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每一个灵魂都有被人原谅的理由

每一个灵魂都有被人原谅的理由

《一个人的朝圣》是我正处在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中阅读的。那时的我倍感孤独,迫切的想要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因此流连于一次次的活动和朋友的约会中,想要用繁忙的安排来排挤掉怀疑自我无意义生活的念头。当然,结果并不让人满意。我又选择了十分极端的的闭门不见,放空自我的游走在梦与虚幻之间,让自我更能够触碰到自己的内在。结果,因为虚空而让我无法接受自己对生活的虚度行为!我在这次尝试中因为触碰虚无,不断的追问自己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直到回到问题的原点,对生活的意义更是产生了怀疑。

我明白,我所处的阶段和我对人生的追求,许多人也曾有过类似的挣扎。颇感幸运,恰在此时,《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让我找到了一个好像说出我心里话的知心好友,让我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同时,阅读过这本书以后,再一次验证了一个事实即我对人群的漠视与对个人的热爱。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源于群体让我感觉不到温度,而只有个人,不论他有多么不堪都有让你感动的瞬间和温暖的片刻。所以,如果将《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哈罗德当作一类人来描述,我想,我会理所当然的厌恶。而这本书恰恰选择哈罗德作为主角,通过讲述一个65岁在外人看来一事无成的老人的赎罪过程,让读者更加尊重他和理解他,并从中与平凡的自我说和。

《一个人的朝圣》让我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被原谅的理由。我们一生不过都是在自我满足和自我救赎中度过。你幸福的可能是别人所钦羡的,你失去的或许正是他人所得到的。在这种动态平衡中,我们既是获得者也是失去者。得与失之间,让我们拥有被他人谴责的理由,同样也有了被他人原谅的原因。

阅读过此书后,我庆幸自己比主人公哈罗德以及他的妻子年轻太多。他们之间的误会与痛苦的酿成让我警醒,做一个学会沟通的人!虽然,人的情绪时有起伏,人际关系也难以把控。但是,学会反省自我,并为之付诸行动,不让时间将一段来之不易的情感摧毁,也不要轻易蹉跎了自己的人生。哈罗德在我看来就是个生活的loser,所幸,他最终得到了自我的救赎。我不想做一个失败者,这种失败不是他人的评价,而是自我的认同!我想做一个理智的可以对自己绝对负责的人,不仅可以经营好自己,同样也可以为他人创造快乐,做别人生命中的一个有意义的过客。

一本书的力量相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而言总归是有限的。不过,在一个阶段,它会是你的良师益友。正如贾樟柯在他的《山河故人》中所说: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一本书亦然。如果,你觉得此时的自己平庸失败,碌碌无为。那么,趁活着,从同样身之为人的哈罗德身上找到接纳自己的理由,原谅自己,化为行动。

《一个人的朝圣》摘抄

1.人们都自觉和对方停留在最表面的交流,因为言语之下是深不可测、永不可能逾越的鸿沟。

2.埃克赛特让哈罗德吃了一惊。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建立了一种内在的节奏,城市里的喧嚣仿佛要将这种节奏打乱推翻。在开阔的天地间,哈罗德又舒服又安全,一切适得其所,他感觉自己成了某些伟大的东西的一部分,再不仅仅只是哈罗德。但是在城市,当视野变得如此浅窄,他又感觉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无论发生什么,他都还没有准备好。他低头寻找大地的痕迹,找到的只是砖石和沥青。一切都让他不安:交通、高楼、拥挤的人群、嘈杂的通话声。他对路过的每张脸微笑,这么多陌生人,真让他筋疲力尽。

3.他停下来吃饭,却看到一长串可以选择的三明治,最后忘了自己还饿着肚子就离开了。(他到底是比较喜欢芝士还是火腿,抑或是那天的特殊推荐,海鲜什锦?另外,还想不想吃点其他东西,比如寿司?北京烤鸭?)在原野上孤独行走时清晰如明镜的事情,此刻在丰富的选择、喧闹的街道和展示着林林总总货物的玻璃窗前,却渐渐模糊了起来。他真想尽快回到野外去。

4.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

5.原来只要知道寻找的是什么,就往往能从身边随手拈来。

6.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记忆中的时间地点渐渐开始模糊,他开始记不清那个税务稽查员是不是真的没穿鞋子,又有没有一只鹦鹉站在他肩上。但这些都无关紧要。他发现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渺小与孤独使他讶异,牵动他内心的温柔。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便显得平淡无奇。哈罗德无法再否认其实一路上见过的每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两难。

7.真希望这年轻人能珍惜语言的真情实意,不要拿它们当弹药来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