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有谁知冷暖 葬花诗谶吟成真
文/戬穀居士
在《红楼梦》第二十六、七两回中曾这样说,宝玉大病初逾,被袭人劝说走出怡红院闲逛解闷,不觉进入潇湘馆。
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便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不由将脸贴窗往里看,忽听得房内一声细细的长叹,“每日情思懒睡昏”!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
宝玉不觉心痒笑出声来,随即掀帘进入房内。黛玉感到这声忘情之吟被宝玉听到,赶忙拿袖子遮住羞红的脸,宝玉却故意对给他斟茶的丫头紫鹃打趣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
原来自茗烟买回那些古今传奇小说后,宝玉对“会真记”爱不释手。那日在沁芳闸桃花岸看时,也被黛玉细读,只觉词句惊人,余香满口。当时宝玉曾借书中戏文笑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听罢也曾佯怒笑还一句说,“呸!原来你也是个银样蜡枪头”。
今日宝玉无意的这句戏语玩笑话,不想却惹黛玉恼怒起来,他连忙赌咒发誓赔礼。这时,袭人赶过来,说是宝玉父亲要见,就赶忙拉其走了。
黛玉一直到天黑也没见到宝玉,心中忧虑牵挂,就在晚饭后来到怡红院,急忙两次叩门未开。
谁知事巧,院中丫环晴雯和碧痕拌嘴,见宝钗来看宝玉未走,又听有人敲门,不分皂白就说宝玉不让任何人进来,凭你是谁也不开门。
黛玉听了这话,又知宝钗在内,想到自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寄生为客,不由的泪珠就滚落下来,越想越气的越发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立在墙角花阴之下,悲悲切切鸣咽起来。
不期这一哭,连那附近柳枝上的宿鸟也不忍再听,俱飞走远避。正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书中那《哭花阴》诗道:“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闱。鸣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且说黛玉有这一哭,略受风寒,回到屋中,倚着床栏,双手抱膝,眼中含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入睡。
天明是四月二十六日,到未时芒种节到,园中各处的花枝,要系上用绫锦纱罗叠成的旌旗,祭送花神。黛玉怕人笑说起迟,待见过众姊妹就急忙别去。
过了一会,宝玉不见黛玉,又看地上有许多凤仙、石榴落花,心想定是黛玉心中气未消,就弯腰把这些花瓣兜拾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奔向那日与黛玉同葬桃花之处。
待转过一面山坡,将见花塚,听到有呜咽之声,“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原来是黛玉在一面数落一面哭,好不伤心,听得宝玉不由地痴倒在地。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自己身世及人生遭遇的全部哀伤泣诉,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风格上效初唐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
这首诗可分三段来读。
从首句到“至又无言去不闻”,共三十二句。黛玉自叙葬花缘由,以花喻己,说明了自己身世之凄凉,遭遇之辛酸。
写作手法上以叙说和抒情交替进行。首句以花满天点明春天美景,以柳丝飞絮来描述春意盎然。而“手把花锄出绣闺”句及后,黛玉不仅把自己的形象表说明白,还叙述了她自己心里因惜花从而才去葬花。
从“柳丝榆荚”句,到“一朝漂泊难寻觅”句,以落花自喻,叙说了自己身世之悲和对未来不幸的预感,哀叹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从“花开易见”到“无言去不闻”这十二句,黛玉以铺叙为主,着重写了葬花过程和怜春不寐到恼春的矛盾心理。
第二段从“昨宵庭外悲歌发”,到“强于污淖陷渠沟”句,黛玉先写明了前夜在怡红院外花阴下哭泣的感受,特别是“愿奴胁下生双翼”这句,她在哀愁中又有了对自己未来追求的倾诉。
第三段是从“尔今死去侬收葬”,到“花落人亡两不知”,最后这八句写尽了人生哀伤和悲凉,既有她对自己不幸命运的预感,也有对大观园众姊妹不久必将沦落飘零的预示。
黛玉的这首《葬花吟》,通篇细读,诗意并非一味哀伤凄惨,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也是在幻想自由幸福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
这首诗不是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其意也完全不在于字句表面的伤春惜花和悱恻缠绵。诗中所写也并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密切相关。
《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己的诗谶。
作者简介:赵留喜,号戬穀居士,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人。有个人诗集《戬穀居诗稿》、《秋窗拾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