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览 | 2021年第15期内容预览(附全文目录)
建党百年献礼
百年风雨路,杏林创辉煌
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中医药科技成果
王秋华
1921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医药发展迎来了转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中医药救死扶伤,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中医政策。
井冈山时期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中医药救死扶伤。陕甘宁边区政权建立后,党中央成立各种研究机构发展中医药,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推进中医科学化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培养中医后继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医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该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中医药的重大科技成果,从六大方面展示了中医药理论研究、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开发等方面科技创新亮点。这些代表性成果既包含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又包含百姓关注度高、科研难度大的热点话题,充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医药创造的辉煌成就。
学术探讨
基于络病学说探讨鼻鼽的治则治法及用药特点
禤达科,刘元献,李许娜,等
鼻鼽发病以络虚为本,邪气、伏邪、痰瘀为标,络虚不荣、络脉不通为基本病机。该文以“络以通为用”治法为基础,以叶天士提出的“大凡络虚,通补最宜”为指导,结合络病三大类通络药(辛味通络药、虫类通络药、藤类通络药)的药物特点,提出鼻鼽“实证通络,虚证补络,虚实夹杂通补相宜”的治则治法及用药特点,以完善鼻鼽从络论治的理论体系。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老年功能性便秘
李 彦,李红燕,刘世茹
功能性便秘是由于非器质性因素导致的排便障碍、粪便硬结、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腹胀、口干、乏力、倦怠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老年人为功能性便秘的高发人群。该文基于玄府理论,结合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出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病机、治法及方药,以期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因病机
霍秀云,朱 珊
慢性扁桃体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该病病因复杂,感染是其主要因素,并与免疫、环境、饮食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该文以“虚气留滞”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中医病因病机,以期为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提供新视角。
名医传承
浅谈名医张锡纯论治脾胃病思想及用药特色
罗 东,王文文,卢雨蓓
张锡纯对脾胃病论治有其独到见解,其脾胃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兼容李东垣“补脾阳”与叶天士“益胃阴”,并广纳黄坤载、徐灵胎等医家之长,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脾胃论治体系。该文主要阐述其脾胃病思想及用药特色。
赵杰从阳虚与郁辨治抑郁症的经验总结
曹 雪,赵 杰
赵杰教授认为郁致阳虚是抑郁症发病的基本病机,阳虚致郁是抑郁症发病的核心病机,气、血、痰、火、湿、食诸郁阻碍、消耗阳气,导致阳虚不足,以阳气为主导的各项生理、心理功能下降,最终导致抑郁发生。故治疗时应以扶阳为本,治郁为标,标本同治。在辨治中,赵杰教授重视调整阳气升发与收藏的平衡,以恢复人体自身阳气之运转和各项功能。
特色疗法
针刺扁担穴结合痛点放血治疗肩周炎34例
林津仪,宋莉敏,刘笑笑,等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部疼痛、痛处固定、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周围组织产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病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粘连,活动受限明显,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目前西医治疗方案主要为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痛点封闭,但长期应用会使胃肠道受损或引起骨质疏松。本研究采用针刺扁担穴结合痛点放血治疗肩周炎34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提拉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颈椎X线成角变化和临床疗效
陈国华,余焙佳,许秀玫,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椎动脉受到椎间孔周围骨赘或椎间盘突出的刺激,导致头部供血异常,继而出现眩晕、头痛、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症状的临床疾病。提拉旋转手法是汕头市中医医院林创坚教授总结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创制的推拿手法,是对传统旋转手法的调整和改良,具有易操作、风险系数低、见效快等特点。本研究探讨提拉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颈椎X线成角变化与临床疗效。
独活寄生汤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三步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范 珺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且多发的骨科疾病,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病理特点,严重时会导致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出现行走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关节退行性变、骨质疏松有关,西医治疗以消炎镇痛为主,必要时可行胫骨、腓骨截骨及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而长期服药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故本文探讨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三步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医限食疗法即在限定时间内保证基本能量需求的前提下,以中医健脾补气为基础,通过减少特定食物的摄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科学的限食疗法可有效减轻体质量,改善血脂指标,降低血糖、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中医限食疗法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医话医案
脑系疾病多缓慢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症状反复出现,西医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为主,且需长期服药,但在疾病后期患者多对药物耐受,使药效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文介绍了脑病科慢性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演变过程,总结痰、瘀致病的理论根据和规律,通过分享典型病案讨论该类疾病的治疗思路和临床常用药物,旨在从中寻找规律,找到解决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刘玉玲,汪栋材,吴海滨,等
异病同治是中医特色。中医治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可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一般规律。辨证可抓住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分清主次,从而确定相应的治法,故辨证强调抓住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所谓异病同治,即不同疾病发展过程中只要出现了相同病机,便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该文通过分享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皮肤瘙痒、脱发、便血3则病案阐述异病同治的临证经验,以期提高辨证论治过程中抓准病机的能力,使异病同治思想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