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赛丨53号作品】沈雁萍《王大》
文/沈雁萍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
王大从小脑子就笨,同龄的孩子四五岁的时候,都能背十二生肖了,他还连话都说不清楚;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前前后后都背起书包上学了,他却连路也走不稳。长到十岁的时候,稍微好点了,他妈就拉着他送他去学校。王大胆儿小,怕生人,见了老师同学,吓得躲在他妈身后死活不露头。好不容易送进了教室,可是他妈前脚走,他后脚就跟着,寸步不离。几次三番,都是如此,他妈没办法,就只好又把他领回家来。那时候,农村人都穷,孩子念书不念书的,也不打紧,所以从此王大再没进过校门。
王大没有念书,但是王大干活还是很踏实的。他妈给他个筐子,让他去铲草,他保准能把筐子铲得满满的。捡柴禾也一样,筐子捡不满,他就不回家,所以,动不动天都擦黑了,王大还没回来,他妈就地埂坡下水渠边上树林子里满世界的找,边找边老声地喊:“王大,吃饭来!王大,吃饭来!”
王大是个苦命的孩子,出生还没满周岁,他爹就因为在拆旧房子的时候,不慎被突然倒下来的墙给压死了。王大的妈哭天喊地也没叫活男人,只好含悲忍泪的独自抚养儿子。王大刚出生的时候,他爹见是个男娃子,高兴得不得了,他豪情万丈地跟老婆说,他这辈子至少得生三个男娃子,于是给孩子起名王大。谁承想他竟早早死了!王大的妈又要上工又要做家务又要带孩子,连明昼夜的忙个不停,偶尔闲下来,想起那个短命鬼男人,就一个人哭一阵自己的难肠,骂一阵男人的狠心,然后又脚不沾地的前院后院里忙去了。
再难的日子,一天一天也总会过去的。王大母子俩相依为命,苦着熬着,王大也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了。他妈托了人给王大说媒,可是周边的人一打听都知道王大是个半脑子人,所以没人愿意把姑娘嫁给他,为此,他妈愁得吃不下睡不着。后来他妈花钱请托了得力的媒人,给他从外地领了个媳妇来,三十岁的王大这才成了个家,他妈的一桩心事总算了了。
不久,生产队上组织剩余的劳力出外跟工程队搞副业,他妈在队长那里好说歹说,队长才答应派了王大去。后来,出去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了去,去了来的,只有王大一直没回过家。都出门一年了,王大的妈见不到儿子,都快急疯了。她又托人写信央求和王大一起干活的人,下次回来的时候一定把王大也给带回来。
王大终于回来了,见了挺着大肚子的媳妇跟见了陌生人似的害羞不说话;媳妇呢,遮遮掩掩的,也只背过脸不看他。见此情景,王大他妈是高兴一阵子,忧愁一阵子。
晚上,小两口睡下了,王大他妈又悄悄去听窗根儿,可是屋里定悄悄的,跟过去一样,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王大他妈摇摇头,叹口气,又悄悄离开。回到自己屋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心口窝儿疼了一晚上。第二天起来,洗把脸,一照镜子,俩眼圈黑黑的。她忍着泪,又忙上了,鸡儿猪儿的,都饿得直声叫唤呢,她根本顾不上伤心难过。
过了四五个月,王大媳妇临盆了,产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王大他妈高兴,王大也高兴,只有王大媳妇不高兴,哭哭啼啼的,不管孩子,自己也不吃饭。婆婆逼着她吃饭,逼着她给孩子喂奶,她扭过头,看也不看,恨恨地说,丢出去喂狼去。婆婆哭着劝她:“这个孩子托生在我王大媳妇的肚子里,就是我王大的孩子,就是我王家的根苗,以后再不准说这样的傻话。”婆婆劝着劝着,哭了,媳妇也哭,娃娃也哭,只有王大不哭,他不明白他们为啥哭,但他看着那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他觉得很欢喜。他妈叫他给媳妇端饭他就端饭,叫他给媳妇送水他就送水。他双手端着饭碗,立在媳妇的炕头,看看娃娃,看看媳妇,憨憨的笑着。媳妇始终不敢抬头看王大,但是终于从王大手中接过了饭碗,和着眼泪开始吃饭了,吃了饭,开始奶孩子了。
王大白天上工,晚上就想在媳妇屋里睡,被他妈撵出去了。月子里,一直都是王大他妈陪着媳妇睡,帮着看孩子。王大呢,一直都听他妈的话,他妈撵他,他就乖乖地睡到了旮旯屋里。
眼看孩子就要出月子了,一家子都很高兴。这天中午,王大从地上回来,不像往日那样急火火地往媳妇屋里钻,而是垂头丧气地磨蹭着进了厨房。王大他妈身子伏在锅台上,已经把面条下进了锅里,正拿着勺子一下一下地搅动呢,听见儿子扔了铁锹进了厨房,她倒有些奇怪,抬头一看儿子神情有些异样,就问他怎么了。王大憋红了脸,吭哧吭哧了半天,闷声闷气地说:“妈,女人怀娃娃,怀上几个月才生呢?”
