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工蜂多干活并不是养蜂技术,让工蜂合理劳动才能养好蜂
同样是养蜂,同样是一个蜂王,技术好的能养出几十脾的蜂数,不好的却连架继箱都难。抛开地域因素,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人养蜂蜂群发展速度相差很大,越是想养出强盛蜂群越是不成功。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子脾差不多,为什么人家蜂群成倍发展,自己的却发展不起来?
这里我讲的是中北部地方养蜂,主要是意蜂养殖。因为这些地方蜜粉源条件不如南方多,主要靠两三个蜜源花赢得收入,有的地方甚至只有一个大蜜源,这就必须要求养出强盛的蜂群,以高产赢得效益。可以说,如果不能养出十几脾以上的蜂群,是很难有收益的。
在我认识的养蜂人中间,有的人无论如何养不出十几脾以上的蜂群,一年忙下来也没有多少收益。就非常奇怪,同样是一个蜂王,同样也有五六脾的子脾,为什么蜂群就发展不起来了?而父亲给出的建议是,这些人养蜂一直让工蜂疲于奔命,寿命太短,所以才发展不起来。
工蜂寿命长短跟劳动量有关,劳动量大的工蜂只能活一个月左右,而没有繁重劳动的能活三个月左右,完全没有抚子劳动的越冬蜂可以活五六个月以上。所以要合理安排,避免劳动量大,让工蜂寿命长能多抚一代子蜂群就是在加倍繁殖。如果让工蜂活一个月,一代幼蜂出巢就会死一代工蜂,繁殖速度就很慢,如果产子少了,甚至越繁越少。
既然抚子采集会使工蜂寿命缩短,在繁殖期和蜜源期就不能加大工蜂负担。特别是春繁时气候恶劣,必须合理安排尽量让工蜂活久点,而不是只想多产子,不管工蜂能养活吗?用密集的蜂应对恶劣天气是唯一的方法,春繁时堆积的蜂才能维持正常蜂巢温度,才能抚育健壮幼蜂。必须记住低温春繁二十只工蜂才能抚育一只幼虫,如果想二十只工蜂抚育十只幼虫,蜂死得快,根本发展不起来,而且蜂病频发,麻烦不断。
只有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时,工蜂不为维持蜂巢温度而费力,才能让弱小的蜂群存在。温度适宜时,一只工蜂可以抚育二十只幼虫,要明白气候条件与繁蜂的关系,千万不能随便违背。不适宜时要密集繁蜂,适宜时要抓紧时间繁蜂,这才是养好蜂的绝招。不要以为过多的饲喂让蜂王多产子就会发展快,弱小蜂群如果产子过多,工蜂死的快,这些幼蜂可能会发育不良,最终也会失败。
我们在蜜源花开前注意繁蜂,也是为了避免工蜂既要忙于抚子又要采集而累死。所以春繁是养蜂的重中之重,此时工蜂不用采集专门抚子,只要能有五六张的大子脾就成为强盛蜂群,以后不用再用心繁蜂,蜂群也会根据蜜粉源花期稳步发展,只要防治好蜂病虫害,收益就是稳稳当当的。
所以在中北部地区养蜂,要认真搞好春繁,不要等到蜜源花开了,又想产蜜又想繁蜂,急着加脾急着分蜂,让工蜂加倍劳动,这样蜂发展不起来,蜜也不会多产。
当蜂群真正达到十几脾以上时,抚子产蜜根本不费难,有足够的劳力蜂分配 ,蜂王产子再多也能抚育成功,有花蜜也能集中采集。人多好办事,蜂群也是这样的。所以强盛蜂群哪怕只有五六张子脾(实际上无论有多少张蜂脾,子脾的数量是固定的六脾左右),因为工蜂劳动量少寿命长了,所以才有一二十脾蜂,甚至更多。
而蜂群数量并未达到,勉强让工蜂抚育五六张张大子脾,还要去采集,疲于奔命的工蜂就会死的快,这样一样多的幼蜂出房,可是死的快了,蜂群就发展不了。
所以养蜂人,不是逼迫工蜂多干活就是养蜂技术,如果只记着多产子多取蜜是养不好蜂的。多产子累死工蜂不值得,见蜜就取也不会使工蜂多干活。取蜜后工蜂要费很多的精力清理巢房,如果没有酿造成熟的蜂蜜,幼虫需要抚育时,工蜂不得不用没有酿造成熟的水蜜给幼蜂吃,这样会使幼虫营养不良,体质差寿命短。这样的幼蜂是难以应对以后繁重的劳动的,死得快蜂群发展不起来。
也许有很多人怀疑这样几个箱体会真的有那么多蜂吗?就算是两个蜂王也不可能多几十倍的蜂吧。可是多箱体养殖是国际上已经通行的养蜂方法,这么多箱子,里面绝不会是空的。人家就是不让工蜂太劳累,才会有这样强盛的蜂群。这样的蜂群一次性取蜜几百斤也是很正常的,比起你们想尽办法让工蜂多干事的收益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