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的前世今生,第四篇(2000-2021)

引子
设计院在解放前是个人建筑事务所的形式,解放后开始学习苏联模式,事务所解散,进入国营设计院的体制时代。1990年代,事务所又重回神州大地,真是一个轮回。
101号文件
199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01号文件),文件明确,“国有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型勘察设计单位可以按照法律法规允许的企业制度进行改革”。
随后,全国大部分地方政府都给出了具体的实施细则。
:“小型勘察设计单位应该改企转制一步到位,实行股份合作制。由全体职工共同出资购买国有资产,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
吉林省:“勘察设计单位属于竞争性行业,原则上国有资产可以大部分或者全部从中小院退出,使中小院的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者成为出资者”。
湖北省:“勘察设计咨询属于竞争性行业,国有资产可以大部分或者全部从中退出”。
江苏省:“中小型勘察设计单位可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原国有资本可由本单位职工部分或全部购买,技术骨干和经营骨干可成为主要持股者”等。
101号文件下发后的几年内,内蒙古自治区院、山东省济南市院、吉林省院、广西区院、宁夏区院、河南省院、大连市院、江苏省院等都改制为民营。

硕果仅存的国企设计院
据2018年建筑设计行业统计数据,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级建筑设计单位中,有10家是民营企业(占比32.3%)、国有控股(职工参股)1家、国有独资16家、全民事业体制4家;32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设计单位中,民营企业15家(占比46.9%)、国有控股2家、国有独资6家、全民事业单位有9家。
小编没有2021年的数据,但想来也不会差太多。整体看,规模较大的设计院中,民营企业已经占了四成左右。如果考虑到新成立的诸多民营设计院,那国有和事业编的设计院在数量上就微不足道了。
小编对此体会深刻。在2020年找工作时,大多数国企背景的,比如某电力设计院,某铁路设计院,招聘都是先邮寄一堆个人资料,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学位证复印件,各种证书复印件,然后才有资格参加笔试,笔试之后是面试。可谓层层筛选,虽然比不上考公,但也相去不远矣。
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厚重,私营企业的灵活,在市场的竞争中都展示的挺充分。既然都存在,那也有存在的理由吧。厚重如山,灵活似水,好比围棋的厚势和实地,协调才能和谐。

收费标准的改革
101号文件强调: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绝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还保留着事业性质,机制不活,功能单一;勘察设计单位数量过多,队伍结构不合理;收费标准偏低,税费负担过重,半数以上单位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等。
解读一下,核心的意思就是要设计院自负盈亏,参与市场竞争。之后制定的2002版勘察设计收费规范,还是很给力的。
本世纪初,其实勘察设计院并不多,收费标准不低,城市化的进程刚开始加速,所以那是设计院的黄金时代。刚刚走出体制的人们,都准备大干一场。
费用的具体数字不用纠结,只要对比现在的收费就一目了然。现在的费用都是在2002规范的基础上打折的。。。剩下的就不用多言了吧~~市场充分竞争,企业短期的效益会提高,但势必拉低市场价格。
最近小编在项目上,和钻机师傅们聊,他们也感慨今昔的不同,养一台钻机成本高,自己干活也辛苦,真是两难。言语中虽略带伤感,但他们还算乐观。
作为技术人员,又该怎么做呢?

勘察设计院的未来
工程总承包公司模式?技术咨询模式?个人事务所模式?走出国门?
未来在哪?
系列终。
前面三篇请点击
设计院的前世今生,第一篇(民国时期)
设计院的前世今生,第二篇(1949-1976)
勘察设计院的前世今生-第三篇(从事业单位到私营企业1976-2000)
感谢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