王大他妈一听,手猛的一颤,勺子差点儿脱了手。但她很快就定了神,她拿过一只大碗,一边舀饭,一边头也不抬地说:“这个也不一定,有怀八九个月的,也有怀四五个月的,人跟人不一样,给,快给你媳妇送饭去,以后出去好好干活,别听外人瞎嚼舌根。”王大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从他妈的手中接过饭碗,兴冲冲地给媳妇送饭去了。
王大他妈伏在锅台上给王大舀饭,眼泪却止不住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有的落在漆黑的锅台上,溅起了几个小小的水花花,有的落进热气腾腾的饭锅里,霎时什么也看不见了。
(二)
有了儿子的王大似乎一下子长大了,他的脑子也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笨了,这一点变化,他妈和他媳妇也都感觉到了。譬如上地干活,他也不像以前那样时时叫人领着指点着了,他自己也慢慢知道哪块地里该除草了,哪片田里该浇水了。包产到户好几年了,各家干各家的,王大有的是力气,干活又踏实,媳妇儿也是个有眼力能吃苦的人,加上老娘帮衬着带孩子管家务,小日子一年年有了起色。
最叫王大开心的还是儿子牛儿。他太喜欢那孩子了,赶集回来,定会给他带零食;交流会上唱大戏,人多看不见,他就把儿子架在脖子上,一点儿也不嫌累。王大看不懂戏,就专门往懂戏的老人跟前凑,请他给牛儿讲戏。牛儿那孩子,不但长得眉清目秀讨人喜欢,而且非常聪明,听过的戏文,居然能给奶奶妈妈讲得头头是道。七岁那年要入学了,王大领了牛儿,去本家最年长最有学问的太爷爷家里,请他给牛儿取名。太爷爷沉吟片刻,在纸上写下三个字:王守义,并给他解释,守是辈分,义是仁义道义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坚守仁义道德,将来做个讲仁义有道德的人。王大手里拿着那张纸,嘴里念叨着王守义三个字,对老太爷是千恩万谢。
牛儿那孩子真的很给王大长脸,念书根本不用大人操心,上到三年级了,算术语文每次都是满分,有一次辅导站组织识字竞赛,他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竟然拿了第一名,可给学校争光了。看到牛儿的奖状,王大一家更加觉得扬眉吐气。
有一次集体出工砌农渠,不知是谁提的话头儿,提到了王大的儿子牛儿,大家都一片声夸牛儿聪明会念书,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大家说,牛儿将来保准能考上个好大学。王大高兴得满脸放着红光,只是说不出话来。见王大有些得意之色,李虎儿鄙夷不屑的说:“王大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就你那怂样,能生出那么好的娃来?你也不想想,苗好不好,全得看籽种,你说你有那么好的籽种吗?你个闲逼蛋,屁窝大的一坨坨自留地都慌着,要不是老子帮你撒种,哪有你的儿子!”
