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且涟猗 || 风流说风流
风 流 著
风流说风流
风流
我取笔名风流。很多人说,你怎么用这个名字。言外之意,不用说。他们说这名字的时候,后面的字用的是轻声。我诧异于当今很多人不会了轻声,所有该用轻声的地方,都学了经济发达的南部沿海城市与地区,那些土著居民的普通话。刚刚见多不怪了,偏在这里又轻了声。当然,我知道,很多人这样说的时候,并无恶意,或许就是善意的提醒。
风流一词,有多种理解。上网查“百度百科”,有八个解释之多:(1)风采特异,业绩突出。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如:是真名士自风流。(3)放荡不羁。如: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4)具有色情特点或色情上得到满足。如:风流小说。(5)风俗教化。如: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6)遗风,流风余韵。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风度;仪表。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唐·杜甫《咏怀古迹》。(8)风韵,多指好仪态。如:[黛玉]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有四,约融于上述“八说”。其实,这些都是引申之义。再查“百度”,“风”的自然释义是:空气流动。与《现代汉语词典》里“风”的第一个释义是一致的。再查“流”,“百度”说,流者,动也。《现代汉语词典》里“流”的第一个释义是:液体移动,流动。
据此,我以为,风流者,本义为“风流”,主谓结构。成语“风流云散”,倒是贴了本义。所以,我在博客上先答复了博友的疑问,再公告之:“世事如风,岁月如流。风也流。风流无痕,不妨一流。”还在“兜风”。还是据实以告吧:“取名风流,实为感恩。父母之姓,冯刘是焉。用其谐音,易记尔。”
至于以“风流”为题的诗词歌赋戏曲舞蹈,还有小说影视之类,各有所好,各取所需,概不由人。我本人还是欣赏“百度百科”的这种理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风流”,是文人们所追求的。正因为他们对历史的博览精思,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对个人生存的独特体验,才会有对风流的向往和追求,才会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高歌;才会有杜甫的“穷年忧黎元,惊呼肠内热”的执着苦吟;才会有苏轼“一尊还酹江月”的深回咏叹;才会有柳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不绝情思;才会有关汉卿的“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不羁情怀;才会有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不悔绝唱;才会有于右任的“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的不死之心……
还有云游四海,还有开怀畅饮,都是古人的风流,焉能一叶障目,只见“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耶?我的朋友们对“风流”也有不同的感知与理解。其实,风流不风流,不能光靠耳朵,光靠眼睛,还得要用脑袋,用胸口。
欣赏,还没有超出理解的范畴。如何风流,风流如何,也不由人。
2009年11月11日深夜于“一鹤轩”
作者简介
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山东肥城人,肥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室主任科员。文史学者、业余作家。1967年4月生于泰山西南、汶水之阳东军寨村。1988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并参加工作,1995年7月函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由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转任乡(镇)党委宣传干事、党委秘书、党政办公室主任,后调市优化办(纠风办),再调市政协。曾任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政协文史委特邀研究员,泰安市重点社科课题负责人,肥城地方志特约研究员。个人业绩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肥城年鉴(2018)》《边院文化》和新编《边院镇志》以及肥城市情网等,在新浪网建有个人博客(风流的博客)。斋名泰山西麓一鹤轩。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诗词,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散文百家》《青年文学》《泰安日报》《泰山学院报》等,入多部文选。出版散文集《清且涟猗》《甲午书简》。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左丘明文化和肥城历史文化。主编、合编(副主编)、参编和策划文学、历史、文化、教育、党建、史志等各类图书20多部(正式出版11部,将出2部);创办左丘明研究唯一专门杂志《左丘明文化》(省内部刊号),主编(执行)8期;在省级和泰安市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消息与通讯百余篇。多次荣获省市以上文学奖、新闻奖、社科奖。2016年4月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