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子孙世代袭爵为“铁帽子王”是因为他和努尔哈赤是亲兄弟

整个清朝,舒尔哈齐的子孙世代都是袭爵为亲王,俗称“铁帽子王”。实际上也不光是他一家的。“铁帽子王”在清朝俗称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清梁章鉅 《称谓录·宗室》:“我朝 礼亲王 、 睿亲王 、 肃亲王 、 郑亲王 、 庄亲王 、 豫亲王 、 顺承郡王 、 克覲郡王 ,皆国初有大勋劳者,世袭不降封,谓之铁帽子王。”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也有记载:“就是在封为亲王或郡王之后,皇帝念其特别亲近(一般都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立过大功的,就在他的爵位上加‘世袭罔替’四个字,他的子孙就可以代代世袭原有的爵位,不必降级。北京 人管这种王爷叫‘铁帽子王’,与 满 人所说‘铁杆庄稼’吃不倒,是一个意思。”

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铁帽子王的祖宗舒尔哈齐,这个铁帽子王,太厉害了,为啥呢,因为他是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亲弟弟。一同与努尔哈赤开国建国大业的。当然与众不同了。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清太祖,出生于建州(今辽宁新宾)。努尔哈赤年少酷爱武术,骑马射剑样样有高技,他打小就以武艺超凡而闻名各部、他承袭建州左卫指挥职务后,凭着自己的武功和才干陆续征服了女真族和海西女真等族,并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建元天命,正式称汗,同时创造满文、建立八旗制,公元1618年,他树起反明的大旗,带领他的军队不过几年就连克了抚顺、辽阳等城,并将自己的汗国即“后金”的首都迁往沈阳。1626年,努尔哈赤身患因中箭而导致的毒痘,死于祏鸡堡,其后代将他埋葬在福陵。

毫无疑问的是,努尔哈赤为后来的大清三百年的江山事业打下了根基。其实,在努尔哈赤战场拼杀、艰难创业的背后,还有一位对大清王朝立下赫赫功劳的人物,那就是他的亲弟弟舒尔哈齐。由于不为人知的历史原因,后来人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可是舒尔哈齐的子孙却在清王朝的政治舞台上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备受后来帝王的重视。后来的咸丰皇帝在河北热河避暑山庄驾崩时,留下的亲笔遗诏上就清楚写出让亲王载垣、端华、尚书肃顺等八人辅政,此八人号称“赞襄政务八大臣”。端华、肃顺均系同胞兄弟,当时人称“端三肃六”而他们都是舒尔哈齐的八世孙。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努尔哈赤有弟兄五人,但称得上同胞手足的只有二弟舒尔啥齐和四弟雅尔哈齐。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继承了父祖的职位,统领建州左卫都指挥,还受封敕书、马匹。当时辽东镇帅李成梁对他也未加留意。努尔哈赤二十五岁,舒尔哈齐二十岁。兄弟俩为报父祖的亡仇,秣马厉兵,不出几年,在建州就异军突起。

当时明朝政府得到情报说,努尔哈赤自称为王,其弟自称大将,立志要“报仇中原”明朝当政对兄弟二人采取诱导的政策,高官厚禄,努尔哈赤晋升都督,加龙虎将军衔,舒尔哈齐也被明廷授予副都管,所以在建州内郛人称舒尔哈齐为“二都督”。当时凡军机大事,努尔哈赤兄弟二人密议,决定之后,雷厉风行,竞无一人了解内幕。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但是到了1611年(万历三十几年)建州女真统一内部,灭掉了海西女真哈达、叶赫二部,有精兵努劲卒数万,虎视辽东,窥探中原有帝王之势的时候,舒尔哈齐却突然去世了,据《清实录》所记,1611年8月19日舒尔哈齐“薨,年四十八岁”。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舒尔哈齐是如何死的呢?史实中对他何以致死,丧礼如何,全没有交代。当时明朝方面的记载则是“奴酋忌其弟舒尔哈齐兵强,计杀之”。“努尔哈赤杀其弟舒尔哈齐,并其兵。”明代黄道周更是详细描述了这场骨肉相残的悲剧:“酋疑弟二心,佯营壮第一区,落成置酒,拍弟饮会,人十寝室,锒铛之,注铁键其卢,仅容二穴,通饮食,出便溺。有二名裨将以勇闻,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人宅,腰斩之。”(《博物典汇》)在清代的老档案《满文老档》中记载,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3月间,努尔哈赤以舒尔哈齐图谋自立为理由,杀舒尔哈齐一子及一僚属,削夺了他所领的军民,两年后,舒尔哈齐死去。如果当时的舒尔啥齐自有军队,当然不能束手就擒,所以努尔哈赤用计囚禁,杀其亲信,是不可避免的、看来,明朝人说努尔哈赤杀害胞弟,多半不是误传。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努尔哈赤如果杀了自己的同胞兄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最为亲密的兄弟两人同室操戈、骨肉相残?其中当然是有权力之争的缘故。和努尔哈赤一样,舒尔哈齐也是明朝廷任命的管理建州女真的官员,又有自己掌控的兵马,如果他能听从兄长的指挥,自然和他相安无事,但舒尔哈齐偏偏又是高傲难制的人,处处要和兄长分庭抗礼比个高低,兄弟之间难免矛盾重重。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虽然他不及其兄兵强壮,舒尔哈齐还是决心离开兄长。这对努尔哈赤来说,舒尔哈齐的独立完全是在自己身边又树立一敌人,由此努尔哈赤起了杀心关于这场内部的残杀,有人指出这不单是权力的争夺,而是一场“叛明”和“拥明”的斗争,明朝政府很注意扶持舒尔哈齐来削弱努尔哈赤的独立势力,于是重建了建州右卫。新设右卫的住址位于辽宁铁岭的东南。这样看来,清太祖杀弟的疑業牵扯的问题还涉及到很多方而,一时难以完全澄清。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不过舒尔哈齐被其兄有意诛除的史实基本上已经被公认了,不管权力之争也罢,政见之争也罢,二者互相交织也罢。舒尔哈齐生前有大功于清室,身后却寂寥无闻,但又不敢明言其死因。清初的诸王冤案后来有不少得到了清后帝的平反,惟没有给舒尔哈齐昭雪,一方面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不愿承认其祖有杀弟的恶名;另一方面,在清的皇帝看来,努尔哈赤杀弟也是出于维护大清基业的目的,因此不能推翻太祖首定的铁案。舒尔啥齐之子济尔哈朗被封郑亲王,一直到清朝末年,舒尔哈齐子孙世代袭爵,即俗称“铁帽子王”。就这点,也可以说是清皇室舒尔哈齐对为大清帝业开创之功的酬赏。

