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法同时启动重新“封城”抗疫?德国华人学者说出背后真相
10月28日德国联邦与州政府经过8小时的疫情网络峰会后决定,将自11月2日起开始实施代号为“防波堤”的新一轮强硬限制措施,再一次实施全国范围的隔离封锁[。
腾讯新闻、腾讯医典联合推出系列策划《走近世界疫情》,聚焦全球疫情发展,邀请各地华人学者解读全球疫情热点。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欧洲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这两天法德两国总理同一天发布“重新封锁令”,让欧洲民众的心情又紧张起来。
我家住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这里的秋天和我居住过七年的北京一样,晴日看来也是秋景无限美,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作者家客厅望去的秋景,长满树木的山丘是占地60公顷的欧洲最大的林园之一Exotenwald。来源:作者供图)
然而,这周随着秋雨一日凉似一日,一直没有完全散去的疫情,却又再次来袭。
根据联邦疾控机构科赫研究所(RKI)的数据,10月25日起疫亡人数破万,10月28日德国新冠日增14964例,联邦与各州政府再次召开疫情峰会,一致同意并宣布:德国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1](Gesundheitsnotlage)。
据《纽约时报》报道,第二波欧洲疫情患者的年龄中位数,已从第一波的60岁下降到37岁左右,20岁以下的年轻人成为感染人数上升最快的群体,而且一半以上为无症状感染者。欧洲疾控中心数据同样显示,欧洲第二轮疫情整体感染患者趋于“年轻化”。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目前欧洲的新冠高阳性率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包括检测能力的提高和检测范围的扩大。与2020年年初相比,年轻人的新冠感染率正在上升,这可能导致老年人和高风险人群感染,从而造成重症患者病亡率上升。
德国今年春季的疫情高峰以输入性为主,感染者多是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周边国家滑雪度假之后,将病毒携带回国,呈少数几个点的小规模局部暴发,影响范围有限,传播轨迹清晰,感染者及时隔离后可以很好地控制住疫情局面。
而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同。这一轮传播很多发生在私人聚会上,比如年轻人在酒吧中的聚会,这使得追踪的难度增加,也使得德国疫情已经从输入性的少数局部点状暴发,进化为本土的多“热点”暴发。
除此之外,新冠病毒这类呼吸道病毒季节性特点都很明显。这次疫情再次暴发,发生在初秋时节,天气转凉,美国国土安全部(DHS)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21~24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半衰期为6小时,如果温度更低,或者湿度减少,病毒的存活时间更长[3]。由于低温条件下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更久,促进了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如果病毒在环境中,夏天因为高温,有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病毒会很快被杀死,不容易继续传播,而冬天病毒则会存活较长时间。
同时,由于气温转冷,日照变短,室内活动时间增长,封闭空间内出现了更多的小型聚集性传播。
但风险是相对的,防控疫情并不能只是靠天气,重要的还是要有认真的措施。
10月28日德国联邦与州政府经过8小时的疫情网络峰会后决定,将自11月2日起开始实施代号为“防波堤”的新一轮强硬限制措施,再一次实施全国范围的隔离封锁[2]。
(图源Bild, Foto: dpa)
根据新一轮的封锁隔离规定,即将给民众日常生活带来诸如以下的一些限制:
●接触限制:公共场合允许来自2个家庭或以下成员聚集,人数最多不超过10人。政府呼吁民众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避免私人旅行,例如一日游和探亲访友。
●暂停休闲娱乐:禁止所有休闲娱乐性质的大型活动。健身房、运动场、剧院、影院、音乐厅等将被关闭。德甲等竞技体育比赛在禁止观众入场观赛的情况下仍可正常举行。
●酒店餐饮业再次停摆:酒吧餐厅关门停业,食堂不受此禁令限制。所有酒店旅馆除必要的商务行程外禁止提供旅游住宿服务。
●护理和零售业:美容按摩文身场所将关闭,在满足现有的卫生条件要求下,理发店可以保持开放,商店将限制客户人数(确保每25平方米的销售区域不超过一位客户)。
●幼儿园和学校将继续保持开放:在新一轮限制实行2周后,将再次召开会议根据届时疫情形势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工作场所:原则上要求雇主允许其雇员在家工作。
与春季限制措施不同的是,本次将不关闭幼儿园、中小学、工业企业、手工业企业以及商店。零售商店、超市等都将在采取卫生措施的条件下正常营业,而卫生措施包括限制客流量:每一位客人在商店里要有25平方米的空间。
默克尔也再次呼吁,为了圣诞节期间家人朋友能够见面聚会,即使在疫情中,也不必再采取进一步限制措施,这就要求大家再次共同努力。目标是减少75%的接触,让感染率重新回到接近50(每10万人感染者50人)的临界值。
德国春季疫情的陡峭曲线如何被“拉平”的?
