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名医验方
夏季暑热,食物容易变质,加上小儿贪食生凉、甜食、冰镇食品及瓜果梨桃,很容易引发腹痛。近日,数名家长接连咨询小儿腹痛治疗策略,今日就选择一些治疗小儿腹痛的验方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及时缓解孩子们的腹痛问题。根据十多年临床经验,给予个人的一点浅见:
首先,要明确腹痛病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以疼痛为主的病症,其发病原因多由饮食失节,外邪入侵,情志失畅,跌扑损伤以及气血不足,阳气虚弱等,病机为“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腹内有肝、胆、脾、肾、大肠、小肠、膀胱等诸多脏腑,并是足三阴、足少阳、手阳明、足阳明、冲、任、带等诸多经脉循行之处,因此,腹痛的诊断与治疗比较复杂。小儿常见因饮食失节及外邪入侵引发,少数患儿因情志不调及跌扑损伤引发。其次,要切记临证要谨记辨证施治,综合各方面的诊察资料来判断病证,依据证候选方用药。因为小儿科疾患诊断不似成年人,与小儿病情存在着交流往往会存在着许多不实信息,需要根据面诊、舌诊、指纹、脉象、腹诊以及目诊等综合判断,需要耐心、细心地诊察,并要贴心地关怀婴童,以免产生恐惧心理,小儿尤其要重视望舌诊疗。第三,小儿临证用药务必重视药味不宜浓重,以免拒药,根据病情调剂药物剂量,适量为宜,宜轻剂者施于轻剂,适重剂者予以重剂,不可优柔寡断。第四,要注意饮食调节和腹部保暖措施。注意调整小儿饮食结构和饮食卫生,倡导健康饮食习惯;饮食期间尽量不要说话、嬉闹;餐前餐后勤洗手,按时修剪指甲,戒除啮指或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饮食勿要暴饮暴食,餐饮烹饪尽量细碎方便消化吸收;餐后禁止剧烈运动或蹦蹦跳跳;注意肚子保暖,可以佩戴兜肚等。第五,综合治疗。选择小儿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案,针灸、艾灸、摩腹推拿、中药(包括内治、外治、药膳食疗)等。
腹痛针灸方(张学礼):天枢(双)、中脘、气海、关元、支沟(双)、内关(双)、合谷(双)、足三里(双)、阳陵泉(双),腹部针刺后施以温和灸。腹中切痛选公孙;积痛取气海、中脘、隐白。脐中痛,大便溏,灸神阙。
复发性腹痛验方(梁剑波):桂枝5克,生姜5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5枚,饴糖30克(烊化),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功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小儿原因不明的复发性腹痛。如痛后神倦少气,多兼气虚者加黄芪10克。
理气导滞方(张锡君):柴胡2克,枳实2克,赤芍3克,丹参3克,炙大黄3克,甘草1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功能疏肝化瘀、理气导滞,主治新生儿腹胀腹痛,可以配合开胸顺气丸同用。
腹痛散(民间方):高良姜60克,白豆蔻30克,木香15克,沉香15克,共为细末,贮瓶备用,每次冲服6克,早晚各服一次,温开水送服。功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治气滞寒凝型腹痛。
乌香止痛汤(贾六金):炒香附10克,乌药6克,炒枳壳10克,白芍12克,春砂仁10克,广陈皮10克,姜半夏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伴有食积加苍术、厚朴、炒三仙等;大便干燥加郁李仁10克;恶心、呕吐加藿香10克,黄连6克;腹痛甚广木香10克,延胡索10克;感寒腹痛加高良姜10克,藿香10克,官桂6克,羌活10克等;脾胃虚弱加四君子;脾胃虚寒合理中汤。方中香附疏肝理气、解郁止痛;乌药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枳壳行气除痞;白芍养血敛阴,砂仁温中化湿;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本草纲目》谓“白芍益脾,能于土中泻木”;与甘草同用,缓急止痛,又酸甘化阴,制理气药辛香刚燥之性,以防耗气伤阴。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成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剂,临床应用,每获良效。
腹痛安汤:西党参5克,土茯苓5克,焦山楂5克,茅苍术5克,炒莱菔子3克,广陈皮3克,生大黄2克,乌梅肉5克,生白术5克,嫩桂枝3克,饴糖10克。以上药物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用武火烧开,转文火慢煮半小时,一付药煎两剂,共取200毫升,早晚各服100毫升,一周为一疗程,一般服用1到2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受凉。功能温肾暖脾、疏肝理气、行气止痛,主治寒凝气滞型小儿功能性腹痛病。方中饴糖,桂枝,白芍能够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止痛。茯苓,陈皮,苍术能够健脾益气燥湿;焦山楂,莱菔子,生大黄消食导滞;乌梅,党参增加白芍养血敛阴,止痛之功,合用不仅能起到温肾暖肝,疏肝理气,行气止痛之功使腹痛得到缓解,还可以通过健脾通阳,消食导滞,养血敛阴之功效来控制复发,临床疗效确切。