(0)

相关推荐

  • 大清朝的女人们——褚英的妻子们

    褚英为努尔哈赤嫡长子,被努尔哈赤寄予厚望,一度被立为继承人. 褚英十几岁时,娶女真苏克苏浒河部沾河寨城主郭络罗常书之女为嫡福晋.郭络罗家族是最早支持努尔哈赤的家族之一,努尔哈赤十分感激,将自己唯一的妹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阳 东京陵

    东京陵位于辽阳市东京陵乡东京陵村 建于后金天命九年 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以前知道有满清关外三陵,自国七出炉后,才知道还有个东京陵.也许因其已不是皇陵,名气不大,才知者甚少吧. 离开东京城,继续坐 ...

  • 清朝铁帽子王(五)——郑亲王

    清朝从建国到最后覆灭一共册封了十二位铁帽子王,清初以军功封了八位,后期恩封了四位.这十二家铁帽子王中有一个铁帽子王与众不同,因为其他十一家铁帽子王都是努尔哈赤的后人,只有这一家是旁系不是努尔哈赤的子孙 ...

  • 努尔哈赤是大哥,他的的四个同胞弟弟,后来都怎么样了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559年出生在一个现在辽宁的一个村落里,二十五岁起兵,一统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忠于明朝,努尔哈赤受他们的影响很深. 看努尔哈赤的家谱,其实努尔哈赤是家中的长子,他还有四个同胞 ...

  • 清朝铁帽子王的世子袭爵为亲王后,其它儿子怎么办,能袭什么爵?

    明代宗室在袭爵一事上,采取的是十分简单粗暴的"一子承袭,余子降等"的制度,笼统的说,假设亲王生五子,嫡子袭亲王爵,其余四子则降一等为郡王:郡王生五子,嫡子袭郡王爵,其余四子则降一等 ...

  • 汉初三杰只有他系名门之后,世代袭爵,其后代还建立了两个朝代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汉初三杰"的名字那是响当当的,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汉初三杰是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张良和韩 ...

  • 铁帽子王:清代宗室王爵世袭罔替制度

    清代宗室封爵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12级.其中,亲王.郡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最为重要.按袭爵 ...

  • 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一览:1、睿亲王(多...

    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一览: 1.睿亲王(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传八代十三位(5位追封):多尔衮(1636-1650年)--多尔博(追封)--苏尔发(追封)--塞勒(追封)--功宜布(追封) ...

  • 清朝末年的一位铁帽子王,竟卖光祖产沦为车夫,溥仪都嫌他丢人!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的朝代,在结束之后,当时的皇亲贵族生活也有了巨大的改变.要说在原本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俸禄,也有很多的田产商铺,日子过得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清朝没落之后,他们的生活那就大大的不一样 ...

  • 铁帽子王多尔衮39岁暴毙之谜终揭开,临死前做了一个决定,这里面大有文章

    透过历史的瞳孔可以看到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同时也蕴含着哲理,让我们一起推开历史的大门,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顺治七年秋天,北京渐渐有了凉意,摄政王多尔衮病倒了,经御医调理后,有所改观.十二月,多尔衮以&qu ...

  • 满清“八大铁帽子王”的最后结局

           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所以他们的王位也是一辈传一辈,不降不除.如果因事被革除爵位,可由本家其他子孙继承.本家假若无人,还可以由旁支子孙袭 ...

  • 清朝的“铁饭碗”职位有哪些除了铁帽子王之外,竟然还有这三种!

    说起铁帽子王,人们就会认为,这是清朝最有含金量的铁饭碗,一旦拥有这个职位,就可以享受最高级别的待遇,还可以世袭罔替代代传承下去.不过,铁帽子王的数量毕竟是少数,清朝两百多年来,一共也就出了12个铁帽子 ...

  •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清王朝最后的支柱

    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开始没落,标准之一便是军备.1796年的白莲教起义,直接打趴了本就衰败不已的八旗与绿营.逼得嘉庆皇帝启用地主阶级自行组织武备--团练,这才将历时9年的白莲教起义镇压,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