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老师提出来: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
刘渡舟老师提出来: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症,抓主症肯定能提高疗效,这是比较明确的。但有些人对主症的内涵理解有偏差,所以对主症的内涵理解也是个问题。
比方有些人,他记住了病人有很多种症状,但他只抓住了某一个主症,用了针对这个主症的药物,感觉应该是方证对应的,是有效的,但这个时候他没有顾及到其他症状中的主症,把别的主症给忽略了,所以往往没有疗效,有时候反而还会加重病情。
还有一部分人学习经方以后,记住了经方的适应证。病人来了,他就会拿自己记住的一些症状与病人的一些症状进行对比,比如发现病人有口干口苦,就认为这是小柴胡汤证,有时候就错了。为什么?因为你仅仅顾及到了其中某一个局部,忽略了整体。下面就从一些病例中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局部和整体的观念。
我们医院的一个进修医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病例:这个病例是一个男性患者,23岁,发烧有3天了,3天前因为感冒出现发烧,当时体温有38℃多,还有怕冷、头疼等一些症状,吃了一些退烧药,高烧就退了。
当时他去我们医院发热门诊找这位进修医生看,进修医生说得很明确,病人有典型的发热、汗出、恶风、头痛、鼻塞、脉浮缓,是很典型的桂枝汤证。他给病人开了2剂桂枝汤原方,没有效果。
后来这位进修医生就跟我探讨,他说难道张仲景的原文或者桂枝汤有问题吗?病人的一些症状和原文对照是完全一样的,怎么用桂枝汤以后没有效果呢?我说假如这个患者确确实实有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这些症状,在排除其他症状以后,这就是单纯的太阳表虚证,那么用桂枝汤应该是有效的。
但是为什么对这个病人没有效?我觉得这些症状还有待于考虑,为什么要考虑?我给他分析了一下,他没有问患者有没有口干渴、舌红苔薄黄,假如患者有这些里热的症状,就要考虑太阳阳明合病。发热、汗出、脉浮缓也可以见于太阳阳明合病吗?这是可以的。因为在《伤寒论》第27条桂枝二越婢一汤里提到了“脉微弱,无阳也”。是说表未解、里有热了以后,热逼迫津液外出,也可以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上也有浮缓的表现,是可以表现为表热的,假如患者有干渴这种症状,就不能单纯用桂枝汤了,要用桂枝汤加石膏,或者是桂枝二越婢一汤。
还有一种情况,假如患者还有口苦,这时应该考虑什么呢?考虑太阳和少阳合病的可能性比较大。进修医生就问:“少阳病是典型的弦细脉,为什么会有脉浮缓这个症状?”第一,我不知道他摸脉是否真的是浮缓;第二,典型的单纯的少阳病可以是弦脉,但是少阳病合并有这种表不解的症状时,也可以是脉浮缓。因为《伤寒论》条文里面提到“血弱气尽,腠理开”,指有津液损伤,内部的精气弱了,还有疾病往里传变的可能,所以血弱气尽、精气不足可以表现为弱脉、还有缓脉,加上患者又有表不解的症状,所以也可以表现为脉浮缓。要是有口苦的话,这就是典型的少阳太阳合病,应该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假如患者在有口苦的基础上又有口干渴、嗓子干那种表现,应该辨为三阳合病,可以用小柴胡合上白虎汤、桂枝汤,或者是直接用小柴胡合上麻杏石甘汤。
这个病人依从性确实好,他第二次来了以后,我们医院的大夫就问他还有没有别的症状,于是又仔仔细细地问,问到他还有口苦,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有很明显的干呕症状,所以就考虑是少阳病。给这个患者开了柴胡桂枝汤的原方三剂,结果服完了一剂药以后就出汗,轻微的发热、怕冷、头痛、鼻塞这些症状已经消失,服了两剂药感冒基本就好了。@快问中医 @四合中医 #快问中医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