腹安汤(陈慈煦):北柴胡5克,潞党参9克,生白芍9克,广佛手9克,延胡索5克,川楝子5克,紫丹参5克,炒白术9克,白茯苓9克,广木香7克,广陈皮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取药汁200毫升,日一剂,早晚温服,每次100毫升。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主治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腹痛。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党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陈皮行气燥湿和胃;广木香、佛手、川楝子辛散理气、调和肝脾;延胡索、丹参行气活血、缓急止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敛,相反相成,使肝不横逆,疏泄条达;白芍与甘草相伍,缓急止痛。
乌药散(康成之):台乌药4.5克,制香附6克,京赤芍6克,高良姜3克,延胡索3克,广郁金6克,公丁香1.2克,广陈皮3克,蕲艾叶1.5克,吴茱萸1.5克,甘松2.4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心胃气寒痛,腹中痛,呕吐。
小儿肠胃炎腹痛验方Ⅰ:广藿香4.5克,公丁香1.5克,法半夏6克,焦白术9克,全蝎2个,灶心黄土30克(用灶心黄土煮水,滤液澄清后煎煮他药),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寒邪入侵,脾胃受伤,吐泻交作者。乳食积滞者加麦芽9克;腹痛显著者加荜茇1.5克。
小儿肠胃炎腹痛验方Ⅱ:粉葛根9克,黄芩4.5克,益元散6克,吴茱萸1.5克,川黄连3克,炒薏苡仁12克,杭白芍6克,谷芽9克,麦芽9克,砂仁4.5克,荷顶2各,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急性肠胃炎,高热饮水无汗,腹痛泄泻烦躁,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呕吐甚者加法半夏6克;腹泻尿短少者加茯苓9克,车前草6克。
安蛔镇痛方:炒枳壳15克,槟榔片24克,焦山楂15克,广木香9克,杭白芍30克,炒香附30克,金铃子6克,延胡索9克,云黄连9克,乌梅肉6克,白丑9克,青连翘9克,水煎服,早午晚各服一次。主治蛔虫性腹痛病。
乌梅汤:乌梅肉9克,干姜9克,细辛3克,黑附片30克(先煨),雅黄连6克,川黄柏9克,苏条参12克,秦当归9克,嫩桂枝9克,川花椒6克(炒发汗)。主治蛔厥腹痛。凡属于厥阴经络所过之处出现病变如巅顶痛、两乳不红不肿疼痛、烦躁易怒,两胁下疼痛、两少腹疼痛、睾丸不红不肿行动时坠痛服之皆有良效。
云南民间验方:泽兰9克,玉竹9克,草果3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小儿停食积滞,腹胀腹痛。
河南民间验方:延胡索3克,广木香3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小儿腹痛。
河南民间验方:桂枝2克,白芍6克,炙甘草1.5克,延胡索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小儿腹痛。
山东民间验方:木香3克,大白3克(槟榔),三棱2克,莪术2克,青皮4克,枳壳4克,神曲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小儿食滞腹痛。
黑龙江民间验方:枳实3克,木香3克,焦山楂5克,神曲5克,炒麦芽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小儿食滞腹痛。
吉林民间验方:川楝子3克,延胡索3克,广木香3克,台乌药3克,焦三仙15克,槟榔2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小儿腹痛。
河北民间验方:秦当归5克,川芎3克,五灵脂2克,燀桃仁1.5克,红花1.5克,延胡索3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主治小儿气滞血瘀型腹痛。
浙江民间验方:淡豆豉6克,食盐6克,生姜6克,乌药6克(研粉末),大葱白60克,将以上诸药共捣烂,炒热,纱布包裹,熨患儿脐腹部。主治小儿虚寒腹痛。
湖南民间验方:枳壳半个,湿润后去果瓤,加入冰片0.5克,盖敷于患儿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治疗小儿腹痛呈阵发性发作。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