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显示,商朝周朝中间还有一个王朝,纣王不死或改变历史走向

考古显示,商朝周朝中间还有一个王朝,纣王不死或改变历史走向

原创2021-10-22 11:55·秦皇汉武

公元前1046年爆发的牧野之战,象征着商周鼎革的完成。随着殷商末代统治者—纣王帝辛的自焚,强大的商王朝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战后,周武王兴奋地祭告上天:“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我从今天开始建都于中国,统治天下),昔日的小邦周一跃成为天下共主。

但是,商朝共主地位的失去,并不意味着殷商这个族群也从历史上消失。

作为统治了中国(中原)近600年的中央王朝,殷人有着庞大的根基。有学者做过测算,直属于商王治下的人口数超过400万。

加之周军的势力仅仅是从陕西中部扩展到了殷畿(河南北部)一带,对于北抵辽河南达长江东至江淮的广袤区域,周武王尚来不及建立有效的统治。

所以,周武王不得不依靠纣王之子武庚来统摄殷商腹地。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嗣,令修行盘庚之政”。

“武庚”和“禄父”都不是纣王之子的真实名字,武庚是庙号,“庚”指的是祭祀之日,在日名之前冠以“武”字,是殷人对故去先王的美称。“父”则是一种尊称。之所以要介绍纣王之子的庙号,是因为武庚是我们下文要叙述的重点。

周武王杀父留子,并不是他有多么仁慈,而是出于对殷商宗族强大影响力的一种妥协。当然,为了监视武庚,周武王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驻守在殷都周围的邶、鄘、卫三国,这就是后来史书所称的“三监”。

但没想到,正是这个“三监”最先向新生的周王朝发难。

克殷后第三年,周武王病逝,周成王继位,因为年少,由周公旦全权摄政,但此举招致了三监的不满。《史记》留下了如下记载“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武王既崩,成王年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

这就是历史上的“三监之乱”。为了增加政治筹码,管叔等人还拉武庚入伙,一个“挟”字似乎表明了作乱的主体是西周的宗室管叔、蔡叔等人,武庚则是被迫加入。

此后,周公东征,经过3年的漫长征伐,最终平定三监之乱,管叔、武庚被杀,蔡叔等则被流放。

然而,矛盾的地方出现了。

疑点一:周公的命龟。

周公在出征前曾作命龟辞:“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

这段命龟的大意是:西土遭遇变故,殷小腆(殷商贵族)要恢复殷商统治,重新将我周国变成边鄙属国。周公并没有提及三监,其叙述的重点是“殷小腆”,也就是曾经的殷商宗室贵族。

疑点二:三监反叛的目的。

在周文王的众多儿子中,长子伯邑考早亡,二子姬发继承王位,管叔、蔡叔则分别是第三和第五子,辅政的周公旦则是第四子。

上文已述,管叔等人作乱的主要原因是不满周公代行周成王的王权,地位在自己之上,在管叔看来,自己显然要比周公旦更有资格领导周王朝。即便利用“监护”之权与武庚等殷商遗民有所勾连,三监所图的也不过是借此实现政治利益的最大化,而并非复辟商王朝。

而即使商朝重建,三监的地位也绝不会比现在更高,武庚和三监并不存在共同的政治利益。所以,三监没有理由扶持殷商复辟。

《清华简》的出现,解释了上述疑点。

出土的战国中期楚地竹简,经清华大学释读后,在《系年》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

彔子耿,也就是纣王之子武庚禄父。这段记载显示,三监是被武庚所杀。《清华简》的记载与《史记》的说法出现了矛盾。

这就有了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史记》的说法:三监发动叛乱,并拉拢武庚,最终叛乱被周公平定;第二种可能是《清华简》的说法:三监之乱和武庚复辟原本就是前后而起的两件事,三监死于武庚之手。那么究竟哪种情况更接近真相呢?

诸多证据表明,《清华简》的记载更准确。

首先是《尚书大传》提到,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很明显,周公是在处理了西周内乱之后才发兵攻克盘庚所在殷都的。对于叛乱的管、蔡,周公采取的是“告教之至于再三”的怀柔手段。

其次是出土的《竹书纪年》记载了两条关键信息:该书中仅记录了成王元年“武庚以殷叛,周文公(周公)出居于东”,并未提到管、蔡与朝廷对抗。此外,忠于殷商的奄、徐及淮夷“入于邶以叛”,首先攻击的目标是三监所在的邶国,也表明三监与武庚并未合流。

由此可见,三监之乱背后被隐匿的真相,其实是武庚等殷商遗民对商朝的复辟。只不过出于政治考虑,西周将这次复辟与三监之乱进行了混淆,其用意正如清朝统治者以藩王作乱来评价南明政权一样。

所以,在殷商灭亡和西周完成对全国的统辖之前,其实仍有一个王朝存在,这就是武庚所建立的“商”,国号为“亳”或“北殷”,这也解释了为何在纣王死后,禄父依然能有“武庚”这个庙号流传后世,正是因为武庚也曾做过王。

从周公平叛的记录来看,武庚的王朝除了囊括了以殷都(现安阳)等原殷畿地盘外,还包括了奄、丰、薄姑、徐等方国,几乎相当于如今的山东、河北、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江苏北部的广大区域,实力仍然强劲。

那么武庚复辟所建的政权,不继续叫商王朝,为什么反而叫“亳”或“北殷”呢?

三代以前,政权名称往往随国都迁徙而变更。商朝又被称作殷,就是因为盘庚迁都于殷的缘故。盘庚虽然在殷商旧都复辟,但随着周公的东征,殷都很快失陷。《逸周书》记载“周公临卫政(征)殷,殷大震溃”。

但武庚本人并未如传统史书所记载的那样被周公所杀,而是北逃,并在河北涞水一带站住了脚跟,建国都为亳,又称北殷氏,并与西周形成了长期对峙。

山东寿张出土的大保簋记载了召公奭奉成王命讨伐录子圣的叛乱,录子圣也就是武庚禄父。这也说明在周公东征攻克殷都后,武庚的王朝并未覆灭,此后召公继续与亳(北殷)开展了长期的征伐战争。

考古发现的吕行壶铭文同样记载了周康王时期,伯懋父与燕国、肃慎组成联军攻伐亳,最终,亳亡于燕国之手。此后,《左传》留下了“肃慎、燕、毫,吾北土也”的记录。

可见,在纣王死后,以王子武庚为首的殷人仍然与西周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一度建立了强大的北殷王朝,直到周康王时期,这个政权才被燕国为首的西周诸侯军所灭亡。

然而出于正统观的考量,西周将这个复辟的王朝视作了地方叛乱,文献中对武庚王朝的征伐,变成了伐殷、伐奄、毫、薄姑等只言片语记载。

牧野战败,主因在与周武王发动战争的突然性和纣王主力的东调,或许我们可以作这样一个设想,如果纣王在牧野战败后没有匆匆自尽,而是有机会逃亡,他对于殷人的号召力显然是要强过武庚的,那么凭借奄、徐甚至北方的孤竹国的支持,历史或许会是另外一番走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