母的故事。
印度在佛教以前,每廿五年为一阶段,共有四阶段,第一阶段受教育,最后老年受公众布施奉养,奉养的责任在社会不在家庭。中国家族讲求种族延续,使家族发达才是真孝顺,佛经中“孝”字有些是原典“敬重长者”的“敬”字译文。比较早晚期译本,颇可见佛教思想中国化的过程。
精耕农业、国家官僚、亲缘连带互为因果,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第五讲 转型期的发展
我的研究方法,在一个固定时点上切一个横断面,在下一个时点上再切一个横断面,然后比较这两个横断面的相异之处,再在其中寻求变动的主因及变化的现象。因此我这工作最重要是选时点,而选时点往往取决于个人主观意识,甚至冒险,有时因选择不对而导致观察结果错误,因此,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使历史无法成为精密科学。
不同文化发展观察三个阶段特性:突破、转化、僵化。
突破由雅斯贝尔斯提出,他认为人类在文明之初并无反省的思想,直到某一文化成员对生存意义提出问题,人类文明遂得以出现,他认为突破时代是在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孟子等在世时代。这些人物都提出过超越现世的问题.
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在主要突破发生之前,各地人类都已经问到生死问题:公元前两千年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史诗主题就是对于人生必有死亡提出严肃讨论。中国最早突破在商周,西周克商时,探讨周一个小邦可以克大邑商的问题,周人答案是商人道德低落,周人道德凌驾商人之上。商代上帝是商人的部落神和宗主神,周人的上帝是普世的,是道德维护者和裁判者。天命的观念第一次给予生活在世上的意义,也使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道德标准。
两河流域的古人寻求个人生死之间的意义,中国古人则寻求天命的集体性,以天命观念为基础,开周八百年文物制度道德基础,为孔子时代文化突破打下基础。
下一个突破发生在春秋战国。当时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崩溃,旧有体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孔子为当时的人找到了新定点。突破在于将人道普遍化,将本来行之于贵族的礼乐观念普化于大众之间。
礼崩乐坏时周朝宗法制度崩溃,说明西周开创的文化已经僵化,初具雏形的文官制度渐渐取代贵族统治,封建宗法制度的原动力不足以维持其运作,单凭德性天命无法解释社会种种现象,时代需要一套新思想。中国长期思想混乱,秦汉时儒家和刑名法家合一才真正重新整合,这一时期中国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小,南方楚国文化虽有刺激,但楚文化基础又是中国新石器文化,不算外来因素。
罗马政治统合比思想统合久,政权和宗教分开,所以人们问宗教和政权关系,耶稣说“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凯撒”。基督教传布由边缘进入核心,中国文化传布则由核心扩散向四方。儒家官员始终带有传教士任务,传播中国思想文化。郡县制为中国定下两千年基础,中国政治和思想体系是整合的,比如内圣外王思想。整合的观念深深影响影响中国人,中国人总希望一切井然有序,整齐划一易于导致僵化。(比如各种开幕式尤其是奥运会的群体舞蹈)
中国文化的僵化,每每从内部产生,传播文化的儒生无法和政治分开,他们变成社会上阶级最高的既得利益者。(季羡林先生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旧思想无法满足一般人的需要,不能维系人心,天下遂面临崩溃。东汉灭亡,黄巾、羌人起义之外,最根本原因是东汉内部僵化。党锢之祸是东汉儒生士大夫大劫,但其中领袖孔融刘表一流人物,并不足以扭转乾坤。当时真正的杰出人物是正统思想之外的荆襄集团。秦汉完成的整体划一的体制崩溃了,佛教的影响填补了空白。南北朝时期变动剧烈程度只有春秋战国和近代大变可比。转变完成是在唐朝。
以上思想转变历程简单整理为:
西周(突破:天命)——春秋战国(突破:仁道)——秦汉(整合:儒法/郡县制)——东汉(僵化:党锢之祸)——南北朝(变动:佛教)——隋唐(完成:外来思想)
罗马和帝国各省的关系则是分别订立条约,厘定对于罗马的权利义务。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再未出现真正统一的大帝国。而中国经过南北朝长期混乱后又出现了隋唐统一的帝国。儒家不再一枝独秀,儒道佛三家相互整合,形成新的中国式思想。
精耕细作的高度生产力,端赖作者的自发工作意愿。(比如近代的包产到户、生产承包责任制激发的生产积极性)
文官体系的意识形态始终摄于儒家思想之下,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及天下一家的观念,促使中国保持统一。
传统中国体制到了清代已有改变,此时经济走下坡路,生活水平因人口过多而无先进的科技发展创新而再难提升,思想日益僵化。学术烦琐可与东汉经学相比。
明清以来的内乱,正因为中国固有的思想无法解决,不少叛乱的集合都有邪端异教作为理论基础,实在是因为正统思想不能满足现实大众的思想需要,邪教的另一个“来世”是另一种承诺。这种对现世的不满追求另一精神的凭借,不仅在历史上实现,现在台湾地区也因此出现许多新教派。比如美国的“盖亚那”集体自杀。(大陆何尝不是)
19世纪以来,中国体系崩坏已有百年历史,在这转化过程中,西方文化是一大冲击,但西方文化本身也正面临僵化的趋势,我们今日的文化改变,实际上遭逢了双重僵化的问题。
基督教文化的困难在于排他性,伊斯兰教唯一真神的观念及道德要求,与基督教同科。儒家的人间性包容性,是扩张的有利条件。印度教永远寻求个人内在的宁静,无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今日工业化社会,任何一个人很难离群索居,达到高度个人化很困难,只有高度厌倦组织化的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才会选择宗教。
美国文化也在僵化之中,但美国是多元化的社会,不排斥外来文化。儒家可以转化,但不可能统一世界的思想,却可提供给世界另外一个角度,如同佛教不可能统一世界思想,但能帮助中国度过东汉以来的难关。转化最重要的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对话,然后普及大众,学术专题的讨论普及到大众至少要20年。
禅宗是突破佛教藩篱的佛教,只是始终留在僧侣和学者的手里,无法像儒家一样深入民间。
中国社会和国家重叠制衡,政治文化不分,所以思想往往和政治特权结合,而导致思想正统化,少数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少数贵族,为了保持既得利益和政治权力结合,以致本来是思想先锋者而沦为政治保镖,丧失独立开创性而保守守旧,导致社会制度和思想的僵化。儒家最大的优点,就是永远有一批在野的儒者以儒家思想体系来批评现有体制。
在社会中大家强调实用而不是思想。(30年过去了,依然如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