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瑶族的一个支系,以男子包扎白色头巾、穿着及膝白色七分长档马裤而得名。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
2004年11月,广西瑶族生态博物馆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正式落成,博物馆所在地怀里村蛮降屯的部分老民居被划为原生态民居保护区,标志着白裤瑶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又上了新的台阶。
图 | 广西瑶族生态博物馆的旧民居保护区 拍摄时间:2021年1月2日白裤瑶族居住在山多地少、土地贫瘠、通讯不畅的喀斯特地区,是国定贫困地区。与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早年间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孩子守望村落。图 | 传统白裤瑶房屋大多是土胚房,一楼养鸡鸭、生畜,二楼住人。 拍摄时间:2019年9月19日图 | 白裤瑶传统高脚谷仓,高脚井字架的结构具有防潮、防鼠、避免火灾等功能,展现着瑶民的农耕智慧。当地民风淳朴,虽远离宅屋,却无人偷窃。 拍摄时间:2007年10月27日为帮助瑶民脱贫致富,南丹县政府结合当地文化风俗,建设了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瑶乡新区,将散居瑶山的贫困户集中安置。图 | 瑶乡新区。 拍摄时间:2019年9月19日瑶民们搬入宽敞明亮的新村,用勤劳的双手,开展特色种、养殖业,发展传统手工艺。2020年,在政府和各方人士的帮助下,白裤瑶实现整体脱贫。图 | 南丹县里湖移民新村。(拍摄时间:2020年6月25日)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白裤瑶人民创造了独特又灿烂的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铜鼓文化和服饰文化。铜鼓是白裤瑶民族的象征,瑶民视之为神的化身。平时,铜鼓被养在家中,当有红白喜事或重大节庆活动时,才被请出来使用。白裤瑶服饰以黑白蓝三色为主,分男装和女装,节日盛装和便装,蓝面土布上以手工绣制橙红色纹饰为装饰。女装服饰为蓝色及膝的百褶裙,裙面用树汁画染成三组环形图案,裙边用红色无纺蚕丝片镶边 。图 | 白裤瑶女装服饰 拍摄时间:2017年2月9日女装服饰分季节有所不同。如夏装上衣是前后两块布,随意搭在肩上,下身是蓝白相间、绚丽的百褶短裙,上衣背上绣有瑶王印图腾。图 | 现代服装+传统服饰搭配的白裤瑶女子 拍摄时间:2007年10月27日上身黑色立领对襟短衣,衣领、袖口及衣摆处有湖蓝色镶边,衣脚为鸡尾巴,两边为鸡翅膀,腰部两侧和底摆处装饰着鸡仔花等图案。下装为白色七分长档马裤,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绣在衣上以示纪念,也是白裤瑶族服饰上顶礼膜拜的图腾标志。图 | 身着男装服饰的父子赶街 白裤、鞍衣、铃铛,一步一声笑,一颠一阵响 拍摄时间:2015年3月6日图 | 男装服饰上的“血手印”花纹 拍摄时间:2017年2月9日在日常生活中,白裤瑶男子除身着传统服饰外,还有一个“包头禁发”的习俗。即用白布把拧成一股的头发旋紧从脑后盘绕至前额,再用黑布巾两端缝系的白布带整体结紧。后脑留一缕头发的则是瑶王。瑶王是瑶寨首领,以前掌管寨内各项事务,可以世袭。现在大多是象征意义。图 | “包头禁发”习俗 拍摄时间:2018年3月3日白裤瑶妇女精于纺织,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技术。一般白裤瑶的服饰都是自己织布、纺纱、刺绣、画图案。图 | 白裤瑶妇女纺纱织布做衣。新买的棉纱要经过蒸煮、漂洗、凉晒才可织布,年轻一代的白裤瑶妇女大多直接到市场上买白布。 拍摄时间:2007年10月27日图 | 织布前先把纱线理好绕成捆,跑的纱线有多长织出来的布就有多长,大多是几个邻居互相帮忙才完成。 拍摄时间:2014年5月2日图 | 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一代的白裤瑶族妇女大多已经不纺纱织布,而是直接从市场上买白布再靛染、刺绣、缝制本民族的服装。 拍摄时间:2018年3月3日图 | 瑶族妇女用蜡刀蘸上融化蜡水在白布上绘图,再经过靛蓝染液浸染,加温煮化蜡块留下白色图案,白布染成蓝色,刺绣时就沿着图形来绣。 拍摄时间:2015年3月6日图 | 上蜡是个精细活,每根线条走向都被瑶族妇女熟记心中,一气呵成。 拍摄时间:2017年2月9日图 | 经过腊染的白布,还要用红、橙等鲜艳的丝线绣图案。 拍摄时间:2018年3月3日图 | 刺绣是精细活,那怕是坐下闲聊,白裤瑶妇女手中都在忙着刺绣。拍摄时间:2019年9月19日南丹县八圩乡瑶寨村的黎凤珍,自幼跟随祖母和母亲学习白裤瑶服饰的制作技艺,并且深深爱上这个属于她们的民族文化艺术。吃苦耐劳的她逐渐熟练地掌握了30多道复杂的制作工序,还擅长刺绣、浸染等技艺,现成为南丹县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图 | 黎凤珍在染布。蓝靛染布是一项古老的工艺,缝制衣物的白棉布经蓝靛(用蓝靛草提取)这种天然染料染色,其色泽与一般的机织布印染有所不同,纯天然又环保。 拍摄时间:2019年9月19日图 | 染布用的靛泥从蓝靛草提取,随时染蓝、青棉线和青布。 拍摄时间:2018年8月11日成为传承人的黎凤珍,经常到社区、村屯和学校手把手地传授技艺,指导妇女和学生制作服饰。她还发动40余名瑶族妇女一起做瑶族刺绣,带动瑶族女同胞们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逐渐摘下贫困帽。随着社会进步,现代服装进入瑶民日常生活,现代服装和民族服装混搭成新风格。图 | 平时的服饰不像礼服那样穿戴复杂,简约方便劳作为上,实际上受现代服饰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混搭。 拍摄时间:2020年6月25日图 | 即便深受现代服装冲击,白裤瑶的长辈们还是会从小就给孩子穿着传统服装,感受本民族文化。 拍摄时间:2007年10月27日除了铜鼓文化和服饰文化,白裤瑶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年街节。年街节是亲友叙旧,几代人长席宴上共餐的最幸福时刻,是旧年和新年的分水岭,过完年街节,旧年才算结束,才会外出打工或忙于农事。白裤瑶族家家都有枪,白裤瑶男人只要出门,都会背着枪。枪几乎成了男人身份的象征。尽管白裤瑶拥有枪支,但从未用枪伤过人。主要用于欢迎来客,或重大活动时的射击比赛,促进技艺交流。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白裤瑶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打陀螺、斗鸟(斗鸡)。打陀螺是白裤瑶族中、青年男人喜爱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陀螺用木质坚硬的红青刚树木修制而成,头平、脚矮、抗击打性强。最热闹的陀螺季节是正月初一至初七。斗鸡、斗鸟是白裤瑶族最普遍的娱乐方式,劳作间歇,田间地头,围上围网,就成娱乐观赏。输赢不重要,开心至上。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瑶族支系;一个谜一样的民族,积淀着古老文化和习俗。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族的传承与变迁,值得前往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