(德国新冠日增曲线,以及预测此次秋冬季疫情将持续至2021年3月份,图源:coronazahler网站)
目前第二波封锁还未实施,所以就先谈谈在第一波疫情封锁期间,我作为一个普通人身在德国的感受。
第一波的封锁,州政府的禁令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缩紧的分级抗疫措施至限制公共场合2人以上的活动,疫情缓和后的开放令也是如此逐步放宽的。
我仍清楚记得,3月13日收到孩子幼儿园发来州政府关于16号关闭学校和幼儿园通知,然而当天下午还收到了幼儿园同楼层有孩子的爸爸确诊新冠的消息,于是迅速接孩子回家提前开始了居家隔离。
巴符州的幼儿园一直关闭到了6月29日,其间工作日都能收到老师们录制的各种视频,以及关于疫情的信息和通报,并且有个特例是幼儿园仍然为社会关键职能机构的人员(医护人员、警察、消防队员、环卫工人、电信人员、运输员工、超市员工等等)继续提供照看子女的服务。
随着德国确诊人数的增长,以及默克尔的电视讲话和医生们呼吁大家居家,在家办公一周后再也听不见邻居小孩子们一起玩的喧嚣,也不再看到家长们聚在一起聊天,而是多了些在花园里劳作的身影。
超市的卫生纸和部分食物出现了短缺,网购新鲜食物比如水果等在德国还不普遍,配送次数人员时间等都很短缺,基本预约不到,所以想吃到新鲜蔬果,仍然需要去超市采购。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独居德国老爷爷,我去超市采购也会帮他买些,偶尔隔着院墙聊聊天缓解他想念儿女和孙辈而不能见的抑郁,两周后就看见有志愿者为他这样的老人送食物了。
而关于戴不戴口罩的争论,一直了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刚开始我戴口罩去超市都引人侧目,到了4月27日全德几乎都需要戴口罩才能进入商店、医院、公交等公共场所。但是户外全靠个人自觉,与人保持1.5米的社交距离。
(开放城堡公园后的海德堡城堡和老城,来源:作者提供)
自5月之后,疫情逐步缓和,但从未清零,公园、社区户外游乐园等逐步开放,春光正好,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
6月29日至今学校和幼儿园恢复上课,家长接送需要戴口罩,但是老师学生不需要戴口罩。
餐厅、影院、食堂等恢复开放,但是就餐以及去医院就诊或探视都需要填表格登记个人信息,有些手术比如拔智齿等需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
国内我认识的青壮年劳动者,为了复工或者出差一般都已经做过至少一次新冠检测,而在德国完全没有那么普遍,复工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只有少数医院和研究机构可以自愿检测。德国仅有法兰克福和汉堡两地的机场检测站具备“随到随检”和当天出具报告的能力。
8月学校放假两周,欧洲各国开放边境使得跨国旅行变得频繁。夏天的传统节庆和10月德国的统一日还有啤酒节庆典被取消,但私人聚会比比皆是。
(周日的德国儿童户外游乐场,在场约百人但无人戴口罩,右侧为一场生日聚会。来源:作者供图,拍摄于2020年10月25日)
据德国生活报报道,在5月30日的视频通告中,第一波疫情平缓后,默克尔感谢了德国人民在疫情期间的谨慎态度。她这样说道:
“我们相当优秀地通过了这场考试,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民谨慎、理智又负责,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我们避免了很多后果,我们共同的成就就是我们恪守了禁令。你们使我们的国家得以不用经历那么多。”
但这次德国还能平缓度过吗?
其实还是得看防疫措施的具体实施,比如,是否要佩戴口罩?人们是否要严格遵守社交距离?大范围的日常快速检测能否实现?是否能追踪到每一个密切接触者以及保证有效的隔离?有没有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的卫生防护措施?
地理上,欧洲各国之间封锁比较困难,欧洲各国为控制疫情采取了阶段性境内封锁令,疫情得到控制。但欧洲国家逐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自6月开始向邻国开放边境,这导致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传播病毒的几率大幅提升。周围一圈国家一片飘红(疫情严重),德国如何能“独善其身”?
(图源:欧洲疾控中心)
心理上,很多德国人包括医生同事们仍然觉得新冠只是更加严重的流感,觉得认识的人没有听说有感染或者没见过重症的,但是他们毕竟还是保留着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毕竟这是一个狗都需要上课当个守规矩好宠物的国家)。
政治上,联邦政府有限的中央权力,与西方民众对于个人自由与隐私的在意等多种因素,使得很多限制性措施都无法真正落地。面对第二波疫情,真正考验的是民众对政策的自主遵循程度。
而医学上,目前德国新冠疫苗只有一个进入第三阶段测试,仍然没有确切的好消息。
我的老家在湖北荆州,从2020年年初眼见着封城天天为国内的疫情和父母家人们揪心,到现在他们看着欧洲的疫情不停挂念询问。
和所有在外已久的华人一样想回国想爸妈,跟家里视频时,我两岁的孩子咿呀学着用中文叫爷爷奶奶,但估计她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是她远在中国的亲人。
秋风瑟瑟,希望远方的家人平安的同时,希望隔壁的德国爷爷圣诞节能平安和他的家人聚会,等疫情过去我也能早日和父母团聚。
(初秋丰收的菜园子,来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