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荣:换车|故事
文/方长荣
【作者简介】方长荣,南京人,业余写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九斤在我们村里是受评最多的人,特别是老辈人只要谈到他,没有不摇头的,这一切都归究于他的叛逆,而且十分的厌学,是村里公认“不听话”的孩子。他比我大两岁,却和我同班,是个不折不扣的“留学生”,年级倒数第一名成为他的专享,在校那是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挨老师打更是家常便饭,就是回到家也是同父亲的狂风暴雨常相随。即使这样也没扭转他的态度,和父亲的顶嘴的一句名言“我就读一辈子小学。”成为我们村最大的笑话。大概是七八年的辰光,我们一起上了初中,但他特别的厌学,甚至严重到逃学的地步。为此,他父亲拿着棒槌在村里连路追打都无济于事,都认为是无药可救,勉强撑了个把月还是以辍学告终。
辍学回到村里便成了放牛娃,放牛之外便是满塘满坝到处捉鱼摸虾,由于村子前面就是水库,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活,被他利用的淋漓至尽。鱼虾除了家庭食用外还拿到镇上去卖,读书不行但经营头脑在村里还真是没人能比,可惜就是不晓得钱金贵,鱼虾换来的钱全被他换成乱七八糟的五金配件,一有空就见他在捣鼓。老辈们就说他不务正业,活耿是个“二流子”,谁也想不到没多长时间,他竟然成功装配了一辆自行车,这可是村里第一辆自行车。那晨光的自行车绝对是个紧俏货,有钱都买不到,老辈们旋即改口啧啧称赞:“这娃子还真有点聪明。”
有了自行车出行就方便,不甘寂寞的九斤又开始折腾,他在自行车后座上绑了个自制的木箱子,沿村走户叫卖起冰棒,开始了挣钱。不得不佩服他当时的眼光,这活辛苦自不必说,且晒的黑不溜秋,不过,他却是遐意十分。卖冰棍是夏天的活,春秋天他就卖晴纶内衣,反正什么赚钱就倒腾什么,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商贩。让村人刮目的是仅几年功夫,就将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成为当时村里的特大爆炸新闻。几乎全村的老小都跑到他家门口去看稀罕,羡慕满村,也有人嫉妒不甘,纷纷效仿以求致富,可惜,不是吃不消就是少毅力,没一个成功做到底的。
九斤干过的买卖还真不少,卖过冰棍和衣服,也贩过猪崽、卖过菜,倒腾过鱼虾等等无所不及。老辈们开始夸奖他:“肯干能吃苦,是个挣钱好手。”为做生意方便,他将摩托车换成了三轮车,正当红火之时,九斤又生举措让人诧异,他说国家都在改革开放,小打小闹挣不了多少钱,趁着发展的机遇,要到县城去做铝合金门窗及装修,绝对是个挣钱的活,闭塞的山村哪晓得什么“改革开放”,村人说他是有钱作怪,甚至说他是在作死。但不管怎样,九斤还是到县城去了,从此在村里再也没见到过他,犹如消失一般,九斤也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但大多不看好。
时间到了九八年的重阳节,也就是九斤离开村子的第三年,他凯旋而归而且是风光无限,一向无消息的他,竟然鸟枪换炮开着“桑德拉”荣归故里。听说还是乡政府特地邀请回来,和养老院的孤寡老人们牵手互动,活动结束又特地回到村里,在村长家摆了两桌,把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全请了来,每人还给二百元红包。村里没有不夸奖的,都说他致富不忘本、有钱不忘根,那辰光刚兴起称有钱人为“万元户”,九斤自然成为当之无愧的村里第一个“万元户”,其实大家小看了他。
九斤成为老板后,大伙很少见到他,因为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但家乡观念却没忘记,每年的重阳节都会赶回来,与老人们同乐已成惯例。除此之外还积极为村里做善事,见村头的大塘老是塌方影响村民出行,是他出钱又出人花了好几万给整治一新,听说村里的加工房因年久失修,过于破败甚至威胁到村民的安全,他二话没说出资翻新。二00年村里修水泥路资金有缺,他又一把拿出十万元交给村里,村民们一致要求在路边为他竖个功德碑,闻讯的九斤当即赶回来,硬是把该碑给毁了,他说:“为村里父老乡亲出点力本就该当,如果要竖碑就把原意给变了。我还得感谢政府和乡邻呢!”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九斤说:“感谢政府改革开放呀,不然,我怎么能先富起来?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才有这个老家呀!”
成功后的九斤其口碑相当好,为人也极为低调,他的公司做的很大,但每次回来仍然开的桑德拉。其实,他有几辆豪车,什么奔驰和奥迪都有,但他说那是公务用车,和乡亲们在一起,不能显得生分。他的豪车对于村民们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无论村里哪家只要有红白喜事,九斤的豪车从来没缺过。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