李虎儿的话,在场的人都有些听不下去了。当年李虎儿趁王大在外搞副业,强奸王大媳妇这件事,队上人尽皆知,只是当时王家孤儿寡母势单力薄,没人给她们出头做主,娘儿俩哭闹了一阵子,大家劝说一阵子,就不了了之了。后来王大媳妇怀了李虎儿的孩子并生了下来,这本来也是个心照不宣的事情,可没想到今天李虎儿竟然恬不知耻的当众挑明了,这摆明了他根本不把王大放在眼里!有人骂李虎儿太过分,睡了人家的老婆,还骂人家闲逼蛋,欺负老实人,小心遭报应,而大多数人又嘻嘻哈哈地附和着李虎儿,你一句他一句的打趣王大,问他到底有没有种。
王大红头涨脸的,憋了半天,粗声大气地说:“李虎儿,你的籽种再好,撒到我的自留地里,长出来苗来,就是我的庄稼!你骂我闲逼蛋,我看你才真正是个闲比蛋!你的籽种好,那你老婆咋没给你生个娃?”
在场的人都被王大的这几句话镇住了。王大活到快四十岁了,一队的人看惯了他窝窝囊囊木里木雏呆头呆脑笨嘴拙舌的样子,没想到他竟有这样的见识,竟能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来!
平时嘴巧舌辩的李虎儿竟也被王大的这几句话噎得半天声不上言来。风流成性的李虎儿,多年来今天摸溜这家的女人,明天跳那家的墙头,路头路尾见了人家的娃娃,动不动就拦住让叫他爸,十分的惹人厌。也许真是老天爷的报应吧,他老婆多年来,竟没给他生下个一男半女。
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李虎儿,做梦也没想到,今天会栽了这么大个跟头,还栽到了他从来就没拿正眼瞧过的半脑子王大手里!更加叫他恼羞成怒的是,王大竟然敢揭他的短儿!他回过神来,骂一声妈那个巴子的,抡了铁锹就朝王大扑了过来,大家一片惊呼。可是,谁也没想到,王大竟然一点儿也不怯阵!他一蹦子跳上了浅浅的渠岸,双手横握着铁锹,稳稳地立在岸上,只见他怒目圆睁,须发乱奓,活像戏台上演的大闹长坂坡的张飞。看到半截铁塔似的王大一副搏命的样子,瘦猴儿一般的李虎儿竟然先失胆了!他在距离王大两米开外的地方收住了脚跟,然后扛了铁锹,骂骂咧咧地掉头走了。
这个结局太让大家意外了,也就是这一刻,大伙儿才猛然觉得,王大原来真的挺像个爷们的!
一天晚上,王大他妈安顿牛儿睡下,自己出去上厕所。走到院子里,忽然听到儿子媳妇的西屋里动静挺大的。她犹豫了一下,又蹑手蹑脚地来到窗跟下。细听一会儿,老太太心里笑骂一句小短命死的,转身离开了。她进了屋才想起还没去茅房呢,就又转身出去了。她不由得又朝西屋看了一眼,心里说,我的儿,你终于开窍了!她的眼泪在黑夜里悄悄地从脸颊上滑落……
王大四十一岁那年,他媳妇给他生了个女儿。那孩子大一点以后,不但眉眼跟王大一模一样,而且右耳屏上也跟王大一样,长着个可爱的小肉桩桩。队里的人在大街上见了抱着女儿转悠的王大,都要迎上去逗逗孩子,并且喜欢摸摸孩子耳朵上的那个肉桩桩。他们诚心诚意地夸王大儿女双全,有福气。每当这时,王大总是憨憨地笑着,不知说什么好,就抱着孩子慢慢地走开了。看着王大的背影,大家都说,老天真公道,没有亏待厚道人。
倒是李虎儿,因为老婆生不出孩子,经常打骂她。他老婆呢,多年来也受够了男人的风流和虐待,终于有一天跟了一个四川货郎跑了!四十好几奔五十的李虎儿,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日子过得好不恓惶。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